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流民

流民

流民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27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9篇、相关期刊232种,包括统一论坛、人民论坛、北京社会科学等; 流民的相关文献由266位作者贡献,包括池子华、刁书仁、李霓等。

流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9 占比:100.00%

总计:279篇

流民—发文趋势图

流民

-研究学者

  • 池子华
  • 刁书仁
  • 李霓
  • 王智汪
  • 王永超
  • 黄志繁
  • 余道年
  • 元波
  • 关浩淳
  • 刘建兴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夏宇旭
    • 摘要: 黄河的水环境具有其独特性,不仅含沙量大,而且含硝、含盐量也高,致使仰仗黄河为生的各民族都必须在其民族文化的建构中做出积极的应对,才能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金朝的女真人对此缺乏基本理解,尤其对于中原农耕文明的生态系统不够重视,以致在确立女真人统治地位的同时,无意中派生了始料未及的汉族流民的规模性扩大。加之,对流民抚慰的失控,如对流民耕垦山地和滩地的放纵,导致黄河水患频发。此前学者将金代的黄河水患归因于气候变迁、人口超载、政治腐败等,虽然都有其价值,但却并不全面。从文化生态协同演进的视角,去探讨其间的因果关系,也许更能够做到较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 谢重光
    • 摘要: 明前期客家民系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是边缘区域开发滞后,以及大量流民在客家基本住区内部的无序流移,由此带来连绵不绝的社会动乱。朝廷与地方当局由此加强了社会控制,推出了增设行政区和巡视区,加强基层的里、社、伍保组织,并推举“里老”“老人”,在某种程度上实行村社自治等控御之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 苏小华
    • 摘要: 公元310年10月,汉国将领石勒在冀州战败,退入豫州.此时,汉国经略兖豫地区的将领为王弥,石勒被其所迫前往南阳收服雍州流民.南阳战败,石勒退入江汉平原,试图“雄踞江汉”.在江汉,石勒军团遭遇疾病、饥饿和流民的不断骚扰,减员严重,不得不回到许昌继续与王弥合作.追歼司马越余部、降服苟晞军团等战绩,实际上是王弥策划下由石勒来实施的.西晋主力被灭后,王弥策划吞并石勒,不料消息走漏被石勒反杀.黄淮地区的原有军政组织只剩下石勒军团,但其并未因之成为该地区的霸主,反而退守淮南,陷入困境.流民团体在洛阳沦陷后,被荀藩等原西晋高官所整合,成为黄淮地区的主要政治势力.因此,石勒退出了江淮、黄淮地区,回归河北.公元312年6月,汉国的军政势力基本撤出了黄淮地区.
    • 陈继鹏; 卫丽
    • 摘要: 为缓解南粮北运的尖锐矛盾,明人多次上奏建议兴修西北水利,但都未能实行,对其兴起与搁置原因的探讨显得十分必要。西北水利议的兴起除了缓解南粮北运矛盾的现实原因之外,还在于西北地区的自然社会背景。首先,干旱的环境和频发的自然灾害是西北地区长期存在并难以克服的自然问题,其所导致的流民问题又往往相伴而生,进而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元代西北水利建设思想和实践也为明代西北水利议的兴起提供了历史借鉴。而明代西北水利议触及了当时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了宦官、勋戚的反对,最终未能付诸实行。研究其兴起与搁置缘由,对研究西北水利建设实有裨益。
    • 张锦恒
    • 摘要: 在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中,巴氐的流民夺取了巴蜀之地,建立了成汉政权。成汉政权主要统治巴蜀地区,历时四十三年,最终亡于东晋的征讨。成汉政权是巴氐流民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其国内统辖了大量汉民,其政权的组织和建立也反映了巴氐人被逐渐华化的过程。因此对成汉政权的建设进行研究,对认识和探析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统一的进程都有深刻意义。
    • 八刀红茶
    • 摘要: 沙子女人附身在千蛰身上,控制了他的身体,逃之夭夭。孙泊浮不忍放弃千蛰,不顾草玄的反对,孤身前去救人。文烛等三位师兄各怀心思地来帮助孙泊浮,四人寻着踪迹到达了夺目城,却遇到了因龙脑香而疯狂的流民
    • 关浩淳
    • 摘要: 和平解放前,受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的影响,西藏城镇贫困人口主要来源于农奴,西藏城镇社会救助多为简单零星行为,无法建立完备的社会救济和保障制度。和平解放后,西藏城镇救济和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开展,各项赈济和救助城镇乞丐、贫民及老弱病残等人群的举措在大范围实施,流浪街头的乞丐和流民过上新生活,长期失业的贫民获得工作就业机会并组建家庭,无人照顾的未成年孤儿被送进学校,孤老残疾人在福利院安享幸福晚年,城镇底层居民的基本生存生活和发展权益得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彰显,过去那种混乱不整、肮脏不洁的城镇面貌得到改变,西藏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 关浩淳
    • 摘要: 和平解放前,受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的影响,西藏城镇贫困人口主要来源于农奴,西藏城镇社会救助多为简单零星行为,无法建立完备的社会救济和保障制度.和平解放后,西藏城镇救济和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开展,各项赈济和救助城镇乞丐、贫民及老弱病残等人群的举措在大范围实施,流浪街头的乞丐和流民过上新生活,长期失业的贫民获得工作就业机会并组建家庭,无人照顾的未成年孤儿被送进学校,孤老残疾人在福利院安享幸福晚年,城镇底层居民的基本生存生活和发展权益得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彰显,过去那种混乱不整、肮脏不洁的城镇面貌得到改变,西藏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 沈帅波
    • 摘要: 闽江,沙溪。自严峰山一路南下,途经永安后折向东北,十里平流。东晋。持续上百年的混战促使大批流民南下,那些人一路辗转,最终在一个小聚落生了根。民以食为天,来自不同地区的流民有i着不同的饮食习俗,经过不同烹饪手法的融合,这片小小的盆地,出现了上百道别具一格的特色小吃。这里是沙县。历史的偶然与迁徙的步伐,共同促成了独树一帜的小吃文化,食物的精细与粗犷,淡雅与浓烈,都在沙县的山岭之中得到升华。
    • 摘要: 清乾隆年间,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发现金矿,关内的很多流民苦于生计,纷纷去那里淘金。清政府驻迪化(今乌鲁木齐)大臣知道后,与下属商议阻止流民淘金的办法。有幕僚表示,通往阿勒泰金矿区的路只有一条,派兵守住进出金矿的关口,不准往里运送粮食,里面的人没有了粮食,自然会乖乖出来。这位主管大臣采纳了这个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