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90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专利文献449087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中国美容医学、广东牙病防治等;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相关文献由470位作者贡献,包括许竞、朱亚琴、夏鑫等。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49087 占比:99.96%

总计:449269篇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发文趋势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研究学者

  • 许竞
  • 朱亚琴
  • 夏鑫
  • 孙健
  • 杨兰
  • 王舒婷
  • 肖廷英
  • 胡开进
  • 谢富强
  • 邢占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学锋; 郑廉; 谢卫红
    • 摘要: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介导下超声骨刀联合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T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洛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IMTM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CBCT组(69例)、X线组(69例)。X线组接受X线超声骨刀联合微创拔牙术治疗,CBCT组接受CBCT超声骨刀联合微创拔牙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牙周受损、间隙感染、舌侧骨板骨折)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疼痛异常、面部肿胀、张口受限、干槽症等)、满意度,比较术后1、3 d的疼痛程度、肿胀度。结果CBCT组手术时间较X线组短,术中失血量较X线组少(P<0.05);CBCT组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1.45%(1/69)]较X线组[13.04%(9/69)]低(P<0.05);CBCT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1.45%(1/69)]较X线组[11.59%(8/69)]低(P<0.05);CBCT组术后3 d疼痛程度、肿胀度低于X线组(P<0.05);CBCT组总满意度[98.55%(68/69)]较X线组[85.51%(59/69)]高(P<0.05)。结论与X线超声骨刀联合微创拔牙术治疗IMTM患者相比,CBCT介导下手术在优化围手术期指标、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术后疼痛及肿胀度、提升满意度方面更具优势。
    • 吴晓亮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用锥形束(CB)CT结合高速反角涡轮机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21年7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镇江医疗区口腔科门诊接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79例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试验组(n=40)。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为试验组患者采用CBCT结合高速反角涡轮机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拔牙的成功率、拔牙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患者拔牙的成功率、拔牙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分别为92.31%、(58.58±16.57)min、(20.74±10.55)mL,试验组患者拔牙的成功率、拔牙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分别为100.00%、(32.75±10.75)min、(18.52±13.42)mL。试验组患者拔牙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07%。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CBCT结合高速反角涡轮机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 陈震; 谷宝鑫; 汤玉芳; 闫子玉; 倪方端; 崔念晖
    • 摘要: 目的:评估影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难度的相关指标,对不同操作和风险指标进行难度评分,构建出直观且准确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难度评分量表,以期帮助医生在术前对手术难度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与预测。方法:以文献和临床回顾为基础,汇总拔牙难度指标。首先由10位来自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长期从事牙槽外科专业工作的医师组建专家名义小组,以面对面发放问卷的形式,请专家对汇总的拔牙难度指标是否需要保留进行打分,经商议后形成评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难度一、二级条目框架;再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30名Delphi专家发送问卷,经过两轮打分及修改,形成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难度评分量表。结果:两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即专家的积极系数(Cj)均为100%;两轮Delphi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Cr)为0.92,说明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权威性;经过两轮打分及修改,专家打分变异系数(CV)变小,意见协调系数(W)升高,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第一轮CV为0.24,W为0.56(P<0.001);第二轮CV为0.19,W为0.72(P<0.001)],说明专家意见有较好的趋同性。最终形成含有12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难度评分量表,包含操作难度指标项、风险难度指标项和共同难度指标项。结论:在进行全面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提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难度由操作难度和风险难度共同构成的观点,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将专家长期的临床经验、专业知识转化成量化指标,作为拔牙难度预测的评分量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 陆叶平; 陈敏洁
    • 摘要: 目的·评估拔除低位骨埋伏下颌第三磨牙(M3)时,阻生齿上方牙槽骨顶壁的保留对同侧第二磨牙(M2)远中成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行低位骨埋伏阻生齿位点保留法拔除术拔除M3的患者19例为试验组,以接受传统拔牙术式的8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记录患者术后感染、神经损伤等情况;对术区M2进行口内临床检查,包括冷热刺激痛、牙体叩诊结果、松动度。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测量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以及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等;同时拍摄锥形束CT,并通过CS3DImaging软件重建和测量同侧M2远中牙槽骨缺损深度(osseous defect depth,ODD)。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M2远中颊侧PD、CAL及ODD较其术后3个月时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同时,试验组在术后随访的各阶段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该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位骨埋伏阻生齿上方牙槽骨顶壁的保留,对于同侧第二磨牙远中侧成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王敏华; 魏伦全; 成鹏飞; 刘静明
    •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评估下颌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相邻第二磨牙远中的牙周恢复状况及牙周恢复是否与患者拔牙时的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口腔科门诊拔除患牙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的63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纳入研究,患牙为中、低位阻生,近中或水平方向,将研究对象分成≥26岁年龄组(42例)及<26岁年龄组(21例),分别测量并记录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第二磨牙远中的牙周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测量包括3个位点即第二磨牙颊侧远中、远中及舌侧远中,然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评估第二磨牙远中牙周的恢复情况及其与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26岁年龄组患者下颌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6个月后相邻第二磨牙远中存在明显的附着丧失,与<26岁年龄组患者比较,附着丧失明显增大,两个年龄组附着丧失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26岁以后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时,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恢复不佳,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缺损;年龄是影响下颌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期拔除患牙有利于第二磨牙远中恢复。
    • 王景涛
    • 摘要: 目的:观察CBCT介导下超声骨刀联合微创拔牙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TM)拔除过程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疼痛程度、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1年7月于我院进行IMTM拔除术患者134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7)、对照组(n=67)。对照组采用常规X线介导微创拔牙术治疗,观察组采用CBCT介导下超声骨刀联合微创拔牙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并发症、疼痛程度[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拔牙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术后第1、3、6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TM患者行CBCT介导下超声骨刀联合微创拔牙术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 刘宗仁
    • 摘要: 目的:探讨高速涡轮手机与传统拔牙器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高速涡轮手机拔除患牙,对照组应用传统拔牙器拔除患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面部肿胀程度、手术前后牙周健康指标,手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后面部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PLI、SBI、GI水平均升高,观察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PLI、SBI、G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张口受限、皮下气肿、淤血、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应用高速涡轮手机拔牙手术与传统拔牙器比较发现,应用高速涡轮手机拔牙更能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减轻面部肿胀程度,减少手术对牙周健康程度的影响,而且能够减轻患者术后远期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朱天双; 蔡育
    • 摘要: 牙根折断常发生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取出难度较大,尤其是下颌管内断根,操作不慎还有可能将其推向更深处,导致或加重下牙槽神经损伤。本文介绍左侧下颌管内阻生第三磨牙断根取出术1例。
    • 任起辉; 孙国辉
    •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应用CBCT、曲面断层片评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同下颌管位置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尚未萌出或尚未彻底萌出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需行手术治疗的112例(156颗)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牙科曲面断层全景X光检查仪和CBCT 口腔扫描仪进行影像检查,观察不同影像下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位置关系.结果 曲面断层片显示磨牙牙根处于下颌管上1/2处的有50颗,处于下颌管下1/2的有58颗,牙根超出下颌骨下缘的有48颗,总计156颗牙与下颌管有影像重叠;CBCT显示与下颌管有接触的磨牙有108颗,占总牙数的69.23%.结论CBCT较曲面断层片能够更加清晰准确的显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位置,值得临床推广.
    • 顾春梅; 周炳荣; 韦敏; 李淑媛
    • 摘要: 目的 观察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局部涂抹臭氧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9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并拟拔除双侧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45例,共计患牙90颗.采用随机自身对照的方法,将所有患牙分为臭氧油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牙拔除术,术后连续3 d,臭氧油组在手术创面及创面周围涂抹臭氧油,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口服.于术后1、3、7 d评估患者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程度等舒适度相关指标.结果 术后1、3、7d,臭氧油组患者的疼痛及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臭氧油组患者的张口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局部涂抹臭氧油能够有效缓解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疼痛、肿胀和张口受限程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