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遗产
文献遗产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政治、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219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档案与建设、北京档案、陕西档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甘肃省图书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文献遗产的相关文献由87位作者贡献,包括卜鉴民、徐拥军、王新才等。
文献遗产
-研究学者
- 卜鉴民
- 徐拥军
- 王新才
- 吴芳
- 聂云霞
- 陈鑫
- 于富业
- 周耀林
- 李明洋
- 王玉珏
- 肖蕾
- 马学强
- T·库
- 万凯莉
- 丛绿
- 严予伶
- 于枫
- 仝艳锋
- 冯惠玲
- 刘为
- 刘晓璐
- 刘晓璐1
- 刘玉其(摄)1
- 刘琳
- 刘维荣
- 包璐璐
- 博华
- 原野1
- 吴晨倩1
- 吴江华
- 吴飞
- 周佳
- 周玉萱
- 噶玛降村
- 姬荣伟
- 孟祥保
- 崔文健
- 张宛艳
- 张振涛
- 张澍雅1
- 施玥馨
- 曾解
- 曾静怡
- 朱天梅
- 朱少禹
- 朱强
- 李婕
- 李文栋
- 杨茜茜
- 樊树娟
-
-
徐拥军;
郭若涵;
王兴广
-
-
摘要:
中国与世界记忆项目的互动是双向促进的过程。我国遵循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追求、以传承人类共同记忆为基本使命、立足于从"遗产大国"迈向"遗产强国"的切实需求、致力于打造文献遗产保护的典范样本等理念,从"引进—融合—延伸—反哺"等路径着手,积极参与世界记忆项目。未来,由"参与者"转向"引导者"、由"遗产本体"延伸至"背景关联"、由"单一沟通"建立起"多元对话"将成为我国参与世界记忆项目的三大重点着力方向。
-
-
王玉珏;
施玥馨;
严予伶
-
-
摘要:
《世界记忆项目总方针》1995年颁布,历经2002、2017、2021年三次修订。深入梳理该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世界记忆项目总方针》(2021)的内容结构、变化特点及价值理念等,将有助于我国积极推动世界记忆项目发展,防止部分国家政治化干预,保护文献遗产,维护人类共同记忆。
-
-
鄂璠
-
-
摘要:
奥运遗产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世界遗产。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自《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之后,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因此,疫情之下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如何打造独特的遗产,特别值得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期待。近日,被誉为"我国第一部有关奥运遗产研究的专著"的《北京奥运遗产传承研究》问世了,作者建议针对文献遗产和数字资源建立北京奥运记忆数字资源库。
-
-
马璀莹;
吴飞;
谈隽;
卜鉴民
-
-
摘要:
徽州文书档案存续800多年,现存量大,且广泛分布在美、日、英、中各地的各类机构中。徽州文书档案在资源收集、学术研究、开发利用、立法保护等方面均有成功经验。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为做好苏州丝绸档案保护利用工作,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总结梳理了徽州文书档案开发保护经验,结合苏州丝绸档案保护基础,探索符合苏州丝绸档案现状的保护利用路径。
-
-
骆如明
-
-
摘要: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迎来一系列全新的管理挑战。各国档案事业发展都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在数字技术赋能的催化下,各国采取了不同策略来应对时代变革。譬如: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在档案馆和图书馆合并后,积极响应数字政府建设,主动参与到国家数字文化资源融合中;法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保护文化遗产的国家,法国国家档案馆借势促成“加强国家权力部门关于文献遗产措施的一致性”,发挥《遗产法典》对档案文献宣传工作的支持效用;英国国家档案馆和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则坚定执行“数字连续性计划”,将档案工作纳入信息治理的整体框架之中;新西兰国家档案馆则完善档案行政监管体系,实现灵活的监管工具和可持续的监管评估。可见,国外档案工作有着新动态与新见解,也为我国档案机构提供些许智慧。
-
-
闫静;
曾静怡
-
-
摘要:
奥运会文献遗产是奥运遗产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别.做好奥运会文献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奥运遗产理论为奥运会文献遗产保护与传承奠定了理论基石,提供了可直接复用的经验;文化遗产理论为奥运会文献遗产保护主体的确定提供了方向与思路,有助于其创新开发手段与模式,指导其开展管理工作;后现代档案学理论提供了对奥运记忆、国民认同及情感建构的独特认知,丰富了奥运会文献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内涵;数字人文呼吁在奥运会文献遗产保护与传承中注重数字技术与人文理念的张力结合与双向联动,重视跨学科与跨领域的合作交融.
-
-
周玉萱;
王玉珏
-
-
摘要: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记忆项目”(也称“世界记忆工程”),旨在促进全球范围内文献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播,并提升文献遗产保护意识。近30年来,我国一直积极开展世界记忆项目的申报、宣传和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世界记忆项目的发展历程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克·马约尔·萨拉戈萨在与相关非政府组织、专家磋商后,提出了致力于文献遗产保护的“世界记忆项目”。1992年6月22日,在巴黎举行的专家会议最终确立了该项目的基本形态。
-
-
-
-
摘要:
近日,阿联酋国家档案馆与以色列国家图书馆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以符合两国文化和文献遗产部门利益的方式推动互利项目和活动的开展,促进文化交流与协作。备忘录的签署对加强阿联酋与以色列文化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
-
-
-
-
-
-
-
王小云;
王运彬
- 《2014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
| 2014年
-
摘要:
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随后,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在2012年2月召开的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提出了"建设与文化强国地位相匹配的档案强国"的目标,这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新的战略目标.笔者根据杨局长对档案强国的目标和定位,认为践行"档案强国"战略的宏观环境已然成熟.践行“档案强国"战略的经济基础牢固,可持续势头猛烈,依托平台较好,坚韧性特质凸显,核心体系初具规模,发展前景十足。但战略基础:“公共档案馆服务"谋划已久但仍名不符实,战略手段:“档案文献遗产"工作有待加强,战略重点:“产业发展道路"布满荆棘,战略核心:“走出去"战略缺口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