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专利文献722523篇;相关期刊26种,包括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相关文献由25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晓瑛、付晶、周奇志等。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22523 占比:99.98%

总计:722632篇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发文趋势图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研究学者

  • 王晓瑛
  • 付晶
  • 周奇志
  • 李莹
  • 王京辉
  • 王勤美
  • 王晓贞
  • 薛安全
  • 赵世强
  • 俞阿勇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刘卓然; 梁坤; Bouye Teguedy Mohamed; 陶黎明
    • 摘要: 囊膜支持不足通常是由眼外伤或晶状体手术引起的囊膜缺失,或者是由先天性晶状体异常引起的。上述情况下,人工晶状体虽然不能依靠囊膜支撑的方法植入,但依然可通过其他固定方法植入。该文对临床传统的以及近年发展的几种针对囊膜支持不足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方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手术指征、特性和要点,为临床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王静; 汪卓赟; 徐婷; 陶黎明
    • 摘要: 目的:研究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所测量的晶状体矢高(CLR)与眼前节参数的关系,及CLR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PC-ICL)术后拱高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07/2018-07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行PPC-ICL患者40例80眼,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眼的水平睫状沟直径(hSTS)及晶状体曲率(LC),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水平白到白直径(hWTW)、前房深度(ACD)及术后拱高.AS-OCT测量CLR和水平径线的两虹膜角膜夹角连线(ATA).结果:CLR与ACD(r=-0.706,P<0.01)、术后1a的拱高(r=-0.509,P<0.01)负相关,CLR与LC正相关(r=0.667,P<0.01),与hWTW(r=0.123,P=0.275)、ATA(r=0.208,P=0.065)、hSTS(r=0.147,P=0.194)无相关性,而ACD与术后1a拱高有正相关性(r=0.680,P<0.01).结论:CLR与ACD、LC有明显相关性,对PPC-ICL术后拱高的预测有一定作用.
    • 刘逾; 陈海婷; 牛广增; 范玉香
    • 摘要: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中央孔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及高阶像差的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于行近视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大于-6.0 D),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MILE组(30例,58眼)及ICL组(30例,59眼),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等效球镜度、眼压、角膜高阶像差等数据,随访时间1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安全性:术后1年2组所有术眼BCVA均达到20/20以上,无一眼发生BCVA 1行以上丢失.有效性:2组术后1年UCVA达到20/20以上者分别为53眼(91.38%)及56眼(94.91%),20/25以上者分别为58眼(100%)及59眼(100%).可预测性:术后1年2组等效球镜度在±1.0 D的比例均为100%.SMILE组术后等效球镜度高于ICL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阶像差:SMILE组术后总高阶像差、球差、垂直慧差增加,ICL组术后斜向三叶草增加,水平慧差减少.在2组中,Spearman相关性分析均未发现2组各像差成分变化值与术前球镜、柱镜、等效球镜及术后等效球镜存在相关性.结论 SMILE及ICL矫正高度近视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对于高度近视ICL预测性强,且较少引入高阶像差.
    • 王静; 汪卓赟; 张青; 陶黎明
    • 摘要: 目的 50 MHz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PC-ICL)植入术患者行术前预测拱高,并分析其与术后实际拱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行PPC-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103例(176只眼),年龄(26.70±7.03)岁,术前等效球镜度(-11.39±4.61)D.术前根据检查结果确定PPC-ICL的屈光度及晶状体型号后,运用全景UBM中的睫状沟间距(STS)程序预测术后拱高及晶状体曲率,术后1周、1、3、6、12个月随访,记录其视力、屈光度、拱高.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后12个月拱高与预测拱高及晶状体曲率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拱高与预测拱高、晶状体曲率均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61,P=0.000,-0.661,P=0.000.结论 50 MHz全景UBM预测拱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术后拱高情况,对临床选择PPC-ICL晶状体型号有指导意义.
    • 曹伟芳; 张素华; 刘迁
    • 摘要: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V4c型ICL)植入术后拱高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中度及高度近视行V4c型ICL植入术60例(118只眼)的临床资料.术眼屈光状态为等效球镜度(-11.26±3.87)D.观察术后拱高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对比由Orbscan、IOLMaster、Pentacam及UBM所测得的角膜直径及前房深度的一致性.结果 眼前段OCT测量术后1 d、1、3、6及12个月拱高依次为:(0.635±0.201)mm、(0.608±0.194)mm、(0.581±0.195)mm、(0.597±0.171)mm及(0.495±0.158)mm.术后拱高与年龄呈负相关(r=-0.266,P=0.004),与角膜厚度呈负相关(r=-0.241,P=0.009),与前房深度、ICL直径、角膜直径及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529、0.583、0.405及0.314,均P0.05).OrbscanⅡ及Pentacam术前测量角膜直径的一致性好,OrbscanⅡ、Pentacam及UBM术前测量前房深度可互相参考.结论 V4c型ICL植入术矫正中度及高度近视效果良好,拱高是术后安全的重要因素,术前精确的生物测量及术后定期的随访观察是关键.
    • 罗启惠; 刘波; 陈利; 周青青; 周友惠; 王科; 熊洁
    • 摘要: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不同年龄高度近视眼患者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资料完整的高度近视眼患者进行研究,共75例(150只眼),其中男性23例,女性52例,年龄(28.99±7.26)岁.按照年龄分为两组:低龄组(18~34岁)40例(80只眼),高龄组(35~48岁)35例(70只眼).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裸眼远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裸眼近视力(UNVA)、等效球镜度数、调节幅度、负相对调节(NRA)、正相对调节(PRA)、单眼和双眼调节灵敏度(AF)、调节反应、远近水平隐斜、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A)以及视觉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及差异性.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者再行最小显著性差异法两两比较;两组间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检验.结果 术前和术后12个月低龄组调节幅度分别为(8.88±2.27)和(9.51±1.34)D,高龄组分别为(7.67±2.36)和(6.56±2.63)D,两组调节幅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F=15.044,P<0.05),同一时间比较两组的调节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78,P<0.05),高龄组调节幅度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低龄组.两组间NRA比较,术前及术后低龄组NRA均优于高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459,P<0.05),两组内NRA随时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88,P=0.141).PRA术前及术后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47,P=0.233),各组随时间亦无显著性变化(F=1.762,P=0.146).两组单眼及双眼AF比较,随时间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296,21.839,P<0.05),两组单眼AF及双眼AF术后12个月均较术前显著性提高.各时间点低龄组单、双眼AF均优于高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0.327,43.08,P<0.05).两组调节反应比较,高龄组由术前(0.12±0.32)D增加到术后12个月(0.38±0.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52,P<0.05);而低龄组内术前术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10,P=0.151).AC/A术前及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89,P=0.505),术后组内随时间变化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1.049,P=0.309).结论 高度近视眼患者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调节幅度及AF都有显著提高,术后调节功能显著改善,视觉满意度高;低龄患者的提高优于高龄患者.
    • 张丰菊; 李玉; 熊瑛
    • 摘要: 随着人工晶状体材料和功能的不断改进,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近视眼及散光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该手术矫正近视眼的适应证从既往超高度和高度近视眼逐步拓宽,扩大了应用范围,在国内迅猛发展,但其安全隐患不可忽视,有必要强化采用该手术矫正近视眼及散光的规范化,以提升其安全性.本文从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增加设计的精准度、有效防范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论述,为临床进一步加强安全实施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朱秋健; 陈文静; 朱唯健; 梁小锁; 袁幽
    • 摘要: 目的 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行ICL植入术的近视者81例(81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将眼屈光状态(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白到白、沟到沟、人工晶状体直径以及人工晶状体直径与白到白和沟到沟的差值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步进法).结果 ICL植入术后视力(logMAR)为-0.047±0.044,较术前1.531±0.254显著提高(t= 55.110,P<0.05).术后拱高与前房深度、ICL直径、3种方法测量白到白直径、垂直及水平沟到沟直径、ICL直径与白到白直径的差值、ICL直径与垂直沟到沟直径的差值、ICL直径与水平沟到沟直径的差值均呈显著相关性(r=0.306、0.533、0.414、0.410、0.418、0.308、0.334、0.262、0.332、0.475,均P<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术后拱高的因素有前房深度、ICL直径和ICL直径与水平沟到沟直径的差值(Beta = 0.203、0.321、0.317,P = 0.039、0.002、0.002).结论 有晶状体眼ICL直径、ICL直径与水平沟到沟的差值以及前房深度三者是决定ICL植入术术后拱高的关键因素.
    • 孙蕊; 刘文韬; 吕勇; 何欣琰
    • 摘要: 目的 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及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早期干眼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高度近视172例(344只眼)按手术方式分成两组:ICL组73例(146只眼)及SMILE组99例(198只眼).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无创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细胞因子(TNF-α,IL-1α)表达水平.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OSDI评分均较术前增高(P0.05);与术前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早期均有术后干眼并发症,ICL组干眼程度均较SMILE组重,但二者干眼情况均可在短期内改善.
    • 朱秋健; 陈文静; 朱唯健; 陈庆; 余鹏; 史玲莉; 马烈; 肖海祥; 袁幽
    •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个月拱高的因素,建立并验证预测拱高公式.方法 (1)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9年8月1日至12月30日于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83例(83只眼)患者,年龄(27±5)岁.所有患者术前行完整术前检查,包括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综合验光、眼压、角膜厚度、3种仪器的角膜水平直径、水平和垂直沟到沟直径、晶状体厚度、角膜屈光力及明暗瞳孔直径.通过收集患者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步进法)确定拱高影响因素并建议预测公式.(2)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3月1日至6月1日于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65例(6 5只眼)患者,年龄(26±5)岁,通过分析患者实际拱高与预测拱高之间的组间相关系数并行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验证拱高预测公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 (1)人工晶状体尺寸对术后1个月拱高影响最大(β=0.942,P<0.001),其次为水平沟到沟直径(β=-0.517,P<0.001)、晶状体厚度(β=-0.376,P<0.001)以及垂直沟到沟直径(β=-0.257,P=0.017).其余因素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建立回归方程为术后1个月拱高(μm)=-1 369.05+657.12×人工晶状体尺寸-287.41×水平沟到沟直径-432.50×晶状体厚度-137.33×垂直沟到沟直径(拟合度R=0.813,R2=0.660,校正R2=0.643).(2)预测拱高为(497.31±102.75)μm,实际拱高为(514.62±152.99)pm.96.92%(63/65)的患者处于理想拱高,3.08%(2/65)的患者拱高过高,未出现拱高过低病例.组间相关系数为0.581.Bland-Altman检验显示实际拱高较预测值平均高17.31 un,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260.28~294.90 μm.结论 人工晶状体尺寸、晶状体厚度、水平沟到沟直径与垂直沟到沟直径是影响及预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个月拱高的因素.预测公式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