渭源县
渭源县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51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农作物、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1篇、专利文献36篇;相关期刊143种,包括党的建设、人大研究、丝绸之路等;
渭源县的相关文献由33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仲林、仰明义、王纲等。
渭源县
-研究学者
- 张仲林
- 仰明义
- 王纲
- 仲世江
- 任作鹏
- 何克菊
- 宋爱军
- 张维彪
- 徐福祥
- 李德麟
- 李慧卓
- 李文烁
- 漆文选
- 王军
- 王玉福
- 田建民
- 蒋爱霞
- 赵瑛
- 乔军
- 乔效荣
- 余爱民
- 刘在铭
- 卢星
- 叶圣锋
- 吕和平
- 吴鲁
- 孙涛
- 屈鹏举
- 张新征
- 张颖
- 徐化民
- 李志珍
- 李永成
- 李淑华
- 杨世明
- 杨世智
- 杨晓冰
- 汪永晨
- 王亚瀑
- 王敏
- 王生林
- 王鹏侠
- 贾升霞
- 贾飞雄
- 邓晓君
- 郭晓红
- 陆立银
- 陈具才
- 马丽娟
- 马兴邦
-
-
魏春燕
-
-
摘要:
摘一袋黄瓜、拎几颗白菜、捧一朵菜花,上学来到种植园除草、施肥、浇水,喂喂小兔子、小鸡,手机游戏中的“开心农场”在学校变成了现实。从了解到种植,从培育到收获。完善的准备,相关的知识,细致的操作,耐心的观察,分享的喜悦……学生们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劳动中收获,在收获中劳动。“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教育会议精神,积极探究‘双减’工作的减负提质增效,优化课后服务工作,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将劳动教育纳入‘启源新六艺’课程体系”。
-
-
王亚瀑
-
-
摘要:
藜麦喜湿热强光、稍耐冻、耐盐碱、耐干旱、耐霜冻、短日照。中国引进藜麦种植,种植低于首选与南美洲原产地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土壤结构等相似的区域。我国青海、西藏、甘肃地区地域条件接近藜麦原产地。甘肃省山区推广藜麦种植技术及产业项目后,生产出优质藜麦。甘肃省天祝县更是发展为中国的高原藜麦之都。甘肃省因近几年在藜麦种植项目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就,有意在全省大面积推广藜麦种植,扩大藜麦产业规模。渭源县推广试种甘肃省农科院畜草与绿色研究所选育的陇藜1号,藜麦种植产量、品质突出。2020渭源县获得了藜麦种植及加工项目扶贫专项资金,有望继续扩大陇藜1号的种植面积及藜麦产业发展。渭源县进一步扩大藜麦种植规模可在全省高产优质藜麦种植技术和方法上,根据渭源县原有的试验种植生产经验进行完善和改良生产技术。本文研究藜麦高产优质种植技术与方法。旨在为渭源县藜麦种植与生产技术、方法的推广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
-
江有汜
-
-
摘要: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唐乾元二年秋天,也是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四年,为了躲避战乱,48岁的杜甫不得不辞去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来到了秦州,在天水陇南一带逗留,诗中的鸟鼠山,便在渭河上游的渭源县境内。虽然无法证实杜甫是否到过渭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杜甫来到有着“千年药乡”甘肃后,确确实实当了一段时间的“药农”。
-
-
温璐雄
-
-
摘要:
渭源县中心实验小学始建于2010年,现有学生1264人,教师63人。学校先后被评为“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甘肃省语言文字示范校”,先后获“定西市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定西市创新型班组”等荣誉称号。自“双减”推行以来,学校积极响应政策,开学初就将“双减”纳入教研体系,把校内减负提质作为“双减”工作的根本之策,坚持全面育人的基本导向。
-
-
-
-
摘要:
元古堆村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曾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导致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57%。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元古堆村改善交通条件,组建产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苗木繁肓、中药材、光伏、乡村旅游等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2018年年底,元古堆村实现整村脱贫。
-
-
陆立银;
王敏;
吕和平;
席春艳;
孙小花;
徐福祥
-
-
摘要:
通过2年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栽培模式试验及生产实践,渭源县北部山区除了大面积种植的陇薯10号、陇薯7号外,晚熟品种青薯9号、定薯3号、陇薯14号、定薯4号、陇薯9号、青薯10号、陇薯15号、L1036-34(拟登记陇薯22号)适宜该区域种植;熟性偏早的冀张薯12号、L12141-6(拟登记陇薯20号)可作为错峰收获品种应用.栽培模式采用机械覆膜垄作放苗、机械覆膜人工点播、机械播种膜上覆土、机械露地起垄播种等种植技术.
-
-
汪泓
-
-
摘要:
由于渭源县处于高寒阴湿地区,山区逆温明显,致使森林病虫害呈现高发态势,尤其是云杉落针病频繁发生.对渭源县云杉落针病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认真分析,从中找到防治云杉落针病的有效方法.
-
-
宋爱军
-
-
摘要:
渭源县是我国甘肃省的重点县城,其林果产业的发展速度与甘肃省林果产业规划的实现息息相关.因此,本文结合渭源县林果产业发展条件,以及渭源县林果产业现状,对渭源县林果产业的发展策略展开研究,同时对该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借此规范渭源县林果产业技术实践流程,助力甘肃省林果产业的综合发展.
-
-
宋爱军
-
-
摘要:
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作为渭河的发源地,草原面积广阔,草原也成为当地发展畜牧业、旅游业等的重要资源.同时,保持一定量的草原,也有助于当地生态平衡,实现“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草原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但是,近年渭源县草原有害生物增多,并开始危害到草原生态平衡,所以本文首先对渭源县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然后提出防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