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早期复发

早期复发

早期复发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408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磁共振成像、护理实践与研究、临床肝胆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并发症诊治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乳腺癌会议暨第四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等;早期复发的相关文献由78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尚国、李汉臣、王天云等。

早期复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3 占比:2.4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7408 占比:97.56%

总计:7593篇

早期复发—发文趋势图

早期复发

-研究学者

  • 刘尚国
  • 李汉臣
  • 王天云
  • 赵宝生
  • 秦秀广
  • 简志祥
  • 叶甲舟
  • 孙建
  • 金浩生
  • 齐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邓家龙; 闻松男; 白融; 何柳; 蒋超; 赖一炜; 龙德勇; 桑才华; 贾长琪; 冯莉; 黎旭; 宁曼; 胡荣; 董建增; 杜昕; 汤日波; 马长生
    • 摘要: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6年11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首次房颤导管消融术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共9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60/31例)。消融策略: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双侧肺静脉隔离;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双侧肺静脉隔离加左心房顶、二尖瓣峡部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后定期随访患者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早期复发定义为导管消融术后3个月内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记录的持续时间≥30s的任何类型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晚期复发定义为3个月后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任何类型的≥30s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根据是否发生早期复发将研究对象分为早期复发组和无早期复发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有无晚期复发以及晚期复发的时间以比较两组有无差异。结果:91例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共有59例发生晚期复发,其中74.6%(44/59)发生在1年内。共有23(25.3%)例患者发生早期复发,早期复发组其中1例在术后第1个月内发生早期复发,22例在术后第3个月内发生早期复发。发生早期复发的23例患者心动过速呈持续发作,随访过程中未曾转复窦性心律。与无早期复发组相比,早期复发组的晚期复发率显著增高[100%(23/23)vs.52.9%(36/68), Log-Rank P <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早期复发是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71.43,95%CI:9.71~512.13,P <0.001)。结论:合并肥厚型心肌病的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与晚期复发有显著相关性,合并肥厚型心肌病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鲜有延迟治愈。
    • 罗瑛译; 韦利娥; 玉开温
    • 摘要: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参数联合血清miR-301a水平评估前列腺癌危险程度及预测早期复发的价值。方法:选择5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50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受检者均行多模态MRI(T_(1)WI、T_(2)WI、抑脂T_(2)WI、DWI、DCE-MRI序列)检查,记录ADC值、达峰时间(Tmax)、最大强化程度(SImax)及最快强化率(Rmax)。应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血清中miR-301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国际泌尿病理学会前列腺癌分级标准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分为高危组和中低危组。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分为早期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结果:前列腺癌组的ADC值、Tmax显著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SImax、Rmax和血清miR-301a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危组的ADC值显著低于中低危组,而SImax和血清miR-301a水平显著高于中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DC值、SImax和血清miR-301a水平鉴别高危与中低危前列腺癌的AUC分别为0.659(95%CI:0.505~0.812,P=0.055)、0.771(95%CI:0.638~0.904,P=0.001)和0.747(95%CI:0.603~0.891,P=0.003);三者联合鉴别高危与中低危前列腺癌的AUC为0.839(95%CI:0.730~0.948,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和78.3%。复发组的ADC值显著低于未复发组,而血清miR-301a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血清miR-301a水平预测早期复发的AUC分别为0.700(95%CI:0.551~0.849,P=0.017)和0.792(95%CI:0.663~0.920,P=0.001),两者联合预测早期复发的AUC为0.813(95%CI:0.689~0.938,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80.0%。结论:多模态MRI参数联合血清miR-301a水平在前列腺癌危险程度评估及早期复发预测中具有一定价值。
    • 李夏金; 罗宁斌; 陈苗; 苏丹柯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CT征象联合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在孤立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孤立性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数据以及CT征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早期复发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术前CT征象预测早期复发的效能。结果194例孤立性HCC患者中早期复发104例,高AFP水平(OR=1.900,95%CI:1.008~3.581,P=0.047)、肿瘤边缘不规则(OR=2.095,95%CI:1.078~4.072,P=0.029)及动脉期瘤内血管(OR=2.374,95%CI:1.186~4.754,P=0.015)是孤立性HCC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CT征象肿瘤边缘不规则、动脉期瘤内血管联合AFP预测孤立性HCC早期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5(95%CI:0.656~0.786),敏感度为65.4%,特异度为68.9%。结论术前CT征象联合AFP在预测孤立性HCC早期复发中具有一定价值。
    • 付煜斌; 吴阳
    • 摘要: 目的探讨大肝癌(>5 cm)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及术后辅助性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PA-TACE)对大肝癌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首次行肝癌根治性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肝细胞肝癌患者16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PA-TACE治疗分为单纯手术组和PA-TACE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分别比较匹配前、后2组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早期无复发生存率。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评估PA-TACE组患者发生早期复发风险随肿瘤大小变化的情况。结果165例患者中,50例接受了PA-TACE治疗。经PSM匹配后,PA-TACE组的12、36和60个月无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82.9%、59.2%、43.3%和46.3%、19.5%、13.0%,P均7.5 cm的PA-TACE患者,术后早期复发风险随肿瘤直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PA-TACE可降低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复发风险,对于>10 cm的巨大肝癌患者,可根据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乙肝病毒DNA定量选择PA-TACE治疗或联合其他辅助治疗以改善预后。
    • 熊亮霞; 方淇民; 李淑豪; 彭云; 龚良庚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双期增强CT的影像组学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肝细胞癌(HCC)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术前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130例HC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定期随访,术后2年内有复发或转移者61例(早期复发组),无早期复发者69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应用ITK-SNAP软件对目标病灶进行分割,采用美国GE AK软件提取病灶的组学特征。对所有特征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降低特征冗余,随后采用t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降低特征维度。将所有患者按2∶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84例)和验证集(46例),利用SVM算法构建基于临床资料、动脉期及静脉期组学特征的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评价各模型预测HCC术后早期复发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临床资料中肿瘤最大径、微血管侵犯(MVI)为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经特征降维后共筛选出4个动脉期和2个静脉期组学特征参数,以动脉期模型的预测效能更佳,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58。结合有效临床因子和动脉期最优特征建立的组合模型的预测效能最高,其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938。结论:基于术前增强CT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HCC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可作为临床个性化治疗的辅助工具。
    • 陶常诚; 张凯; 荣维淇; 吴健雄
    • 摘要: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最主要的方法,但手术后的高复发率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原因,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临床问题。按照复发时间,可分为早期复发及远期复发。早期复发患者的预后较远期复发差,因此两种复发的鉴别对于外科决策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就肝细胞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时间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杨益; 朱丽芳; 曾庆亮
    • 摘要: 背景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3位,死亡率占第5位.临床多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具有明显改观,但每年仍有部分患者发生肿瘤复发与转移,其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蛋白11(proline-rich protein 11,PRR11)、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AT-hook 2,HMGA2)、膜联蛋白A10(annexinA10,ANXA10)对CRC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6-03/2020-03我院收治的231例CR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TME治疗,根据术后1年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PRR11 mRNA、HMGA2 mRNA、ANXA10 mRNA,并比较不同PRR11 mRNA、HMGA2 mRNA、ANXA10 mRNA水平者复发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各指标预测术后复发的效能.结果复发组N分期、手术切缘、淋巴结清扫数目、PRR11 mRNA、HMGA2 mRNA、ANXA10 mRNA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1>N2,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PRR11 mRNA、HMGA2 mRNA、ANXA10 mRNA水平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R11 mRNA、HMGA2 mRNA、ANXA10 mRNA与术后复发相关(P<0.05);各指标联合预测复发的AUC高于单一预测(P<0.05).结论CRC患者PRR11、HMGA2、ANXA10表达与TME术后早期复发明显密切相关,对预后生存情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作为分子标志物协助临床治疗.
    • 黄庆峰; 杨立成; 吴建军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Lauren分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4月于我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胃癌患者23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同Lauren分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术后随访两年,根据随访期间患者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80例)和无复发组(15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肠型胃癌多发于男性,患者组织学分级较高,术后辅助化疗周期更长,癌组织中Ki-67、HER-2高表达比例更高;弥漫型胃癌多发于女性,患者更易出现脉管瘤栓和周围神经浸润,肿瘤直径≥50 mm比例更高,淋巴结阳性率较肠型患者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Lauren分型、T分期、淋巴结阳性率及术后辅助化疗周期均为胃癌患者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依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其一致性指数为0.745(95%CI:0.702~0.788),ROC曲线的AUC为0.726(95%CI:0.695~0.757),具有较好的区分度,Calibration曲线和模型校准曲线评价结果提示该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较好。结论:不同Lauren分型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存在差异,肿瘤大小、Lauren分型、T分期、淋巴结阳性率及术后辅助化疗周期为胃癌患者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
    • 宋婷婷; 张丹丹; 叶宇; 万松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219例胃癌患者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调查,依据患者术后2年内是否发生早期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n=93)、无复发组(n=126);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胃癌家族史、肿瘤部位、Lauren分型、Berman分型、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浆膜浸润、神经受浸、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辅助化疗等因素分布;然后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19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2年内早期复发率为42.47%(93/219),多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两组间的胃癌家族史、Lauren分型、Berman分型、TNM分期、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浆膜浸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辅助化疗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包含TNM分期(OR=4.568)、肿瘤直径(OR=3.149)、浸润深度(OR=2.651)、浆膜浸润(OR=3.927)、淋巴结转移(OR=3.343)等,而淋巴结清扫范围(OR=0.349)、术后辅助化疗(OR=0.288)则为保护因素。结论 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有很高的早期复发率,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且影响其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重视这些高危因素,早期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早期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
    • 薛世岳; 刘凡昭; 杨根荣; 仝国林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9-12初次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手术治疗的4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集患者术前最后一次的外周血血常规,采血量为2 mL,采集后立即送往检验科行血常规检测,收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等相关数据。术前外周血NLR以中位数2.33为截取值,NLR≥2.33为高NLR组。NLR<2.33为低NLR组,高NLR组23例,低NLR组20例。术后患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随访终止为肿瘤复发或随访时间12个月内。分析术前外周血NLR不同水平组与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1 a内复发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总结出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3例患者1 a内复发13例,其中高NLR组10例、低NLR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NLR是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R:5.194,95%CI:1.188~22.706;P=0.029)。结论术前高水平NLR是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NLR可作为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指标,该指标容易获取,易于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