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微电网
智能微电网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327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工业经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63244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硅谷、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电工技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5中国生态文明论坛福州年会、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第五届“智能电网”暨“电机能效提升”发展论坛、2013年全国电网设计技术交流会等;智能微电网的相关文献由765位作者贡献,包括房凯龙、周玲玲、刘德荣等。
智能微电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63244篇
占比:99.99%
总计:963384篇
智能微电网
-研究学者
- 房凯龙
- 周玲玲
- 刘德荣
- 张新强
- 魏庆来
- 侯立军
- 刘一锋
- 孙攀
- 孙锋
- 孟宪侠
- 朱华婧
- 田亚平
- 石光
- 聂新明
- 薛家祥
- 赖晓路
- 于士斌
- 于建成
- 刘伟
- 刘娇娇
- 刘海湾
- 刘舒
- 吕峰
- 周振华
- 孙鲁滨
- 安子腾
- 宋行宾
- 张占江
- 徐剑
- 方陈
- 时珊珊
- 朱德志
- 李玉全
- 李磊
- 李秀波
- 李练兵
- 李芳
- 杨宇全
- 杨苹
- 柳劲松
- 欧阳丽
- 王伟
- 王家陈
- 王志杰
- 王泽伟
- 王科
- 王致杰
- 胡钢
- 荆书典
- 董玉杰
-
-
陈康
-
-
摘要:
现阶段低碳出行、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发展的首要内容,各行业都在这样的理念下进行改革和转变,尤其是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更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节约,加强电网建设和保护的相关工作,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资源。本文主要对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区域智能微电网的特点进行分析,深入的研究区域智能微电网的有效保护和控制方式,希望能对今后电力行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
姜宝建
-
-
摘要:
开发可再生能源、构建可持续的能源系统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入互联网+的智能微电网应运而生。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采用再生制动+电阻能耗制动+摩擦制动的制动策略,不但导致隧道温度的上升,还会带来能量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储能与智能微电网的拓扑结构。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储能与智能微电网的融合及协调运行,可有效规避上述问题,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
-
丁斌;
王帆;
陈振华;
康伟娇;
李树荣;
董璐璐;
王若琳
-
-
摘要:
陕鼓分布式能源智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是利用既有锅炉房对陕鼓临潼代王厂区能源进行整合的绿色化提升改造项目,旨在打造区域能源中心。本着“因地制宜、节约能源、节约资源、绿色低碳”的设计目标,充分利用浅层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空压站、污水能等余废热,建立智能微电网,设置智能管理控制系统,实现了工业厂区内的能源智能综合利用,并获得了住建部绿色建筑二星标识。项目实际运行至今效果优良,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在工业厂区的规模化应用,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与节能低碳的规划设计理念。项目可再生能源及余废热利用总量约为2 748 170 kW·h/a,对应可减少代王厂区内CO_(2)排放量约974.8 t/a,是绿色低碳能源站设计与实践的示范项目。
-
-
吴必瑞;
韩梁
-
-
摘要:
智能微电网并网控制课程是宁德师范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智能电网与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于培养学科应用型人才发挥出重要作用.结合我校智能微电网并网控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实践,重点介绍了智能微电网并网控制虚拟仿真实验必要性、虚拟仿真平台架构模式、实验内容及考核要求等内容.这些能为同类院校电气工程学科在构建智能微电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方面提供借鉴.
-
-
杜杰
-
-
摘要:
在电网系统中,智能微电网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智能微电网的概念入手,提出了微电网在有源配网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一观点,其在智能电网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对智能微电网拓扑结构图进行了介绍,剖析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对其在运行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智能微电网的控制理论进行了论述,根据控制策略,对智能微电网进行分类。在文章的结尾,对智能微电网控制策略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
-
冯宜伟;
刘顺民
-
-
摘要:
智能微电网结合通信网络以其高度的灵活性、广泛的适应性、可控的经济性,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通信约束是影响智能微电网实现综合调度的关键因素,首先简要阐述了包括分层控制和二级控制在内的智能微电网控制结构,对通信网络时延、通信带宽限制和通信链路的不确定性等微电网中常见的通信约束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分析了在不同通信约束下智能微电网的二级控制方法,总结了在多种通信约束下智能微电网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最后对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
-
-
摘要:
2022年5月30日,我国首个高海拔水光储智能微电网在云南迪庆州三坝乡建成投运,为该地区的供电提供了备用电源,保证了该地区在单一主供电源故障停电情况下能小网持续运行,增强了南方电网高海拔小水电供区的供电质量。水光储一体化微电网是由水电机组、光伏发电、储能装置、电能质量治理装置、负荷检测和微网潮流管理系统整合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既可以并网运行,也可以脱离电网孤网运行,实现并网和孤网的智能切换。
-
-
廖微
-
-
摘要:
智能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电力系统,整合了传统的输配电技术和智能化的集成能源管理系统.作为控制中枢,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MGEMS)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收集和处理大量的实时数据,进行调度决策和管理控制.一旦其中的Web应用存在漏洞,攻击者就能够攻击系统服务器,窃取电力数据甚至扰乱电能的正常传输与配送.针对智能微电网系统中涉及到的Web安全,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漏洞检测框架,可以由用户自由选择扫描引擎或进行自动化的漏洞扫描,以辅助安全人员进行漏洞检测.框架内部的功能封装为独立的API接口,供使用者后续扩展功能或编写插件.考虑到系统开销和资源占用,使用协程技术避免无意义的调度,提升检测性能.最后,对实际网站进行了攻击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框架能实现密码爆破、模糊测试等功能,并能有效地检测Web系统中存在的漏洞.
-
-
杨军伟;
杜露露;
刘夏;
孙飞;
黄凯;
柴涛
-
-
摘要:
提出了一种高风电渗透率下考虑需求侧管理策略的智能微电网调度方法。首先,考虑经济、环境成本指标、清洁能源就地消纳量以及可中断负荷和可转移负荷策略,建立了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然后,引入ε约束法生成Pareto前沿解集,利用归一化方法求出最优折衷解。最后,基于24节点配电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算例结果表明: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率,提高调度方案经济性,同时有效降低发电污染排放。采用的需求侧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平抑负荷波动,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
-
-
-
-
-
-
-
-
张嵩
- 《2013年全国电网设计技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微电网保护控制系统是整个微网协调控制与能量管理的核心,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实现对微电网的运行模式切换、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功率平衡、发电预测和负荷预测等功能,保障微网高效、稳定、安全可靠运行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微电网系统结构与常规低压配电网不同,传统配电网过流保护不再适用于微电网.针对微电网运行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微电网的运行控制策略,包括微电网的运行模式、微电网的实时监控以及功率平衡、发电预测和负荷预测等能量管理方案;本文提出了微电网集中控制系统的分层分布式体系架构和设备配置方案,保障微电网高效、稳定、安全可靠运行,实现最大化接纳分布式电源、节能降耗,提高能效等目标,满足多用户电能质量需求。
-
-
-
陈峰
- 《第四届全国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化创新发展论坛》
| 2018年
-
摘要:
随着中国技术、经济各方面的迅猛发展,能源与电网相应承载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能源分布、电力调配、防灾能力、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由于靠近用户侧直接供能且便于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的互补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相应提出了具备灵活性、高效性和智能化等特征的智能微网的概念.智能微网的提出旨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能源无缝接入和并网运行时的主要问题,同时具备一定的能量管理功能,有效降低系统的调度难度,并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能力.
-
-
陈峰
- 《第四届全国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化创新发展论坛》
| 2018年
-
摘要:
随着中国技术、经济各方面的迅猛发展,能源与电网相应承载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能源分布、电力调配、防灾能力、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由于靠近用户侧直接供能且便于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的互补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相应提出了具备灵活性、高效性和智能化等特征的智能微网的概念.智能微网的提出旨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能源无缝接入和并网运行时的主要问题,同时具备一定的能量管理功能,有效降低系统的调度难度,并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能力.
-
-
陈峰
- 《第四届全国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化创新发展论坛》
| 2018年
-
摘要:
随着中国技术、经济各方面的迅猛发展,能源与电网相应承载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能源分布、电力调配、防灾能力、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由于靠近用户侧直接供能且便于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的互补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相应提出了具备灵活性、高效性和智能化等特征的智能微网的概念.智能微网的提出旨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能源无缝接入和并网运行时的主要问题,同时具备一定的能量管理功能,有效降低系统的调度难度,并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