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增新
杨增新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3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西域研究、新疆社科论坛、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首届中国边疆学论坛等;杨增新的相关文献由179位作者贡献,包括杨绍箕、刘国俊、段金生等。
杨增新
-研究学者
- 杨绍箕
- 刘国俊
- 段金生
- 黄建华
- 伏阳
- 陈慧生
- 罗绍文
- 陈延琪
- 马文华
- 魏长洪
- 何永明
- 朱允兴
- 杨镰
- 洪涛
- 王羽潇
- 郭胜利
- 陈东杰
- 陈瑞芳
- 厉声
- 张田
- 李仲光
- 李启星
- 李明利
- 王葵
- 苏北海
- 董建勇
- 蔡锦松
- 袁澍
- 许建英
- 谢承国
- 郑峰
- 郝宏展
- 陈文祥
- 陈琪
- 韩琳燕
- 高源
- 黄祥深
- HE Yong-ming
- 丁以德
- 丁力
- 丁立军
- 买丽萍
- 买买提·祖农
- 买买提明·力提甫
- 买买提祖农
- 买玉华
- 付娟
- 何一民
- 何玉畴
- 何立波
-
-
马周睿
-
-
摘要:
科布多是漠北边疆重要的战略屏障,清廷平定准噶尔就是以科布多作为军事基地。1912年外蒙古宣布“独立”后派兵围攻科布多。新疆都督杨增新响应中央政府号召,对科布多进行了救援,但在派遣的援军到来之前,科布多便已失陷。其后科布多虽在外蒙古撤治后重归中国统治,但北洋政府的薄弱统治终究无法阻挡恩琴匪军的攻势,最终造成了科布多再度失陷。科布多的失陷不应简单成为一种历史记忆,更应吸取教训,除了发展边疆地区的生产力外,还应加强边疆地区制度建设,切实提高今日边疆治理的能力。
-
-
王冀青
-
-
摘要:
王家彦是甘肃法政学堂的第一位教员,也即兰州大学校史上的首位教师。王家彦于1902年以“大挑知县”身份来甘肃为官,于1902-1903年署任平远县知县,于1903年担任甘肃乡试帘官,于1903-1905年出任甘州厘金委员,于1905-1907年转任肃州直隶州王子庄州同,于1907年3-7月署任敦煌县知县。王家彦主政敦煌县期间,奉命接待到访的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却因监管不力和渎职等因,导致斯坦因将大批敦煌文物劫运出境。王家彦在处理敦煌县农民抗粮运动过程中手法过激,最终酿成1907年敦煌民变。王家彦被调离敦煌后,于1908年弃官从教,参与创建甘肃法政学堂,并于1909年1月被任命为主讲律例和宪法的首位教员。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家彦应新疆都督杨增新之邀,署任新疆省内务司长,终因积劳成疾,于1913年11月1日在迪化(乌鲁木齐)病逝。
-
-
-
刘国俊
-
-
摘要:
1916年,俄属中亚地区爆发了民族大起义,导致了中亚各族人民的大逃亡,其中有20多万人涌入了中国新疆沿边各地,其中主要为柯尔克孜人.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难民危机,当时的新疆督军杨增新,从维护新疆安全和稳定出发,采取了灵活细致的应对措施,一方面进行防堵和驱逐,一方面从人道主义出发,给予安置和救济,对其加强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最后通过外交手段,与沙俄政府进行协商,最终于1918年秋冬之际妥善地完成了大部分难民的遣返工作.同时,也有部分柯尔克孜人滞留未归,成为现今阿克苏柯尔克孜人的主要来源.
-
-
何永明;
李玉莲;
赵姗姗
-
-
摘要:
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对于西北边疆治理来说,新疆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是新疆各项建设的前提.杨增新主政新疆时期(1912—1928),流民的来源或潜在来源主要是遣散的新疆军队、疆外(国外)的难民、遣犯、种烟流民以及逃避虐政的牧民和沦落新疆的候补官员等.杨增新认为流民问题易给新疆带来混乱,影响社会风气,给新疆的安置工作带来压力,对新疆社会的稳定具有一定的隐患.杨增新通过堵和疏导的方式,既抵制流民进入新疆,又对境内流民进行安置.他对流民问题的认识与措施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较好地消除了流民问题的负面影响,维护了新疆的社会稳定.
-
-
高源
-
-
摘要:
本文依据《补过斋文牍》对杨增新在新疆推动农业发展的社会背景和举措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其施政呼应了当时新疆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消弭为应对财政危机而造成的负面效果、保证新疆社会安定和维护西北边疆安全;第二,杨增新发展农业的政策和防止政策异化的措施较为得当,既注重惠民又防范了土地兼并.
-
-
HE Yong-ming
-
-
摘要:
杨增新时期的新疆政治研究所建立于民国五年(1916)7月1日.杨增新建立政治研究所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新疆吏才,提高新疆官吏的政治、外交才能.政治研究所历时两年多,学员在所研究期间对财政、警察、实业、法律、算学等进行研究学习.新疆政治研究所至民国八年(1919)10月3日停办,是杨增新主政新疆时期一所培养新疆地方治理人才的机构.
-
-
-
-
石舒清1
-
-
摘要:
1928年2月29日午时12时,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终于在都督府见到了督军大人杨增新。这次见面殊为不易,此前赫定一行已经在当时叫迪化的乌鲁木齐驻留了近一个月,屡屡求见,均不得正面答复。据传,杨增新将军对白人素来不大亲善,赫定还在北京时,两个到过新疆的白人朋友就对他说过他们在新疆的遭遇,倒是获准去拜见杨增新将军了,但是他二人刚刚走到都督府中院时,就被一个军官拦住了,然后就见三个军人各押着一个犯人,从一侧的小门洞里进来,犯人的眼睛被白布带蒙着,走得恍惚。军人用枪托把犯人往阳光照着的墙根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