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桡骨头

桡骨头

桡骨头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487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中国骨伤、医学影像学杂志、国际骨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术研讨会等;桡骨头的相关文献由55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观燚、公茂琪、吴永涛等。

桡骨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3 占比:5.7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487 占比:94.17%

总计:2641篇

桡骨头—发文趋势图

桡骨头

-研究学者

  • 刘观燚
  • 公茂琪
  • 吴永涛
  • 周汝寿
  • 姜海
  • 常敏
  • 李庭
  • 杨景帆
  • 汪兵
  • 耿春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芳
    • 摘要: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肘部损伤。很多时候,小朋友没有摔跤,家长就是轻轻拉了一下他的胳膊,也有可能是在穿脱衣服或睡觉翻身的时候,就造成小孩桡骨小头半脱位。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保姆肘,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幼儿,1~3岁发病率最高,是临床中较常见的肘部损伤,男孩比女孩多见,左侧比右侧多见。其主要是由于4岁以下的儿童桡骨头上方生长发育并未彻底,关节囊及环状韧带较松弛薄弱而引发。
    • 李长润; 李庭
    • 摘要: 非手术治疗是无移位的桡骨头骨折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肘关节,特别是桡骨头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以及骨折损伤机制认识的加深,一部分有移位的和粉碎的桡骨头骨折也能经非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的功能结果.另一方面,桡骨头骨折的常用分型尚不能很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不同骨科医师对桡骨头骨折非手术治疗方式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桡骨头骨折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伤后制动及随访、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
    • 何建平; 公茂琪; 季尚蔚
    • 摘要: 目的 探讨波及肱尺关节的成人向后孟氏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6例波及肱尺关节的成人向后孟氏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后正中入路手术,尺骨近端应用鹰嘴解剖钢板内固定,必要时辅以克氏针张力带,冠突骨折根据骨折块的大小分别应用钢板、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桡骨头骨折根据粉碎及移位程度选择Herbert钉固定或桡骨头置换.术后随访6~75个月,平均42.1个月,记录患者的肘关节屈伸、旋转活动范围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末次随访时16例患者的肘关节屈伸范围为55°~150°,平均99.4°,前臂旋转活动范围为80°~180°,平均137.8°.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9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 波及肱尺关节的向后孟氏骨折病情复杂,治疗难度高,术中应尽可能恢复尺骨近端的对位对线,有效恢复尺骨鹰嘴滑车切迹的解剖关系至关重要,桡骨头粉碎及移位不明显时尽可能行Herbert钉内固定,严重粉碎移位时可予以桡骨头置换.
    • 郭华; 郑博隆; 陈高旭; 王东峰
    • 摘要: 目的 比较前臂旋前、旋后桡骨头挤压屈肘复位法治疗儿童桡骨头半脱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13例桡骨头半脱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复位方法分为旋前组(n=69,旋前复位法)和旋后组(n=44,旋后复位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旋前组的复位成功率为94.20%,高于旋后组的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前臂旋前桡骨头挤压屈肘复位法治疗儿童桡骨头半脱位的复位成功率高,复位效果好,安全性高.
    • 李长润; 李庭
    • 摘要: 非手术治疗是无移位的桡骨头骨折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肘关节,特别是桡骨头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以及骨折损伤机制认识的加深,一部分有移位的和粉碎的桡骨头骨折也能经非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的功能结果。另一方面,桡骨头骨折的常用分型尚不能很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不同骨科医师对桡骨头骨折非手术治疗方式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桡骨头骨折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伤后制动及随访、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
    • 曹志琴
    • 摘要: 桡骨(radius)为组成前臂的双骨之一,分为一体和两端。对前臂的旋转及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上半部分由扁圆形的桡骨头组成,头的上面有凹陷的桡骨头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桡骨头周缘有环形面,与尺骨的桡切迹相关节。桡骨骨折基本多发生于远端,约占临床骨折的20%。多发于儿童青年和妇女老人。骨折大多发生在桡骨远端3-4cm范围内。常伴有桡腕关节和尺骨的损坏。本文就桡骨骨折的特点和危害,以及如何在术前术后护理做综述。
    • 王冬
    •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关节制动对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进而探讨关节制动是否必要,以及关节制动是否可缩短时间。方法:以三例肘关节桡骨头 I 型无移位骨折患者为例,观察不制动、制动 4 周、制动 8 周后患者自骨折后三月的功能障碍情况,以及一年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这三例患者都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其中不制动患者次日开始肘关节活动度训练,而制动 4 周、制动 8 周患者于制动解除后开始肘关节活动度训练。结果:经过三个月的康复治疗,不制动的患者肘关节功能无明显受限,肘关节屈伸主动活动度可达 10° -135°,旋前旋后主动活动范围可达 150°;制动 4 周的患者肘关节功能轻度受限,肘关节屈伸主动活动度可达 20° -120°,旋前旋后主动活动范围可达 100°;制动 8 周的患者肘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肘关节屈伸主动活动度可达 30° -100°,旋前旋后主动活动范围可达 80°;制动时间越长,一年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越差,其中不制动的患者肘关节屈伸主动活动度可达 0° -150°,旋前旋后主动活动范围可达 180°;制动四周的患者肘关节主动活动度可达 10° -135°,旋前旋后主动活动范围可达 150°;而制动 8 周的患者肘关节主动活动度只能达到 20° -120°,旋前旋后主动活动范围可达 100°。结论:关节制动会影响关节功能障碍恢复;骨折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者功能状态;是否可适当减少制动时间甚至取消制动可待进一步探讨;由于病例数较少,骨折部位及分型存在差异,此文中数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 崔晓贇
    • 摘要: 一、什么是桡骨远端骨折1.桡骨(radius)桡骨是前手臂外侧的粗大长骨,一体两端就像书法中的“一”竖着。“一”的上端靠近手肘的部分膨大起来称为桡骨头,在这个膨大上方的关节面形成的内凹与肱骨小头相连;而周围环绕形成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相关连,共同形支撑成前壁的骨架;桡骨头的下方略略变细,我们将这里称之桡骨颈,就像人类的颈部一样支撑着上方的桡骨头。在桡骨颈的内下侧有粗隆的突起称之为桡骨粗隆。整个桡骨体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三棱柱形,内侧是薄锐的骨间缘与尺骨相对。在桡骨“一”的下端前面有凹陷后面有凸起,外侧则向下略略突出形成特殊造型,整个统称为茎突,下端通过内凹形成关节面与尺骨相连,所以这里叫尺切迹,桡骨最下面和腕骨相关连的地方称之为腕关节面,前面就是人的手掌。
    • 宗双乐; 苏立新; 梁卫东; 李立东; 胡启峰; 李勇; 胡平; 马珊珊; 窦秀云
    • 摘要: 目的探讨经肘关节后侧扩大入路内固定治疗成人向后孟氏损伤合并桡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7月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合并桡骨近端粉碎骨折成人向后孟氏损伤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49.5(35~66)岁。患者均采用尺骨鹰嘴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尺骨近端骨折及微型锁定钢板固定桡骨近端骨折。结果23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5(13~22)个月;合并桡骨近端粉碎骨折成人向后孟氏损伤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2(2.5~4.0)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无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失效、肘关节半脱位、感染、医源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分进行随访的疗效评定,结果为优13例,良8例,可2例,差0例,平均92(0~100)分,优良率为91.3%。结论应用经肘关节后侧扩大入路内固定治疗成人向后孟氏损伤合并桡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患者尺骨鹰嘴及桡骨头颈骨折愈合率高,无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发生,肘关节功能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