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3年内共计952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2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758543篇;相关期刊199种,包括林产工业、中国林业产业、工业设计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2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14年CIID第24届厦门年会、2014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榫卯结构的相关文献由1769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子倩、徐伟、徐鹏飞等。
榫卯结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58543篇
占比:99.98%
总计:1758896篇
榫卯结构
-研究学者
- 杨子倩
- 徐伟
- 徐鹏飞
- 王丽
- 郭瑞
- 刘连建
- 张付花
- 张王莉
- 沈军
- 金传宏
- 刘旭亮
- 吴承丽
- 孙克亮
- 常征
- 徐乐
- 李珂心
- 杨飞
- 王廷永
- 薛坤
- 谢亚军
- 高群
- 何霞
- 倪德斌
- 刘青春
- 周天辰
- 唐可
- 唐践扬
- 夏颖翀
- 宋国宣
- 宋少康
- 宋晓滨
- 宗志坚
- 张伟平
- 张晓港
- 张闯
- 徐知非
- 李阳
- 李颖
- 王旭
- 王茜
- 胡春葵
- 董华君
- 陆丽莉
- 顾浩然
- 顾祥林
- 黄左星
- 余隋怀
- 傅福信
- 冯林芳
- 刘卫东
-
-
钟亚鸣;
金龙
-
-
摘要:
榫卯是中国建筑中最早具有科学设计意义的语言,其至今仍然具备巨大的研究价值。以传统榫卯结构为依托,从榫卯结构的结构特点出发,进行创新研究与应用,旨在打破传统局限,让创新结构能进一步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需要,期望其能够适用于更多的领域,最后将设计方案作为设计说明,期待榫卯结构将不只应用于屏风的设计,将在更多领域有各种新的应用。
-
-
葛英颖;
刘广昌
-
-
摘要:
[研究意义]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曾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榫卯结构是传统木作技艺之魂,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粹以及古人的智慧结晶。[研究方法和内容]为了探索榫卯结构在女装设计中的现代表达,传承榫卯非遗文化。通过对优秀的设计案例进行梳理分析与论证,探讨榫卯结构融入现代女装的多种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榫卯结构在现代女装设计中一一对应的结构设计原则,材料、色彩搭配的阴阳原则,"方圆之间"尽显东方美学的原则,并从结构与装饰统一,图案扁平化等方面阐述了榫卯结构融入现代女装的设计方法。为之后学者做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与借鉴,推动现代女装设计的创新化发展。
-
-
汤和
-
-
摘要:
一、案例主题:了解榫卯,感受榫卯中蕴含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悟榫卯的文化内涵。二、案例背景:榫卯,是古典家具、建筑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家具、建筑文化的精髓,沉淀着流光回转中的经典复合传承。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其灵魂榫卯结构早已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大工业生产阶段中的钉子和胶水。
-
-
王现鹏;
梁勇钧
-
-
摘要:
研究分析了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现状,重点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的节点类型和整体抗震性进行研究探讨,参照我国木结构连接类型,进一步提出榫卯节点连接的混凝土构件,探讨其在我国市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环保性能及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
-
-
林慧;
彭丽燕;
李亦凡;
仓诗建
-
-
摘要:
玩具作为儿童认识与感知世界的工具,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几年“国潮风”设计的流行,融合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积木玩具也在玩具市场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家长在给孩子选择积木玩具时,优先考虑传统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木玩具。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行为特征表现存在差异,设计积木玩具时要着重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对积木玩具的需求。目前玩具市场上“国潮”风格的儿童积木玩具徒有其型,不便儿童真正认识我国传统文化。榫卯是我国古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因其灵活的拼接方式和高稳固性,可用于儿童积木玩具开发。兼顾材料安全性、人机环境、主题与色彩等积木玩具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以天津独乐寺为设计对象,设计一款基于榫卯结构的儿童积木玩具,使我国古建筑文化以积木玩具形式呈现,这为儿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新的选择。
-
-
高维强;
张鹏飞;
杜廷斌;
曹鹏
-
-
摘要:
矿山密闭墙使用木板、砖或长方体砌块等传统施工方式,存在施工效率低、受压不均匀、变形开裂等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结合矿山施工环境,设计了榫卯结构砌块,并结合加工难度、造价成本、运输成本等因素,优选出了一种最优结构。随后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比测试了榫卯结构砌块与传统长方体砌块的顶板垮落冲击。测试结果表明,榫卯密闭墙比长方体砌块密闭墙的受力减少近3倍,抗冲击变形抵抗能力提高了近4倍。
-
-
嵇立琴
-
-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榫卯结构和江西传统漆器艺术的人文精神、结构原理、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分析,探究传统榫卯结构原理在现代漆器胎骨结构中具体应用的方法和策略,旨在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
-
郜红合;
刘思凡
-
-
摘要:
文章以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以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各运算阶段思维发展特征为基础,归纳各年龄段儿童的认知需求。通过对榫卯结构与建构玩具的关系进行梳理和提炼,分析归纳出将榫卯结构应用于建构玩具对儿童发展的益处,尝试让儿童在玩中学到知识,在玩中学会应用,设计出能体现出玩教结合的、系统性的、有交互性的建构玩具。以扩展建构玩具的设计方法,并为现代设计中传统榫卯结构的延续与创新设计提供参考,以期为本土建构玩具设计提供新的借鉴。
-
-
顾倩雯;
李如洁;
杨子倩
-
-
摘要:
榫卯结构由于其自身特点在家具的运用中受到了限制,为了改变榫卯结构应用的现状,对现代榫卯结构的优化设计进行调研。文章分析了传统榫卯结构的发展局限,同时对现有的榫卯结构优化设计进行调研并介绍。文章总结了优化改良需遵守的原则、优化改良的方向以及优化改良设计的优秀案例。这些结论可以对榫优化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新的思路。
-
-
任毅;
王雨凡;
杨越淳;
张仲凤
-
-
摘要:
【目的】成组技术可以有效应对由于定制生产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本研究基于零件的加工工艺,使用模糊聚类分析和BP神经网络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深色名贵硬木家具的零件分类成组方法,旨在实现零件合理分类成组,进而帮助企业提升定制生产能力。【方法】首先收集所有零件的工艺信息,将其汇总为零件-工艺表,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将零件聚类成组,形成零件族。再使用F统计量对成组结果做有效性评价,F统计量的数值越大代表聚类效果越好,企业可根据生产条件选择合适的成组结果。最后使用BP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对旧有零件工艺信息和成组结果进行分析迭代,构建新型零件归组神经网络,实现其高效分类,准确归入现有的零件族。【结果】案例分析部分对MT公司柜类家具共118种工艺流程不同的零件进行分类成组。F统计量表明,当零件被分为5或16个零件族时成组效果较好,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条件,5个零件族的成组方案为最优选择。将所有零件的工艺信息和5个零件族的成组信息加载至BP神经网络,该网络经8次迭代后误差降到1×10^(-6)以下,所测试的零件准确归组,达到实际使用标要求。【结论】本研究基于成组技术使用模糊聚类分析和BP神经网络技术,提出了一种深色名贵硬木家具零件分类成组的方法,该方法下零件可以按照加工工艺相似度分类成组,并实现新型零件高效归入现有零件族,帮助企业应用成组技术提升定制生产能力。
-
-
张勇;
蒋晓军;
张拴勤;
吴坚业;
魏新伟
- 《2014年装备与工程伪装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针对快速成型设备作业空间难以满足假目标尺寸要求的难题,开展了快速成型假目标分解构件的榫卯结构研究.在详细阐述快速成型假目标与榫卵结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快速成型假目标榫卯结构的结构类型、自由度、可操作性、拼装效果和加工工艺,提出了快速成型假目标中方榫与圆榫的技术要求,并通过"猛士"越野车薄壳模型的榫卯结构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技术要求的可行性.可为快速成型假目标的榫卯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假目标的精确、快速制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
-
王茜;
陈艾
- 《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针对传统榫卯结构与在当今家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将虚拟仿真领域中的数字化仿真技术引入到榫卯结构设计的研究中,以Pro/E为平台,以“有束腰方凳”为研究对象,进行虚拟仿真设计.文章首先阐述虚拟仿真技术的含义,其次提出榫卯结构设计在现代研究的困难及问题;最后通过实例来验证虚拟仿真技术在榫卯结构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能有效的提高榫卯结构研究的效率,为家具设计开发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
-
何坤;
刘强
- 《Altair 2017 技术大会》
-
摘要:
将榫卯结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车架,优化了悬臂梁结构的受力方式.在保证静刚度的基础下,基于HyperStudy全局自适应响应面优化方法,以OptiStruct和RADIOSS为求解器对铝合金榫卯结构进行优化.通过优化设计,平均载荷由38578.7N优化到48212.2N,增加了25.0%;质量由1.1341kg优化到1.0583kg,减少了6.7%.
-
-
ZHANG Ling-xin;
张令心;
GUO Ning;
郭宁;
LIU Jie-ping;
刘洁平
- 《第2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针对现代穿斗木构架房屋常见的榫卯节点直榫和燕尾榫这两种形式的传力特性、破坏形态和耗能机理加以分析.根据直榫和燕尾榫的构造特点和所受外荷载的情况,详细分析了其传力特性;根据榫卯节点榫头与卵口之间的运动状态和受力行为,给出了榫卯节点的受力与位移(或变形)关系及其描述;由传力特性分析,建议榫卵节点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半刚性节点.根据榫卯节点的传力特性,结合其构造特性、几何特性、材料特性,给出并详细描述了榫卯结构的四种主要破坏形态,发现榫卯节点的榫头颈部和卯口扩口处是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也是最易发生破坏的部位.在上述榫卯节点传力特性和破坏形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试验研究结果,分析研究认为榫卯节点耗能机理与摩擦阻尼器大致相同.本文研究可为穿斗木构架房屋整体抗震性能分析奠定基础.
-
-
陆健
- 《2014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4年
-
摘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当城市朝着未来发展时,由于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倾向,导致了人与传统地域的分离,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退、消失."文化受制于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和干预,但想象力的出现也就是艺术的表现能够带来根本的变化,反之影响到政治经济社会,这其中就显示出了艺术符号的生命力.榫卯结构可以看做传统中国人文化和精神的符号样式之一.榫卵结构在形式上,是一种"凸凹"关系,与中国思想史、中国道家和中医的"阴阳"相对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即便如今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人带来各种文化冲击,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思想都没有离开过"榫与卯".笔者的创作一直以来对木质材料和木质材料造型进行深入研究,逐渐认识到榫卯这一结构是古人充分利用木材的基本特性所具有巨大智慧和力量的一个符号.
-
-
-
石红超
- 《第二十三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建筑形制部分由于外露可见,研究成果较多.榫卯虽不可外见,却凝聚着传统大木匠师的大智慧,应该受到研究者们的充分关注.本文依据对浙江传统建筑榫卯求取和制作方法的全面调研,发现了弦线照,牛头照,车轱照、插板照、回榫作,托尺作、角尺照、流星照,海底照等九种榫卯求取方法,以及篾照作和纸照作两种榫卯记录方法,并对榫卯的求取原则进行了总结,充分展示浙江传统大木匠师在榫卯制作上的营造智慧.
-
-
石红超
- 《第二十三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建筑形制部分由于外露可见,研究成果较多.榫卯虽不可外见,却凝聚着传统大木匠师的大智慧,应该受到研究者们的充分关注.本文依据对浙江传统建筑榫卯求取和制作方法的全面调研,发现了弦线照,牛头照,车轱照、插板照、回榫作,托尺作、角尺照、流星照,海底照等九种榫卯求取方法,以及篾照作和纸照作两种榫卯记录方法,并对榫卯的求取原则进行了总结,充分展示浙江传统大木匠师在榫卯制作上的营造智慧.
-
-
石红超
- 《第二十三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建筑形制部分由于外露可见,研究成果较多.榫卯虽不可外见,却凝聚着传统大木匠师的大智慧,应该受到研究者们的充分关注.本文依据对浙江传统建筑榫卯求取和制作方法的全面调研,发现了弦线照,牛头照,车轱照、插板照、回榫作,托尺作、角尺照、流星照,海底照等九种榫卯求取方法,以及篾照作和纸照作两种榫卯记录方法,并对榫卯的求取原则进行了总结,充分展示浙江传统大木匠师在榫卯制作上的营造智慧.
-
-
石红超
- 《第二十三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建筑形制部分由于外露可见,研究成果较多.榫卯虽不可外见,却凝聚着传统大木匠师的大智慧,应该受到研究者们的充分关注.本文依据对浙江传统建筑榫卯求取和制作方法的全面调研,发现了弦线照,牛头照,车轱照、插板照、回榫作,托尺作、角尺照、流星照,海底照等九种榫卯求取方法,以及篾照作和纸照作两种榫卯记录方法,并对榫卯的求取原则进行了总结,充分展示浙江传统大木匠师在榫卯制作上的营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