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监测
无线电监测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0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2篇、会议论文81篇、专利文献727757篇;相关期刊185种,包括电子科技、数字通信世界、通信技术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4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2014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2013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等;无线电监测的相关文献由1306位作者贡献,包括白宇军、邱承跃、俞文蕴等。
无线电监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27757篇
占比:99.87%
总计:728700篇
无线电监测
-研究学者
- 白宇军
- 邱承跃
- 俞文蕴
- 裴峥
- 马方立
- 孔明明
- 何永东
- 俞惟铨
- 徐子久
- 韩俊英
- 宁涛
- 陈洪
- 崔铠韬
- 杨晶晶
- 黄铭
- 井翠红
- 吕灵通
- 唐皓
- 胡敏
- 贾年
- 赵智航
- 马高峰
- 高志升
- 黄剑琪
- 丁浩
- 吴伟冬
- 杨美霞
- 罗美刚
- 袁贤刚
- 凌文杰
- 刘志才
- 张涛
- 敖谦
- 杨士坤
- 鲁倩南
- 龚晓峰
- 侯志红
- 刘杰
- 向晶
- 唱亮
- 姚禹
- 岑巍
- 张杰
- 张灵珠
- 张科
- 张笑语
- 本刊讯
- 李安平
- 杨春青
- 段洪涛
-
-
张丹丹;
倪林
-
-
摘要:
1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无线电监测中心接到梧州市公安局办案协作函,称自2021年11月16日起,岑溪市马路镇有不法分子利用GOIP设备从事诈骗活动,技术体制为GSM、WCDMA、LTE制式。当天,梧州市公安局专程到监测中心通报情况并讨论案情。负责案件办理的警官表示,不法分子任意切换手机号码拨打诈骗电话,捕获信号的技术难度大,导致案件3个月未能侦破,请求监测中心协助办案。
-
-
桂跃华;
张禄良
-
-
摘要:
1月,随着春运和春节的来临,江西省工信厅赣西无线电监测中心严格落实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方案,科学安排,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春运和春节期间无线电监测工作。1月初,赣西无线电监测中心技术人员使用宜春市无线电监测网对中心城区开展广播电视频段专项监测时,发现一个频率为88.7MHz的广播信号。
-
-
邓晶辉
-
-
摘要:
在全球迎来第十一个世界无线电日之际,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黄石监测站提前部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2月7日至13日,黄石监测站在单位门前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世界无线电日宣传语,摆放五块宣传展板,向过往市民发放宣传手册;讲解世界无线电日的来历、无线电与日常生活、依法用频设台等知识。工作人员还深入结对社区,向居民介绍“黑广播”、伪基站的危害,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等。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提升了公众对无线电和无线电管理工作的社会认知度。
-
-
雷恒岗
-
-
摘要:
1月,随着春节的临近和湖北省“两会”的召开,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简称“省监测中心”)与武汉市无线电监测中心全面加大了对省会武汉的监测力度,着力打击“黑广播”等非法设台行为,当月即查获3套“黑广播”。17日傍晚,省监测中心“两会”保障团队在实施会场及周边重点区域专项监测时,监测到广播频段内出现一可疑信号,该信号正播放药品广告,内容十分低俗,应该是“黑广播”无疑。为此,省监测中心随即联合武汉市无线电监测中心,连夜紧急排查信号源。监测技术人员利用移动监测设备,开展了多点交叉测向定位;4小时后,将非法信号锁定在黄陂木兰山的山顶。由于此时天黑山陡,山林荆棘丛生,在锁定“黑广播”的大致位置后,技术人员只好返回。
-
-
唐艳;
吴文博
-
-
摘要:
作为各种无线电技术应用的基础和前提,无线电频谱资源在构建信息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随着各种无线电技术和业务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无线电频谱资源短缺和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的状况突显,无线电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无线电监测作为无线电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辅助无线电管理部门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使无线电管理部门能够全面掌握频谱资源的使用情况,为频谱资源规划分配提供决策依据。
-
-
叶笠
-
-
摘要:
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考试作弊的案件层出不穷,对各类重要考试进行无线电保障已成为各级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对现有考试作弊无线电保障模式存在的不足作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无线电监测考试保障网络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际保障案例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
-
田源
-
-
摘要:
为进一步落实民航无线电专用通信频率保护工作长效机制,特别是做好春运和北京冬奥会期间民航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无线电管理局工作安排,春节前后,自治区无线电监测中心会同民航新疆管理局、民航空管局通导部、民航空管中心技术保障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了民航专用频率无线电安全保障监测工作。在此次监测工作中,监测站技术人员与民航新疆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目前民航专用频率使用及受干扰情况进行了深入沟通与交流;随后,分别前往民航中心发射台、雷达站、T4航站楼施工外围区域等多个重要场址,实地开展了无线电监测工作。针对民航空管局反映在东站路上方飞机航路存在GPS信号丢失的情况,技术人员开展了持续不间断监测,未发现外界不明信号。
-
-
崔杨
-
-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电技术已应用到各行各业,同时无线电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得到一定提升。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在同一信道中同时传输两个以上的信号是无线电资源的特点,因为这将会对信号的收集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信息传输的效率及其质量等。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高度重视无线电资源的整合与管理。本文结合无线电监测系统的组成重点介绍了无线电监测测向与定位技术研究,并以基于算法的无线电监测系统为例,探讨了无线电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
-
陈斯伟
-
-
摘要:
今年春节来临之际,江西省赣中无线电监测中心科学安排、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春节、春运期间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全面加强了对民航、铁路、海事、广电等重要用频单位的无线电保护性监测,及时查获一套“昼伏夜出”的“黑广播”。年初,技术人员在日常监测中发现广播频段出现不明信号,监听发现播放的是内容低俗的药品广告,播放时间为19时至次日6时,通过数据库比对,确定该电台为“黑广播”。
-
-
邹旭辉;
倪林
-
-
摘要:
2021年11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无线电监测中心会同梧州海事局,联合对梧州市西江流域进行了水上无线电监督检查。海事局工作人员告知监测中心技术人员,每当他们的执法船经过云龙大桥附近的时候,过往船只的对讲机均会受到不明信号干扰,发出尖锐杂音,不能正常使用,严重影响了航船安全与水上指挥调度。
-
-
YU Yi;
于宜
- 《2017年全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暨2017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无线电管理是一项以技术手段为基础的政府职能,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系统来开展监管工作.在分析地面监测设备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无线电监测工作对系留多旋翼无人机的需求,为多旋翼无人机在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系留多旋翼无人机监测系统具有滞空时间长、机动性强、工作效率高、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随着系留多旋翼无人机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监测设备的日渐成熟,更加智能化、网络化的系留多旋翼无人机必将成为各级无线电监管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监测工具与手段。
-
-
-
Wang Ziyu;
王梓宇;
Xu Biao;
徐彪
- 《2014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
| 2014年
-
摘要:
针对无线电监测系统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消除不同监测系统以及监测站之间的"信息孤岛",从而实现不同应用系统之间资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数据实时处理能力以及挖掘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系统的信息化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增强系统维护的规范性和便利性,基于此间题,提出一种基于SOA架构的分布式协同无线电监测系统集成架构,介绍SOA和Web Service的技术特点,分布式协同集成的思想,以及系统集成架构的具体实现过程.为了消除各个系统之间彼此孤立的问题,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行业内和行业外的业务服务水平,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实时掌握设备与软件的运行情况,提高设备的告警分析和故障诊断能力,实现流程和业务的管控数字化、信息化和一体化;集成这些不同厂商、不同平台之间的系统的需求就越来越紧迫,这种异构系统的集成往往非常困难。系统应用集成必须采用更加开放、分布和松散的结构,必须保证集成对象具有足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互集成系统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通信机制,即保证系统之间传递的消息是互相可理解的;业务协同和业务流程的集成有高度动态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系统间的耦合,提高重用性和平台无关性,从而兼容现存系统,降低开发成本。在不改变系统集成应用底层架构的基础上,基于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的分布式协同无线电监测系统集成设计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
-
LI Rong;
李蓉;
LI Ji;
李吉;
CHANG Liang;
唱亮
- 《2013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针对无线电监测中的微弱信号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从无线电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分析了微弱信号检测的必要性;研究了多种环境下微弱信号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相关检测法,锁定放大法,取样积分法,详细阐述了线性检测的相关测量方法;微弱信号的检测方法已取得很多进展,线性检测方法和非线性检测方法各有优势,线性检测方法实现比较简单,但是能检测的信号有限,检测效果逊于非线性检测方法;非线性检测方法复杂度较高,实现比较困难,但是检测效果优于线性检测方法。未来的研究中,这两类检测方法将会越来越完善,一些新型的技术也可添加进微弱信号的检测过程中去,譬如:频谱感知技术。从长远来看,线性检测技术和非线性检测技术会趋向于一种有机的融合,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更有效的检测微弱信号,实现最大增益。
-
-
尹良;
刘红杰;
刘晓普;
游思晴
- 《2017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信号识别技术是无线电监测、信号情报、干扰定位等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传统的无线电信号识别方法依赖个人经验,需要手动提取大量特征,并且经验难以传承,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的信号分类工作.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信号识别框架,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实际监测中遇到的复杂无线电干扰进行识别验证.结果表明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在识别效率、识别正确性和数据累积等方面具有优势.
-
-
-
Meng Li;
李猛;
Zhisheng Gao;
高志升;
Pei Zheng;
裴峥
- 《2014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掌握电磁环境变化的趋势能够很好地为下阶段的管理、决策提供足够的依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Markov方法进行修正误差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用LS-SVM模型对样本数据做预测,然后用改进的Markov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同时,该模型兼具LS-SVM模型及马尔可夫模型的优点,既能利用较少数据建模,预报总体趋势,又适合于波动性较大的随机序列预报.最后,将提出的预测模型用在无线电监测电磁环境预测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且显著地提高了预测精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