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稿纸
方格稿纸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1年内共计17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专利文献1136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湖湘论坛、管理工程学报等;
方格稿纸的相关文献由55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边蕺、丘伟方等。
方格稿纸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边蕺
- 丘伟方
- 五月牛
- 何晓东
- 冯杰
- 刘志民
- 刘斌
- 卢仁江
- 卢秀鸣
- 叶昌柱
- 叶永烈
- 吴雪琪
- 周佩红
- 周林妹
- 宽之
- 张德强
- 张秀君
- 张际会
- 彭非
- 徐成文
- 戈芹
- 曹爱东
- 李世珍
- 李华松
- 李琳
- 杨宝琼
- 杨本芬
- 林廉
- 汗漫
- 江子
- 王延辉
- 王恩汉
- 王运遂
- 皇泯
- 祝兴义
- 程延安
- 罗增儒
- 肖东
- 赵亚山
- 赵瑜
- 逄春阶
- 邱尔明
- 邱淑永(摄影)
- 郑连根
- 郝卫宁
- 郭红解
- 金泉
- 金陵神学志编辑部1
- 陆捌年
-
-
杨本芬
-
-
摘要:
厨房大概四平米,水池、灶台和冰箱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再也放不下一张桌子。我坐在一张矮凳上,以另一张略高的凳子为桌,在一叠方格稿纸上开始动笔写我们一家人的故事--《秋园》。那年,我的母亲--也就是书中的秋园,她的真名是梁秋芳--去世了。我被巨大的悲伤冲击,身心几乎难以复原。
-
-
-
邱淑永(摄影);
马建强
-
-
摘要:
1973年,周有光从宁夏平罗五七干校、沈家英从安徽凤阳五七干校回到北京。割舍不了对聋人手语研究的爱,抱着让全国聋童更快更好地使用标准科学高效的手语这一共同目标,他们一个在东城,一个在西城,书信相连,重新启动了对声韵双拼汉语手指音节的研究。1974年14封,1975年3封,共17封,钢笔书写,方格稿纸,一丝不苟,字字珠玑,透露出一代知识分子心怀大爱、造福特殊教育的家国情怀。
-
-
-
马力
-
-
摘要:
近日不能写出一点新的东西来,也有事干,那便是翻检旧物。这是一件很累人的事。年纪大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养成了惜物的习惯。不舍得扔东西,觉得这一扔,往后万一用得着,再也找不回来了。累人,其实是累心。我办了多半辈子报纸,到了告老退场这一天,瞅一眼桌屉书橱,几十年下来,堆得真叫一个满!归置半天,得了大致眉目,分三类:一是书本,二是信函,三是稿件。眼扫,故人旧事全在纸面上留着呢。叫我断续记起的前尘往迹也是说不尽。先说书本。
-
-
赵瑜
-
-
摘要:
身边的人都知道我有了喜欢的女生,看她常戴着一顶黄色的毛线帽子,就说我喜欢上了一个黄色小帽子,简称黄小帽。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她不是一个陌生的女孩,我们两个仿佛有很多话说。
-
-
刘志民
-
-
摘要:
2015年4月24日,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志强教授在北京因病逝世,媒体纷纷发文回顾了黄老为胆道外科作出杰出贡献的一生,以哀悼一代名宿。尽管黄老已驾鹤西行,但其留给学界的精神财富将随时间流逝而日渐发酵成长,今天,AME邀请了曾得到黄老教诲与指导的刘志民医生,分享他与黄老的故事,讲述“中国胆道之父”赫赫名声之下,黄老诲人不倦、严谨认真、平易近人的一面。
-
-
郭红解
-
-
摘要:
少年是个多梦的季节。我少时编织的梦与一条路——延安路有关。延安路很长,少时的梦也很长。延安东路西藏南路口的"大世界",是少时的欢乐世界。星期天,2角钱的门票能在里面从早白相到夜。最快乐的是照哈哈镜,看着镜子前的自己忽高忽矮、忽胖忽瘦的怪异状笑得前仰后合;最刺激的是看"飞车走壁",那惊险高超的绝技,引来一浪高过一浪的惊叫声。白相"大世界",成了少时一个欢乐
-
-
张秀君
-
-
摘要:
节俭外公也有"奢侈"时我母亲1922年在上海出生。当时,外公张闻天在上海任中华书局"新文化丛书"编辑。1925年6月,外公加入共产党后,从此远离家人、远离故乡上海。母亲一直没有跟在外公身边,嫁给我父亲后,成为家庭妇女。我父亲也是普通的工厂工人,父母一共生了7个子女,家庭负担很重。1955年夏,外公张闻天刚结束驻苏大使之任,大概是为了减轻我母亲的负担,也可能是对自己长年不在家,没有照顾到女儿的一种补偿心理,他把我这个大外孙女接
-
-
逄春阶
-
-
摘要:
我小时候很调皮,上墙爬屋、偷瓜摸枣,跟着比我大的孩子打群架等等。班级名次呢,一直是中下游。直到上初一,期中考试,我的语文卷被多算了十分,我一下子成了班级第二名。我去找老师改正。老师接过卷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最后停在作文上。他说,没算错,作文少加了十分,说完,在作文题上加上了分数。还说,你的作文写得很有文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