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核黄素磷酸钠

核黄素磷酸钠

核黄素磷酸钠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药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8770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才智、安徽科技学院学报、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2010年全国手足口病临床经验学术交流会等;核黄素磷酸钠的相关文献由25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晓东、左飞鸿、张宏艳等。

核黄素磷酸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8770 占比:99.89%

总计:58837篇

核黄素磷酸钠—发文趋势图

核黄素磷酸钠

-研究学者

  • 周晓东
  • 左飞鸿
  • 张宏艳
  • 曹艳林
  • 李平
  • 李进进
  • 涂传平
  • 邓愍民
  • 钟承赞
  • 丁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惠萱子
    •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清咽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核黄素磷酸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核黄素磷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小儿清咽颗粒,比较2组患者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32/34),高于对照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流涎、咽部充血、口腔黏膜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清咽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及核黄素磷酸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较好,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 李娟; 李宁
    • 摘要: 目的:考察核黄素磷酸钠光敏化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MUM-2B细胞的抑制作用,评价以核黄素磷酸钠为光敏剂光动力学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可行性。方法:首先采用MTT的方法考察核黄素磷酸钠光敏化对MUM-2B细胞的抑制作用,随后利用流式细胞仪从细胞凋亡坏死、线粒体膜电位、周期阻滞3个方面分析核黄素磷酸钠光敏化抑制MUM-2B细胞的机制。结果:单独的核黄素磷酸钠对MUM-2B没有明显的毒性,但是当施以光照辐射,核黄素磷酸钠光敏化能够有效抑制MUM-2B的生长。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核黄素磷酸钠光敏化能够显著提高MUM-2B细胞的凋亡坏死,明显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同时诱导细胞发生S期和G_(2)的周期阻滞。结论:核黄素磷酸钠光敏化能够有效抑制杀伤人脉络膜黑色素瘤MUM-2B细胞,其具有作为光敏剂进行光动力学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理论可行性。
    • 沈康; 严雨潇; 施前进
    • 摘要: 目的:分析核黄素磷酸钠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纯进行放射治疗;研究组40例,给予核黄素磷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放疗后T辅助细胞、NK细胞水平、食管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缓解率(97.50%)显著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核黄素磷酸钠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疗效显著,能很好的抑制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安全可靠.
    • 刘洁; 徐诗琦; 巨修练
    • 摘要: 介绍了核黄素的高端产品核黄素磷酸钠,其与核黄素比较稳定性更高,水溶性更好,更利于吸收利用,生物效价更高,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可以作为医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使用,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及发展潜力.核黄素磷酸钠是核黄素的磷酸酯单钠盐,其合成方法主要为化学合成法,以核黄素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与三氯氧磷反应,反应液经水解成盐得到产品.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收率,降低排放,降低成本是产品具有竞争力的主要指标.综述了核黄素磷酸钠的几种合成工艺,比较了其优缺点,提出了提高产品质量的思路,对该产品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 薛志红; 曾守群; 曾贵林; 王云涛; 曾祥华; 何朗
    • 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经病理确诊且无远处转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129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康复新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组)和对照组(单药使用康复新液组和核黄素磷酸钠组).3组患者均行根治性调强放疗且放疗开始即使用药物防治黏膜炎直至放疗结束.采用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作组口腔黏膜炎分级标准及VAS疼痛评分,评价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损伤程度及口腔疼痛程度以及药效安全.结果:3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及口腔疼痛.治疗第2周末时,3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损伤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6,P=0.335),但随着放疗剂量增加,在治疗第4周末及第6周末时,实验组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损伤程度主要集中在I~II级,而对照组主要集中在III~IV级,实验组黏膜炎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核黄素磷酸钠组相比,口腔疼痛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4、6周末时,实验组的口腔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较单独使用康复新液或核黄素磷酸钠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能降低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减轻口腔疼痛,进一步提高放化疗患者的耐受力,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黄金; 高若飞; 于静; 李小芹
    • 摘要: 目的:分析布拉酵母菌联合核黄素磷酸钠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外周血IL-8、TGF-β1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9年11月临床确诊的8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布拉酵母菌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核黄素磷酸钠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8(Interleakin,IL-8)水平;采用酶联吸附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予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CD3+),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外周血IL-8和TGF-β1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外周血IL-8、T淋巴细胞亚群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3+及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0%vs 77.50%,P<0.000).结论:布拉酵母菌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佳,可有效调节、改善外周血IL-8、TGF-β1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 班秀丽; 王海涛; 申品颖
    • 摘要: 目的 观察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康复新液对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预防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入组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同期放化疗开始时即应用核黄素磷酸钠加康复新液至放疗结束;对照组治疗期间仅常规对症处理.比较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的分级程度,并比较口腔黏膜炎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的1、2、3、4级反应患者分别占76.7%、16.7%、6.7%和0;而对照组的1、2、3、4级反应的患者分别占50%、40%、6.7%和3.3%.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恢复时间<7 d和≥7 d的比例分别为90%、10%;对照组分别占60%、40%.两组口腔黏膜炎的分级程度和恢复时间长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康复新液能有效防治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能更好地促进黏膜炎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金; 高若飞; 于静; 李小芹
    • 摘要: 目的:分析布拉酵母菌联合核黄素磷酸钠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外周血IL-8、TGF-β1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9年11月临床确诊的8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布拉酵母菌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核黄素磷酸钠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8(Interleakin,IL-8)水平;采用酶联吸附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予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CD3+),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外周血IL-8和TGF-β1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外周血IL-8、T淋巴细胞亚群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3+及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0%vs 77.50%,P<0.000)。结论:布拉酵母菌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佳,可有效调节、改善外周血IL-8、TGF-β1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 聂思雨; 韩天成; 李远卓; 王先洋; 张伟
    • 摘要: 构建了一种基于核黄素磷酸钠(RFSP)功能化MoS2纳米片的用于PIK3CA基因免指示剂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RFSP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分散剂,通过超声剥离法可以在水相中获得高稳定性和分散性的MoS2纳米片.通过RFSP/MoS2纳米复合界面自身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可以指示DNA的固定和杂交.该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展示了良好的序列选择性,可以区分不同的碱基序列.应用制备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PIK3CA基因片段进行了检测,检测限达到2.3×10-15 mol/L.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