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3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889篇;相关期刊486种,包括民主与法制、中国新闻周刊、大众文艺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2011文化遗产保护及发展国际学术会议、2005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等;浮世绘的相关文献由867位作者贡献,包括郭竞雄、言咏、侯钰琨等。

浮世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88 占比:40.4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1889 占比:59.38%

总计:3181篇

浮世绘—发文趋势图

浮世绘

-研究学者

  • 郭竞雄
  • 言咏
  • 侯钰琨
  • 刘钊
  • 赵萍
  • 赵莹
  • 刘育英
  • 燕青
  • 刘晓路
  • 郭竟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佳
    • 摘要: 《穿和服的卡米尔》这幅莫奈早期的绘画作品借鉴了日本浮世绘版画的艺术手法和元素。文章通过对画面中线条、色彩的分析,探讨浮世绘影响下莫奈的绘画语言及画面构成的改变,感悟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艺术魅力,也希望对我国当代油画领域的发展有所启迪。
    • 席芳
    • 摘要: 作为纳比派的创始人及代表画家,塞律西埃以其独特的视角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为后人解读纳比派及现代艺术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对塞律西埃的个人情况、绘画风格成因进行简要论述,从造型方法、色彩表现、构图方式、透视处理、技法表现五个方面对其作品中的平面性进行综合分析,深刻把握塞律西埃对高更综合主义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对日本浮世绘风格的吸收与提炼。
    • 夏雪
    • 摘要: 伴随着多种因素的参与,印象主义绘画的产生既有对西方艺术体系内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有时代科技成果等客观因素的介入,还有日本浮世绘提供新的绘画风格和理论方面的支持。分析印象主义绘画风格形成的原因,探讨东方文化对西方艺术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同期日本和中国的绘画进行对比,说明艺术影响力的产生不仅在于艺术本身的魅力,还需要相应的传播渠道,归根结底更离不开人们对文化的认同。
    • 孙佳宁; 孙林
    • 摘要: 日本浮世绘巨匠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蕴含着禅意的深思和现代生活哲学。从时代背景入手,探索其时尚哲学的演变。以时尚的角度分析其成为大众文化符号的原因,并提取相关的山水时尚元素,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解决时代变化下《富岳三十六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 李峰
    • 摘要: 阿尔丰斯·穆夏是一位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捷克艺术家、装饰艺术家,也是新艺术运动时期杰出的艺术家,其作品涉猎主题范围极广,不仅有生活用品、衣纹、商品包装、广告等,还涉及珠宝、家具、地毯之类。穆夏一生留下大量的作品,形成了"穆夏风格"。其风格的形成涉及多种艺术语言,如拜占庭艺术、日本浮世绘艺术、法国象征主义艺术思潮等。穆夏的作品继承了这些艺术语言丰富的装饰性意味与轻快明亮的色彩,同时提炼并设计出个人符号化的沟通方式。其作品多以女性形象为主,通过摄影加以辅助,构建唯美又引人无限遐想的女神形象。穆夏通过感性化的装饰性线条、简洁的轮廓线及明快的水彩风格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穆夏风格",创造出独特、新颖的艺术语言,被誉为"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辉煌旗手"。
    • 赵亮
    • 摘要: 19世纪以浮世绘为代表的日本美术开始逐步影响西方美术的风格演变,这一历经数百年形成的艺术风格在西方艺术中展现出东方性格。一方面,浮世绘的内在思想与西方美学理想产生共鸣,进而被西方艺术家以绘画作品解读重构;另一方面,浮世绘独特的形式特征,源自中国唐代版刻经书以及明朝刻本插图。文章即从形式分析的角度,比较中国传统绘画与日本浮世绘之间的异同,探讨其中的形式元素对西方绘画的影响。
    • 王春林
    • 摘要: 罗伟章的《谁在敲门》是一部在艺术形式设计方面多有用心的优秀长篇小说。通过对文本先后两次的认真阅读,我认为,借助于艺术形式方面的这些努力,罗伟章所首先试图展示出的,就是一幅当下时代乡村世界的浮世绘。一般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差不多总会有几个可以被看作中心人物的人物形象存在,但《谁在敲门》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粗略计来,在这部长达63万字的长篇小说中,先后登场的那些有名有姓的人物,一共有160人左右。在其中,又有多达三四十位人物,能够给读者留下相对深刻的印象。但如果想进一步从中确定到底哪一位或者哪几位算得上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却又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即使是如大姐夫李光文这般重要的人物,也很难说就是作品的中心人物。由此即不难得出结论,罗伟章在《谁在敲门》中所实际采用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叙述策略。
    • 巩倩雯; 齐思佳
    • 摘要: 结合敦煌套色版画对日本浮世绘的直接影响、对浮世绘的衍生发展乃至亚洲和欧洲美术的间接影响等问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知网中检索“敦煌版画”,检索出结果共22条,“浮世绘的起源”检索出结果共10条,“中国版画与日本浮世绘”检索出结果共5条。其中包括印证敦煌版画的出现,它是中国最早的雕印版画之源,是当时敦煌佛教版画最先进的传播媒介,它的出现影响了陆续衍生的中国雕版印刷并被广泛运用。中国版画与日本浮世绘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它是如何衍生浮世绘的?追溯到北宋初年,来中国的日本僧人带回日本的三幅雕版佛画,使日本成为最早接触中国雕版印刷技术的国家,它的东渡也为日本浮世绘画风提供了大量的艺术技巧和养分。在此之后,日本又大量受到来自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水墨画技法和内容的影响,在17世纪江户时代形成了在世界美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浮世绘美术。
    • 瞿丹凤; 刘乐君
    • 摘要: 日本伊万里瓷是受景德镇陶瓷装饰风格下的外销瓷,“美人”图像又借鉴了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美人画,既结合了中国陶瓷装饰的风格特征又展示了日本民族特色文化,从而形成了伊万里瓷上独特的日本美人纹装饰图式。本文将从伊万里瓷的形成背景和浮世绘美人画与伊万里瓷“美人”图像的渊源关系出发,重点围绕“美人”图像的构成形式,人物造型特点和色彩特点三个方面来探讨伊万里瓷“美人”图像的构成形式与表现特点。
    • 李艳丽; 张政君
    • 摘要: 作为日本传统艺术代表的浮世绘,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国及西方的深远影响,其绘画主题与素材大量借用了中国元素,完成了模仿—消化—本土化的实践。铃木春信的美人绘“风流讽八景”及“五常”系列便是中国画题的衍生,不仅反映了江户时代对儒学的吸收,而且与其背后的友人平贺源内等汉学素养的支撑也密切相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