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宪法
日本宪法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法律、世界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04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国际问题研究、政府法制、瞭望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等;日本宪法的相关文献由11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亦权、刘江永、魏晓阳等。
日本宪法
-研究学者
- 陈亦权
- 刘江永
- 魏晓阳
- 俞飞
- 岳光
- 黑窗
- 乐绍延
- 乔林生
- 于闺娴
- 何勤华
- 何蓓
- 余世存
- 余小玲
- 俞天任
- 修文辉
- 党建军
- 兰野
- 冯玉军
- 刘俊山
- 刘军国
- 刘孟州
- 刘文星
- 刘祎
- 加藤周一
- 加藤节
- 华武
- 华珏
- 卢丽
- 卢跃刚
- 史名
- 吕静萍
- 吴义龙
- 吴忠超
- 周永生
- 唐天日
- 坂东义雄
- 大隈义和
- 姚来燕
- 姜光文
- 姜焕柱
- 安成日
- 小森阳一
- 屈广清
- 山田厚史
- 岛村辉
- 川伊吉胜
- 巨美霞
- 廉德瑰
- 张国强
- 张立猛
-
-
王钦
-
-
摘要:
如何重新认识日本战后“和平宪法”的历史重要性,是事关整个东亚乃至全球国际政治的议题。在日本思想家竹内好针对日本战后宪法的批判中,包含着他对宪法原则的独特理解:捍卫战后宪法,并不是捍卫当年拟定宪法草案的驻日盟军司令总部的意图,而是捍卫宪法的潜能和未来。竹内好的宪法观强调了对抗战后美国在日本主导的政治秩序的可能性。
-
-
-
-
-
徐万胜1;
王宗杰2
-
-
摘要:
日本国内关于"自卫权"的政策论争,构成了安倍第九条修宪路线的历史渊源。修改宪法第九条,是安倍政权的重要政治理念与执政目标。自2012年12月再次执政以来,围绕着如何修改宪法第九条,安倍政权相继提出了"先从修改宪法第九十六条入手""修改政府解释"等多重实施路径,表现得更为灵活与成熟。"载明自卫队"主张的提出,既是安倍第九条修宪路线的阶段性进展,也是为了满足日本政治军事大国化进程的现实需求。
-
-
-
赵立新
-
-
摘要:
战后制定的《日本国宪法》以其彻底的和平主义原则备受瞩目,但这一宪法是在美国"压力"下制定的,在1952年日本重获"独立"后,修宪与反修宪成为战后日本政治的一条主线。从历史的视角,厘清新宪法在制定中和制定后美国的影响以及新宪法所体现的和平性特征,是理解当前日本政治及修宪活动的核心。
-
-
张立猛;
乔林生
-
-
摘要:
日本修宪不仅是日本内政问题,也是日美关系中的重要议题之一。根据外交档案、政府报告和国会记录等资料,可以发现美国是日本宪法的起草制定者,也是日本修宪的始作俑者。日本修宪运动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与美国有着密切关系。日本宪法颁布70余年来,美国对日本修宪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引导到放任,再到推动的嬗变过程。在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下,日本修宪运动几经沉浮,修宪势力由弱变强,修宪或许势不可免。
-
-
李永晶
-
-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再次掀起了强劲的宪法修改运动。这一运动虽然暂时以日本政府修改宪法第9条解释的方式告一段落,但它所涉及的诸多问题远未得到解决。这是因为,日本宪法的创制最初就超越了民族国家框架的范围,具有一种世界属性,因而它所设定的课题只能在一种新的世界体系下得到解决。日本宪法创制的历史过程及其当代意义需要在新世界主义的视角下进行重新解释,这种解释反过来也构成了新世界主义的理论框架。
-
-
-
陈丽萍
- 《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日本大学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以立法为起点的。《日本国宪法》第23条“学问自由予以保障”,奠定了日本大学“学问自由”的法律基础,以此为起点,构建了日本大学“学问自由”、“大学自治”的管理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