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森林碳储量

森林碳储量

森林碳储量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3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经济、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9380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活力、地理学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等;森林碳储量的相关文献由250位作者贡献,包括曾伟生、续珊珊、刘圣清等。

森林碳储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9380 占比:99.92%

总计:99458篇

森林碳储量—发文趋势图

森林碳储量

-研究学者

  • 曾伟生
  • 续珊珊
  • 刘圣清
  • 宋玥
  • 张修玉
  • 张峰
  • 张春华
  • 张茂震
  • 彭道黎
  • 徐志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曾伟生
    • 摘要: 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已成为关注焦点。基于东北3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1091个样地的碳储量数据,建立了落叶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碳储量生长模型,分析了地形土壤等立地因子对模型参数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起源现实落叶松林固碳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人工落叶松林碳储量的连年生长量在12a最大,达到2.70t/hm^(2);平均生长量在20a达到最大,为1.85t/hm^(2);天然落叶松林碳储量的连年生长量在18a最大,为0.94t/hm^(2);平均生长量在32a最大,为0.78t/hm^(2);2)林龄30a时,人工落叶松林的平均碳储量为49.36t/hm^(2),比天然落叶松林的23.37t/hm^(2)要高出111%;林龄50a时,人工落叶松林的平均碳储量为55.47t/hm^(2),比天然落叶松林的36.30t/hm^(2)要高出53%;3)所建落叶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碳储量生长模型,其平均预估误差在5%左右,模型自检的总体相对误差均趋向于0,独立交叉检验的总体相对误差均在2%以内,客观反映了东北3省现实林分碳储量的总体平均生长过程;4)地形土壤因子对人工落叶松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仅坡位对天然落叶松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人工林的固碳能力显著高于天然林。
    • 胡忠宇; 苏建兰
    • 摘要: 厘清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过程,在探析国内外森林碳储量研究内容和方向的基础之上,揭示森林碳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结果表明,国内外研究进程基本相似,即先研究生物量,随后探析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含碳率测定,最后落实到森林碳储量的应用层面,国外碳储量研究中技术应用先进于国内。在详实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森林经营管理和森林碳储量计量精度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 考青云; 李家欣; 欧兴浪; 宋玥
    • 摘要: 以黑龙江省第八次和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采取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平均生物量法从不同角度对黑龙江省不同类型森林植被进行了碳储量和碳密度的估算及分析。结果显示,第九次清查期的黑龙江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为889.37Tg,较第八次清查期增长77.90Tg。在森林类型方面,乔木林约占黑龙江省森林总碳储量的99.70%;乔木林优势树种中,阔叶混碳储量占比最高约为41.66%;在不同起源方面,天然乔木林较人工乔木林具有明显优势;在不同林龄方面,不同龄组碳储量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顺序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幼龄林>过熟林,同时中龄林、近熟林和过熟林三种龄组的碳密度较其他龄组具有明显优势,体现出更强的固碳能力,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可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面积对树种的碳储量存在较大的影响,在未来林业发展中,可以通过对中龄林和成熟林加强抚育、优化优势树种结构等措施来增加森林碳储量
    • 胡忠宇; 苏建兰; 龙勤; 李茂梅
    • 摘要: 基于八次(1977-2018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分析云南省天然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显示:1)云南省天然林碳储量从第二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45 088.60万t增长到第九次清查的81 015.10万t,净增35 926.50万t,年均增长率1.64%;2)天然林碳密度整体呈“升-降-升”态势,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估算的碳密度值为55.79t/hm^(2);3)第七次至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中龄林碳储总量和增量均为最大,三次清查中,天然林碳密度关系均为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按林种分析,碳储量排序均为防护林>用材林>特用林>薪炭林,碳密度均为特用林>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4)不同优势树种中,栎类、阔叶混、云南松、针阔混、其他软阔类、冷杉碳汇贡献最大,不同优势树种碳储量增量排序为阔叶混>针阔混>云南松>针叶混>冷杉,铁杉、冷杉、云杉碳密度估算值较大,生长质量良好。
    • 薛春泉; 陈振雄; 杨加志; 曾伟生; 林丽平; 刘紫薇; 张红爱; 苏志尧
    • 摘要: 为方便地方政府计量森林碳储量家底,建立广东省市县一体化森林碳储量估测技术体系。利用2017年广东省国家森林资源第九次连续清查产出的森林样地调查数据,构建了以森林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为目标变量,以林分断面积和林分平均高为解释变量的联立预估模型,各模型确定系数R~2均在0.94以上,平均预估误差MPE小于3%,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小于15%,各项评价指标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同时,基于广东省201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以模型技术、数据耦合技术为支撑,把广东省全省森林储量落实到森林资源档案数据中的森林图斑,逐级汇总到村、镇、县、市、省,实现了国家框架体系下的省市县一体化。结果表明,建立的碳储量估测技术体系耦合方法科学可行,预估模型精度较高,可在省、市、县碳中和目标实施情况考核评价中推广应用。
    • 曾伟生; 杨学云; 孙乡楠; 刘樯漪; 张宇超
    • 摘要: 开展国家和地方森林资源一体化调查监测,将各省森林储量数据分解落实到市、县、乡各级乃至每一个森林图斑,是推进各级林长制督查考核的必然要求。基于近年北京市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数据资料,以全市森林储量为总体控制数,利用蓄积量估测模型及三储量(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联立模型,将储量数据落实到图斑;在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可参考的前提下,可统筹考虑不同数据的误差,采用联合估计的方法,对市、县级数据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建立北京市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和三储量联立模型,将2021年全市的森林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全部分解落实到区级、乡级和每一个森林图斑,实现了市、区、乡3级储量数据的一体化。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应用模型技术将森林三储量分解落实到图斑的做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 董志良; 贾妍婧; 尚禹彤; 张家俊
    • 摘要: 森林碳汇能力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森林碳储量的多少能够反应森林的碳汇能力。为识别并提升河北省森林碳汇能力,文章对河北省森林碳储量进行估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及支持向量回归训练模型,预测河北省森林碳储量。结果表明:(1)2016年河北省碳储量及其森林碳储量达到1996年两倍以上。(2)提升河北省森林碳储量关键应从森林管理方面入手,第一产业涉林产业总产值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3)2025年其碳储量达28085.11万吨,2021—2025年年平均增长率为8.34%,森林碳储量及年平均增长率均呈现增长趋势。
    • 陈科屹; 王建军; 何友均; 张立文
    • 摘要: 国有林区是中国实施碳中和行动的重要区域,准确估算其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固碳潜力,对于指导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统筹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在分树种(组)且分龄组的基础上,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对其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测算。运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并结合林区植被生态区划情况和地带性顶级群落类型,对林区森林植被固碳潜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2.7246×10^(8) Mg,平均碳密度为39.46 Mg·hm^(-2)。乔木林碳储量占比高达99.93%,其平均碳密度是灌木林的4.00倍、疏林的3.72倍。(2)不同区域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差异悬殊,碳储量最多和最少的区域分别是新林林业局(3.4497×10^(7) Mg)和盘中自然保护区(1.0936×10^(6) Mg),碳密度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是双河自然保护区(59.68 Mg·hm^(-2))和盘中自然保护区(22.11 Mg·hm^(-2));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和合理有序的人为干预对于提升森林植被固碳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3)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碳储量占比接近林区总碳储量的1/2,樟子松林(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平均碳密度远高于其他森林类型。(4)碳储量最多和平均碳密度最大的林种分别是一般用材林和母树林。(5)中龄林是碳储量最多的龄组,平均碳密度随龄组的增加而增大。(6)林区总固碳潜力为1.9367×10^(8) Mg,主体贡献源于现存森林植被的生长。建议加强天然次生林保护与修复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其固碳增汇能力。创新森林植被固碳增汇管理,拓展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耿燕; 赵秀海; 安黎哲
    • 摘要: 【目的】采伐是影响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最主要的森林管理方式之一。目前对异龄复层混交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增量对采伐干扰的响应规律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本研究旨在揭示不同强度采伐下阔叶红松林乔木地上碳储量和碳增量的动态变化,为合理选择采伐强度,促进阔叶红松林“固碳增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吉林蛟河天然阔叶红松林内建立轻度(胸高断面积平均采伐强度17.3%)、中度(34.7%)、重度(51.9%)采伐以及对照(不采伐)样地,对样地内所有胸径大于1 cm的乔木进行连续监测,比较不同采伐强度下保留木、进界木、枯死木碳储量的变化,以及采伐对不同径级树木碳增量的影响,探究采伐干扰后林分碳储量恢复的一般规律和限制因素。【结果】采伐10年后,轻度采伐样地内的乔木地上碳储量已经恢复到伐前水平并超过对照样地,而中度和重度采伐造成的碳储量损失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分别需要约22年和44年才能恢复到伐前水平。乔木地上碳增量在4个采伐强度中有显著差异。轻度采伐使得林分碳年增量显著高于对照,而重度采伐却明显降低了碳增量的增速。这是因为尽管采伐显著提高了林分保留木和进界木的生长量,但高强度采伐造成的林内环境变化、树木受伤等增加了样地内树木的死亡率,使得净碳增量较低。采伐对小径级树木(胸径小于20 cm)的生长(碳增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大径级树木(胸径大于30 cm)的碳增量在不同采伐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影响。将采伐强度与碳增量进行拟合,得到采伐强度为28.4%时碳储量年增量达到最大值。【结论】从本研究结果来看,阔叶红松林的采伐强度在15%~30%是较为合理的。轻度到中度的采伐尽管在短期内会引起植被碳储量一定程度的降低,但通过对林分结构进行调整,加速了保留木和进界木的生长,使得碳增量较快。同时,胸径在20~30 cm的树木对整个林分的碳增量贡献最大,生长潜力也较大,意味着森林经营时应特别考虑保留这一径级的树木。总之,采伐强度的设定应综合考虑木材生产、生态系统恢复、森林植被碳汇功能等多种因素。
    • 郝珉辉; 代莹; 岳庆敏; 范春雨; 张春雨
    • 摘要: 【目的】阐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理论价值,同时能够为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同步提升”为目标的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然而阔叶红松林中生物多样性如何影响森林碳汇功能目前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旨在揭示功能多样性和功能组成对森林碳汇功能的影响机制,为促进阔叶红松林“固碳增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蛟河30 hm^(2)阔叶红松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植物功能性状计算功能多样性和功能组成用于表征生物多样性,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生态位互补效应、生物量比率效应以及植被数量效应对生物多样性−森林碳储量和碳增量的影响。【结果】(1)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碳汇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功能多样性有助于提高森林碳增量,提高缓生−保守型性状的组成比例有助于提高森林碳储量,而保持一定的林分密度同样有利于充分地利用资源、提高森林固碳能力。(2)研究结果同时验证了生态位互补效应、生物量比率效应和植被数量效应假说,解释变量共同解释了13%的森林碳储量的变化以及36%的森林碳增量的变化。【结论】碳储量和碳增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重要反映和直接体现,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碳汇功能关系的作用机制,表明阔叶红松林中生物多样性与碳汇功能的关系格局是多种生态学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能够为实现阔叶红松林“固碳增汇”以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同步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