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舒肝散
柴胡舒肝散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1310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国际学术大会暨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年会、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等;柴胡舒肝散的相关文献由17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静、刘玉梅、孙国峰等。
柴胡舒肝散—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310篇
占比:99.67%
总计:31415篇
柴胡舒肝散
-研究学者
- 王静
- 刘玉梅
- 孙国峰
- 张玲
- 杨强
- 林代富
- 首汉蓉
- 黎利平
- 丁玉云
- 万宝臣
- 于建美
- 于玲
- 于雪梅
- 于鸿飞
- 任世章
- 任平
- 任紫茹
- 何艳
- 余波
- 冯育航
- 刘健
- 刘利军
- 刘君玲
- 刘娜
- 刘婷婷
- 刘彩莉
- 刘永娟
- 刘洁
- 刘瑛
- 刘红亮
- 刘芳
- 单华
- 卢伟
- 卫晓磊
- 吕玉可
- 吴新华
- 吴梅
- 周方敏
- 周晓明
- 周素彩
- 周金彬
- 姚雪玲
- 孙广州
- 孙文文
- 季晓亮
- 宋龙
- 尤圣富
- 岳慈
- 崔艳卿
- 崔艳芳
-
-
刘婷婷;
陈锦锋;
韩宇斌;
陈锴;
邓健敏
-
-
摘要:
目的探讨柴胡舒肝散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四联疗法(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呋喃唑酮片、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胡舒肝散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PG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联合柴胡舒肝散治疗可显著提高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
王瑞艳
-
-
摘要:
慢性浅表性胃炎在柴胡舒肝散治疗模式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该种药物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20例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的患者参与此次研究,随机把此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处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柴胡疏肝散治疗,将一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组间差异存在可比性,具备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在治疗一周内进行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整体概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0%,组间差异存在可比性,具备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o结论对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与单用西药治疗模式相比,西药联合中药柴胡疏肝散的治疗模式有着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实际病情,缓解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有着十分可观的安全系数,值得推广。
-
-
李立兵;
王珍;
王小璞
-
-
摘要:
目的 探讨柴胡舒肝散含药血清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体外抑制作用及Bcl-2与VEGF的影响.方法 选取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他莫昔芬组和柴胡疏肝散高、低剂量组.利用他莫昔芬片和不同浓度的柴胡疏肝散进行干预,留取含药血清检测MCF-7细胞凋亡,Bcl-2的蛋白表达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结果 柴胡疏肝散组、他莫昔芬组均可以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其中柴胡舒肝散高剂量组诱导MCF-7细胞凋亡率高于低剂量组和他莫昔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在干预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柴胡疏肝散高、低剂量组及他莫昔芬组、空白对照组中含药血清上清液中VEGF含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含药血清可以通过抑制Bcl-2蛋白和VEGF因子的水平来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
-
-
宋龙;
崔艳芳
-
-
摘要:
目的:分析并研究慢性胃溃疡采取柴胡舒肝散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区间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探究对象为此区间本科室接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纳入病例120例,运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即常规组(n=60)和观察组(n=60),接受常规诊疗者归为常规组,以此为基础,接受柴胡疏肝散诊疗者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提升幅度与常规组比更为明显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生理能力、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因子得分相较于常规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慢性胃溃疡采取柴胡舒肝散诊疗效果令人满意,可增强临床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应用可行性强,值得借鉴.
-
-
郭迎树;
刘红亮;
刘洁
-
-
摘要:
目的 观察"疏肝调神"针刺法联合柴胡舒肝散治疗肝气郁结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 8年1 2月至201 9年1 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和老年病科住院的60例P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针刺百会、太冲、内关、印堂、合谷、期门、心俞、肝俞、三阴交和足三里联合柴胡舒肝散,同时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接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配合心理疏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DS、MESSS、HAMD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1 8 d后SDS、HAMD评分均下降,治疗35 d后SDS、HAMD、MESSS评分均下降;治疗组治疗1 8、35 d后SDS、MESSS、HAMD评分均下降(P<0. 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 8 d后,治疗组MESSS评分下降;治疗35 d后,治疗组SDS、MESSS、HAMD评分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 ).治疗组抑郁程度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疏肝调神"针刺法联合柴胡舒肝散治疗肝气郁结型PSD患者,可降低SDS、MESSS、HAMD评分,有一定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
李晓亚;
赵玉;
卫晓磊
-
-
摘要:
目的:探讨柴胡舒肝散联合四联疗法对胃溃疡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疗效、生活质量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期间平顶山煤业(集团)十二矿职工医院收治的胃溃疡伴Hp感染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四联组(45例)和联合组(45例).四联组接受四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治疗,联合组接受柴胡舒肝散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Hp根除率、治疗有效率、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Hp根除率高于四联组(93.33%vs 75.56%),治疗有效率高于四联组(95.56%vs 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使用柴胡舒肝散联合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
刘君玲;
苗长丰
-
-
摘要:
目的 探讨柴胡舒肝散联合平胃散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2月在西宁市中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2例,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参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联合组术后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胡舒肝散联合平胃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的胃肠功能、胃内激素水平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GSRS评分、术后24 h呕吐次数、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G-17、MLT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舒肝散联合平胃散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胃肠内激素水平,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
郭爱敏;
岳慈;
周素彩;
任紫茹
-
-
摘要:
目的:观察柴胡舒肝散联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焦虑抑郁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糖尿病并抑郁焦虑患者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组加用柴胡舒肝散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连续用药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2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并监测血糖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SDS、S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舒肝散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并焦虑抑郁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同时还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
-
-
谭奚扬;
陈晓云;
谈欣怡;
尤圣富;
方泓
-
-
摘要:
目的分析疏肝理气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TCMSP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预测和筛选柴胡疏肝散的活性成分和MAFLD的相关基因,得到柴胡疏肝散治疗MAFLD的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与MAFLD相关靶点的成分-靶点网络,分析网络获得重要靶点,并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作分子对接及历史文献研究对相关靶点进行验证。结果从中药复方柴胡舒肝散中经ADME筛选后到了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柚皮苷、和异鼠李素、柠檬烯等140种化学成分,能够作用于65个MAFLD的疾病靶点,其中前十位的PTGS2、ESR1、AR、GSK3B、PTGS1、ESR2、ADRB2、AKT1、TP53、PGR和EGFR为最重要的核心靶点,可以调控的信号通路主要为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参与MAFLD的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基因表达与DNA转录的正调控等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关键成分槲皮素与山柰酚与疾病核心靶点IL-6成功建立对接,且具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柴胡疏肝散在干预MAFLD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和肿瘤抑制作用治疗脂肪性肝病,整个过程通过多靶点和多途径对机体起到积极治疗作用。
-
-
金佳佳;
陈建华;
季晓亮;
陈彩凤
-
-
摘要: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柴胡舒肝散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组、中药组,每组40例.西药组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10?mg/次,2次/d;中药组予柴胡舒肝散中药汤剂口服,1剂/d;治疗组在中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揿针治疗,2次/周.3组疗程均为2个月经周期.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肿块大小、肿块质地、肿块分布范围评分及性激素水平[垂体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2)、催乳素(PRL)]、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乳房疼痛、肿块大小、肿块质地、肿块分布范围评分及血清LH、E2、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SH、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治疗组和中药组患者治疗后乳房胀痛或窜痛、烦躁易怒、抑郁失眠、两胁胀满、痛经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60.00%(P<0.05)和中药组的72.50%(P<0.05).结论:揿针联合柴胡舒肝散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能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性激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
-
-
- 杨孟君
- 公开公告日期:2002-08-07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柴胡舒肝制剂药物,它是以纳米柴胡、纳米陈皮、纳米川芎、纳米枳实、纳米芍药、纳米香附、纳米甘草为原料,按比例配制,制成新的药物制剂,其颗粒细度达1200-1500目,粒径为0.1-200nm,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小于100nm,并具有新的物性。采用微波萃取、减压浓缩、超音速射流技术喷雾干燥等步骤制成。该药物生物利用度高,治疗效果显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