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轨道卫星
静止轨道卫星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航天(宇宙航行)、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33507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测绘科学技术学报、真空与低温、数字通信世界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十三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 、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第一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等;静止轨道卫星的相关文献由43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新彦、张景瑞、郭建新等。
静止轨道卫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3507篇
占比:99.91%
总计:133624篇
静止轨道卫星
-研究学者
- 刘新彦
- 张景瑞
- 郭建新
- 常建松
- 张尧
- 赵书阁
- 边志强
- 高益军
- 庞之浩
- 曾擎
- 王皓
- 许海玉
- 庞京
- 王浩
- 王玉峰
- 谢军
- 陈守磊
- 陈晓杰
- 韩冬
- 魏梅英
- 乔国栋
- 付宏博
- 任子轩
- 吕红剑
- 周徐斌
- 孙宝祥
- 宗立森
- 张栖诚
- 徐凯
- 晏坚
- 朱振华
- 李婷
- 潘高伟
- 申智春
- 胡照
- 钱勇
- 陶炯明
- 靳瑾
- 韩旭
- 黎康
- 丁晟
- 亢淼
- 付鑫
- 仲小清
- 何刚
- 何益康
- 余涛
- 余维
- 侯然然
- 侯芬
-
-
张晨
-
-
摘要:
经过少则10分钟,多则9个小时的飞行,运载火箭准确地将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后的旅程将一帆风顺。静止轨道卫星大多数并不会被直接送入静止轨道,而是需要通过自行升轨进入预定轨道;而深空航天器也需要利用自己的发动机进行轨道改变后,前往目的地,复杂度远超运载火箭系统。这些大质量、高价值的载荷,设计寿命至少2~3年,并且需要经受恶劣的深空环境。它们在轨道上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有些卫星永远地报废在转移轨道上.
-
-
张蕾;
赵清建
-
-
摘要:
我国近日成功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静止轨道卫星送至预定轨道,顺利完成卫星全球组网行动。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欧盟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全球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经济实体。深邃夜空,斗转星移。从北斗一号开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秉承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核心价值。
-
-
王晓辉;
胡玉新;
吕鹏
-
-
摘要:
高分四号(GF-4)卫星是目前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静止轨道光学遥感卫星,它具有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和大成像幅宽等优点,可对指定区域进行连续观测.提出一种适用于GF-4卫星光学遥感图像的多运动舰船检测方法.首先,对遥感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去噪和非线性灰度拉伸;然后,通过谱残差法提取显著图;最后,使用基于加权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图像融合方法对显著图进行融合处理后,进行舰船检测.GF-4卫星遥感图像真实数据的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对GF-4卫星光学遥感图像进行快速、准确的多运动舰船检测.
-
-
庞京;
吉日格乐;
武迎兵
-
-
摘要:
静止轨道卫星通信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领域.由于卫星转发器的透明性,正常的卫星通信活动极易受到干扰,解决干扰首先要准确快速地完成对目标上行站的定位.文章分析了制定定位任务时要考虑的各项影响因素,给出了实现准确高效的定位工作需要的具体条件.
-
-
程凯;
童晓冲;
刘善军;
阎晓东;
李贺
-
-
摘要:
风云四号A星FY-4A上搭载的新型闪电成像仪LMI能够从静止轨道高度监测和跟踪覆盖东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的闪电活动.LMI使用双镜头设计,在轨成像过程中存在镜头分离误差与内外定向误差,高精度在轨几何定标是确保FY-4A/LMI数据应用的关键所在.使用在轨匹配的控制数据,采用镶边匹配处理技术将FY-4A/LMI内外定标参数与镶边参数一并求解,纠正FY-4A/LMI两个镜头之间指向上的不一致.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直接定位、使用控制点进行分镜头几何定标,FY-4A/LMI使用双镜头镶边匹配处理算法,在轨几何定标的图像定位精度分别从13像元、2像元提升至1.5像元以内,镶边匹配几何定标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FY-4A/LMI图像定位业务化系统的在轨处理.
-
-
邹恒光;
宋继良;
王军政;
张磊;
史大威
-
-
摘要:
提出一种针对静止轨道卫星编队构型保持的管道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利用CWH方程,构建了轨道相对运动模型.通过构建误差管道,设计鲁棒模型预测控制器,解决了模型失配所导致的不确定性问题.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构型保持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很好地克服空间干扰以及模型失配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实现卫星编队的构型保持.
-
-
刘涛;
胡海霞;
解永春;
胡锦昌
-
-
摘要:
针对静止轨道卫星在轨服务任务,提出一种4脉冲远程快速交会规划方法,可在5圈内完成远程交会.调相策略设计中,通过对基于近圆偏差方程的变轨规划策略进行改进,设计得到了3脉冲调相方案.首先,固定第1和第2调相脉冲执行位置,对3个调相脉冲的速度增量及第3调相脉冲的执行位置进行设计优化;再固定第1调相脉冲,对第2和第3调相脉冲的速度增量和执行位置进行再次优化.轨道面调整设计中,通过求解轨道面节线位置,采用单一法向脉冲进行轨道面修正.数学仿真校验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
-
侯绍洋;
秦志远;
牛磊;
张卫国;
艾卫涛;
高宁;
代晗乐
-
-
摘要:
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影像中,有时诸多区域被多云覆盖,特征点无法识别.为了保证地标匹配精度,需要限制地标选择在无云或少云区域,导致有效地标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提出一种对海陆边界整体轮廓建立多层次格网,通过多层次格网相似度量、逐层逼近实现地标区域影像匹配、有效地标自动选择的方法.首先,介绍以格网表达边界线,使用多层次格网度量影像位置偏差;然后,通过多层次格网自动选择待匹配地标影像,设计并实现基于多层次格网的地标影像匹配算法,自动选择有效地标;最后,分析有效地标区域与格网层次、云量间的关系,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实验表明,多层次格网匹配算法能够大大增加全圆盘匹配需要的有效地标,且有效地标在全圆盘中的分布更加均匀.
-
-
刘雨霏
-
-
摘要:
大凡卫星圈里的人们,在讨论一家企业和自己的行业时,往往用卫星的数量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标志。在传统上,由于卫星的制造和发射不易,每一颗卫星都意味着几亿甚至几十亿元的投入,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在卫星通信广播领域,一颗静止轨道卫星就能支撑起一家不小的公司。然而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这样的时代即将画上句号了。
-
-
-
-
摘要:
许昌学院韩杰博士课题组针对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中静止轨道卫星——高分四号(GF-4)卫星PMS传感器具备五个不同积分时间的成像特点,成功地将辐射区域网平差方法引入该传感器在轨辐射定标方法之中。该研究以敦煌辐射校正场为辐射传递平台,以MODIS和Landsat8/OLI传感器为辐射参考,阐明了辐射控制点和辐射连接点的提取方法以及辐射区域网平差模型构建过程,探讨了辐射控制点分布、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光谱匹配因子、辐射连接点筛选等因素对定标结果的影响,分析了几何配准、光谱匹配因子、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等因素对辐射定标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
-
-
-
-
-
刘韬;
周一鸣
- 《全国光学遥感载荷与信息处理技术2013年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静止轨道-眼睛(Geo-Oculus)卫星项目是欧洲航天局面向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成像进行的方案论证研究工作,卫星姿态控制、机动的执行和微振动抑制对于静止轨道卫星的成像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归纳了Geo-Oculus方案论证对该卫星姿态控制和机动性能的需求,然后对方案论证涉及的高精度姿态控制技术、高敏捷机动技术、微振动抑制方案和静止轨道图像后期积分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电推进系统和磁轴承动量轮这两种高精度三轴姿态控制和姿态机动执行机构的性能,分析了这两种执行机构对卫星平台指向稳定性的影响.为中国同类卫星的发展提供参考.
-
-
Zhang Chunhai;
张春海
- 《第一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
| 2015年
-
摘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建设、自主运行的卫星系统,由于地球静止轨位在轨卫星数量非常多,轨道和频率资源非常拥挤,其中东经80度、110.5度、140度和160度4个轨位均存在与其他卫星同轨共位的现实情况.本文详细分析了北斗系统东经140度,北斗系统G1卫星与俄罗斯EXPRESS-AM5、日本MASAT-1R三颗卫星同轨同位运行情况.北斗系统作为一个在轨运行十几年的复杂卫星系统,其GSO、IGSO卫星在轨安全的协调保障方案,对其他卫星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
Zhang Chunhai;
张春海
- 《第一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
| 2015年
-
摘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建设、自主运行的卫星系统,由于地球静止轨位在轨卫星数量非常多,轨道和频率资源非常拥挤,其中东经80度、110.5度、140度和160度4个轨位均存在与其他卫星同轨共位的现实情况.本文详细分析了北斗系统东经140度,北斗系统G1卫星与俄罗斯EXPRESS-AM5、日本MASAT-1R三颗卫星同轨同位运行情况.北斗系统作为一个在轨运行十几年的复杂卫星系统,其GSO、IGSO卫星在轨安全的协调保障方案,对其他卫星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
Zhang Chunhai;
张春海
- 《第一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
| 2015年
-
摘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建设、自主运行的卫星系统,由于地球静止轨位在轨卫星数量非常多,轨道和频率资源非常拥挤,其中东经80度、110.5度、140度和160度4个轨位均存在与其他卫星同轨共位的现实情况.本文详细分析了北斗系统东经140度,北斗系统G1卫星与俄罗斯EXPRESS-AM5、日本MASAT-1R三颗卫星同轨同位运行情况.北斗系统作为一个在轨运行十几年的复杂卫星系统,其GSO、IGSO卫星在轨安全的协调保障方案,对其他卫星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
Zhang Chunhai;
张春海
- 《第一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
| 2015年
-
摘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建设、自主运行的卫星系统,由于地球静止轨位在轨卫星数量非常多,轨道和频率资源非常拥挤,其中东经80度、110.5度、140度和160度4个轨位均存在与其他卫星同轨共位的现实情况.本文详细分析了北斗系统东经140度,北斗系统G1卫星与俄罗斯EXPRESS-AM5、日本MASAT-1R三颗卫星同轨同位运行情况.北斗系统作为一个在轨运行十几年的复杂卫星系统,其GSO、IGSO卫星在轨安全的协调保障方案,对其他卫星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
吕鑫;
Lv Xin;
刘京;
Liu Jing
- 《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在卫星导航系统的地面控制系统中使用桁架天线对GEO卫星进行跟踪.抛物面天线是地面运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实现对卫星的自动跟踪,保证天线电轴始终准确的对准卫星.为了保证天线的指向精度普遍采用程序跟踪方式对GEO卫星进行跟踪.天线通过对比轴角传感器反馈的指向角度和系统解算出的程引角度形成闭环控制,使天线波束精确的指向卫星,保证地面设备与卫星之间的数据传递.而轴角传感器由于其内部弹性结构和工作环境的原因容易产生硬件形变,这必然引起天线对卫星的跟踪异常,进而对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导航服务产生影响.本文将根据卫星运动的规律判断卫星异常和其运动位置的关系,通过对天线同步器内轴角传感器的结构分析出卫星载荷异常甚至失锁的故障原理,为系统运行中类似问题的快速精确定位提供理论依据.
-
-
吕鑫;
Lv Xin;
刘京;
Liu Jing
- 《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在卫星导航系统的地面控制系统中使用桁架天线对GEO卫星进行跟踪.抛物面天线是地面运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实现对卫星的自动跟踪,保证天线电轴始终准确的对准卫星.为了保证天线的指向精度普遍采用程序跟踪方式对GEO卫星进行跟踪.天线通过对比轴角传感器反馈的指向角度和系统解算出的程引角度形成闭环控制,使天线波束精确的指向卫星,保证地面设备与卫星之间的数据传递.而轴角传感器由于其内部弹性结构和工作环境的原因容易产生硬件形变,这必然引起天线对卫星的跟踪异常,进而对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导航服务产生影响.本文将根据卫星运动的规律判断卫星异常和其运动位置的关系,通过对天线同步器内轴角传感器的结构分析出卫星载荷异常甚至失锁的故障原理,为系统运行中类似问题的快速精确定位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