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氮磷污染

氮磷污染

氮磷污染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76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52391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生态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二届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宁波市第八届学术大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等;氮磷污染的相关文献由566位作者贡献,包括乔永民、刘光荣、刘增兵等。

氮磷污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2391 占比:99.92%

总计:152516篇

氮磷污染—发文趋势图

氮磷污染

-研究学者

  • 乔永民
  • 刘光荣
  • 刘增兵
  • 夏文建
  • 张丽芳
  • 张文学
  • 李星
  • 李瑶
  • 杨成春
  • 杨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贺斌; 胡茂川
    • 摘要: 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对全省氮磷污染的贡献率分别为39%和63%。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广东省水体污染、湖泊富营养化和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理清全省各区县农业面源污染负荷量和特征对面源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0年广东省农业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改进输出系数法,分析了2019年广东全省102个单位的农业面源污染年和月负荷量及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单位面积负荷系数评价了农业面源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2019年广东省农业面源氮、磷排放量分别为16.09×10^(4)t和1.71×10^(4)t,其中畜禽养殖业贡献较大,其对水体总氮(TN)、总磷(TP)的贡献率分别为67.2%、64.6%。(2)空间上广东省农业氮磷流失主要来源于粤西地区,时间上全省4—9月TN和TP排放量占全年60%。全省TN和TP年排放量最高的3个区县分别是信宜、新兴和高州,年排放量最低的3个区县分别是宝安、佛山市区和龙岗。(3)全省35.3%和40.2%的区县农业TN、TP流失对环境不构成威胁,33.3%和36.3%的区县农业TN和TP流失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其中包括广州市区、湛江市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可见,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量大,时空分布不均,粤西地区农业TN、TP负荷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较粤北、粤东和珠三角地区更严重。
    • 张倩; 巢世军; 杨晓丽; 李发娟; 胡健
    • 摘要: 湟水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沙塘川流域是湟水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支流。通过建立SWAT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沙塘川流域氮磷非点源污染特征,并识别面源污染发生的关键源区,对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沙塘川进入湟水河的非点源总氮污染负荷为236.77 t·a^(-1),非点源总磷污染负荷为51.02 t·a^(-1);非点源总氮和总磷负荷均呈现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规律;非点源总氮负荷从沙塘川流域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在中上游流域东部负荷明显高于西部;非点源总磷负荷主要集中在沙塘川上游东部地区和下游地区;非点源总氮的关键源区为13、15、16、17和19号子流域,非点源总磷的关键源区为11、12、13和19号子流域,本研究结果可为典型流域非点源污染防控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钟兴; 蒋隆; 杨海红; 钟振兴
    • 摘要: 通过对欧美四国及我国典型养殖省市的畜禽粪污处理技术特点、演变及相关环境问题对比研究发现,法国和德国由于猪场粪污长期还田引发严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逐步转向还田利用、厌氧产沼气及生物工艺相结合的联合处置模式,美国和加拿大主要采用广阔的种植耕地消纳猪场粪污,并辅以污染物跟踪监测等措施维护环境质量。基于我国嘉兴市因养猪粪污过度利用而引发严重的地表水污染问题,并借鉴国外畜禽管控模式,本研究提出了源头饲料优化、中间联合处置、末端污染计算与监测的全链路粪污管控理念,将为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高质量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指导。
    • 孙亚敏
    • 摘要: 农业源氮磷排放是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依据安徽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了全省农业源氮磷排放及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是农业源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淮河以北是农业源氮磷污染控制的重点区域。为减少农业源氮磷污染,提出优化种养布局,对不同区域养殖业、种植业污染实施精准管控;提高规模化养殖场比例及养殖场干清粪比例;推进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对规模以下养殖户的污染管控等建议。
    • 常宝亮; 周浩民; 上官凌飞; 汪锡文; 王彦杰; 金奇江; 徐迎春
    •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荷花(Nelumbo nucifera)在不同氮、磷浓度污染水体中的生态净化效果和生理响应。[方法]在高[总氮(TN):30 mg·L^(-1);总磷(TP):3 mg·L^(-1)]、中(TN:20 mg·L^(-1);TP:2 mg·L^(-1))和低(TN:10 mg·L^(-1);TP:1 mg·L^(-1))3种不同氮、磷污染水平下,以自来水培养为对照组,测定荷花‘红巨子’的生理指标以及水体和底泥的氮、磷浓度,探究荷花对水体和底泥中氮、磷净化吸收的周期变化和生理响应情况。[结果]中、高氮磷浓度水体会对荷花产生胁迫,胁迫作用随着氮、磷浓度升高而加强,而低氮磷浓度水体对荷花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水质的改善,荷花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逐渐接近对照组水平。荷花对氮、磷污染水体和底泥中的TN、TP去除效果显著,其中,处理35 d时荷花对低、中、高氮磷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TN去除率分别为57.34%、73.95%、79.49%,TP去除率分别为84.75%、89.99%、83.69%;对低、中、高氮磷浓度富营养化处理组底泥中TN去除率分别为41.36%、32.37%、33.51%,TP去除率分别为59.19%、80.01%、77.72%。[结论]荷花不仅对水体氮、磷污染和底泥中磷污染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且具有修复较高氮、磷浓度污染水体的潜力,对高污染氮、磷水体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 任智慧; 赵春发; 王青青; 徐蕴韵; 郭加汛; 王腊春
    • 摘要: 为定量分析复杂流域下垫面氮磷面源污染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云台山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原位观测,并构建降雨-径流水文模型以及面源污染负荷模型,对云台山河总氮(TN)、总磷(TP)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流域不同下垫面TN面源污染产生及入河特征进行分析.水质监测结果表明:云台山河TN平均浓度为5.1 mg·L-1,各河段TN均超Ⅳ类水质标准.TP平均浓度为0.14 mg·L-1,仅阳山河支流超Ⅳ类水质标准.TN浓度整体表现为下游高于上游,旱季高于雨季.TP浓度空间变化不明显,年内变化缓慢,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水文模型及面源污染负荷模型对TN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结果表明云台山河流域TN年产生量为581.1 t,主要来自农田径流与农村生活源,胜利河片区和主干流片区是TN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区域.流域TN年入河量为187.8 t,占面源产生量的32%.受土地利用方式及城镇化程度影响,不同片区TN面源污染入河量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为达到目标水质,流域TN需削减量为137.3 t·a-1,其中农田径流与农村生活污染需削减量分别为55.5 t·a-1和39.7 t·a-1.研究表明在流域水文资料较缺乏的情况下,结合原位观测与模型构建,可实现流域面源污染物负荷的定量估算.
    • 徐义军; 陈志; 孟岑
    • 摘要: 选取亚热带红壤区脱甲河流域内一生态沟渠为主要对象,通过样线调查方法研究沿程河道岸坡及河道内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变化研究植物群落变化特征.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采样分析,估算河道内沿程水体N、P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沟渠段(雷诺护坡段、雷诺-浆砌石段、浆砌石段)、不同季节均对植物生物量及其N、P积累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夏季植物生物量和N、P积累量高于其他季节;并且生态沟渠对于水体中N、P具有一定的消减作用,并且不同渠段的消减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 胡翔
    • 摘要: 本文尝试围绕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氮磷污染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结合某流域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实际情况,对水质指标进行科学动态评估,结果显示部分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运行状态异常,系统内水净化单元水质较养殖池塘水质偏低,与水净化单元维护管理质量较差存在相关性关系,必须引起业内有关人士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 吕乐婷; 高晓琴; 刘琦; 江源
    • 摘要: 基于实地采样水质数据与遥感解译所得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探讨东江流域景观格局与氮、磷输出的关系.结果 表明:(1)城镇和水域面积占比与河流氮磷含量正相关,林地和草地面积占比与河流氮磷含量负相关.(2)景观分裂指数(DIVISION)、香浓多样性指数(SHDI)、散布与并列指数(IJI)、边缘密度(ED)和斑块密度(PD)等景观指数与河流氮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最大斑块指数(LPI)、蔓延度指数(CONTAG)和相似邻近比例(PLADJ)与河流总氮总磷含量负相关.(3)平水期河流水质与景观格局的相关性强于丰水期;从空间尺度来看,集水区尺度与河流水质的相关性好于缓冲区尺度;此外,总氮对于景观格局的响应比总磷更敏感.
    • 杨丹; 高鹏程; 黄徐; 王檬; 肖雪; 刘智峰
    • 摘要: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BC)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纳米零价铁改性材料,因其对水体污染物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而被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在水体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了其制备过程和吸附机理,重点阐述了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对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以及氮、磷污染的修复效果,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