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整周模糊度

整周模糊度

整周模糊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36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7篇、会议论文57篇、专利文献154632篇;相关期刊191种,包括测绘工程、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测绘科学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52种,包括第十三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 、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第九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等;整周模糊度的相关文献由1186位作者贡献,包括祝会忠、徐爱功、庞春雷等。

整周模糊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7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5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54632 占比:99.67%

总计:155146篇

整周模糊度—发文趋势图

整周模糊度

-研究学者

  • 祝会忠
  • 徐爱功
  • 庞春雷
  • 高猛
  • 赵修斌
  • 刘建业
  • 葛茂荣
  • 刘立龙
  • 范胜林
  • 伍劭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猛; 王顺顺; 王操; 祝会忠; 徐爱功
    • 摘要: 针对BDS中长基线RTK定位中整周模糊度受大气延迟误差影响难以正确固定的问题,提出一种BDS中长基线三频整周模糊度确定方法.采用MW组合确定B2-B3超宽巷整周模糊度,利用B2-B3超宽巷和B1-B3宽巷组合观测值所受电离层延迟误差较接近的特点,确定B1-B3宽巷整周模糊度.利用无电离层组合解算窄巷整周模糊度和相对天顶对流层延迟误差,最终实现实时动态定位.利用实测的BDS中长基线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固定中长基线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获得cm级定位精度.
    • 任斌; 张振宇; 方荣一; 任晓涛; 李健翔; 侯云静; 于哲; 孙韶辉
    • 摘要: 随着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向5G-Advanced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介绍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Rel-16和Rel-17的5G定位标准现状和Rel-18的5G-Advanced定位技术增强方向。其次,重点研究了5G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模型和载波相位定位技术需要解决的3个关键算法:基于锁相环的载波相位测量算法、基于参考终端的双差分算法和基于拓展卡尔曼滤波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位置解算算法。最后,分析了低功耗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和基于定位参考设备的定位精度增强技术方案。
    • 付宇; 谢淑香
    • 摘要: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动态条件下高精度导航定位测量的需求,采用多历元模型通过对观测方程递归的方法解算初始整周模糊度,提高基于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的精度,实现参考站和移动站之间的时间比对,解决了移动过程中时间比对的问题。
    • 王峰毅; 肖志斌; 李蓬蓬; 张可; 倪少杰
    • 摘要: 针对传统群时延测量方法无法达到皮秒级测量精度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载波相位的接收机群时延测量技术。该方法在通道群时延特性为分段抛物线假设的前提下,利用窄带扩频信号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对分段抛物线系数进行搜索固定,通过抛物线函数固定整周模糊度,结合载波相位反映各频点的群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该测量技术可以精确固定整周模糊度,群时延测量结果可达皮秒量级,对高精度导航接收机群时延特性具有良好的测量效果。
    • 范绍帅; 荣志强; 田辉; 李立华
    • 摘要: 为了提高室内无线环境下定位的精度以及位置解算的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载波相位的高精度室内快速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参考终端,利用待定位终端和参考终端载波相位测量值间的双重差分完全消除了设备间钟差对定位算法精度的影响。利用锁相环不失锁期间整周模糊度不变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时间点测量数据的整周模糊度迭代解算算法,实现了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在解算出整周模糊度后,利用精确的载波相位差分测量值可以实现待定位终端的高精度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定位算法可以完全克服钟差对定位性能的影响,并且能够在极少的采样时间点上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 许幼成; 陈涤非; 刘强; 邓宁; 刘佩林
    • 摘要: 低成本消费级GNSS芯片相较于传统测绘级接收机在体积、功耗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在未来无人驾驶、物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具有极大潜力。然而当前低成本GNSS芯片的观测量存在非常严重的噪声和误差,为了改善观测质量,低成本芯片正逐渐从单频向多频过渡。首先调研了目前低成本GNSS接收机对多频信号的支持情况,然后介绍了北斗三号多频观测在电离层延迟和整周模糊度估计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对真实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针对当前原始观测量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预处理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信号强度、电离层和模糊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华为Mate 40手机的低成本GNSS方案的北斗三频电离层延迟估计误差的均值为-2.97m,三频整周模糊度估计的成功率达93.8%,相较于单频整周模糊度估计的3.11%成功率有显著提升。
    • 包龙生; 陶天阳; 于玲; 冯乃辉
    • 摘要: 为了提高北斗监测的精度水平,减小北斗系统的监测误差,实现远距离桥梁位移的厘米级实时监测,本文提出一种快速准确确定载波相位信号全周模糊度的方法,利用LAMBDA算法分析北斗系统的模糊度,检测并修复可能出现的周跳现象,提出改进TurboEdit方法,提高北斗系统的测量精度。结果表明,在单点精确定位结果的收敛曲线中,每个站在U方向的误差值大于其他2个方向的误差值,但在总体变化趋势中,U方向的误差值呈下降趋势。E和N方向上的误差值随时间波动,总体误差值持续下降。就收敛时间而言,每个数据组基本上可以在2 h内收敛,大多数站点的误差值在10 cm以内,E方向上的平均位置误差值为0.04 m,N方向的平均位置误差值为0.08 m,U方向的平均位置误差值为0.08 m。北斗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厘米级误差测量,基本满足大跨度桥梁变形远程监测的要求。
    • 吴玲; 孙永荣; 付希禹
    • 摘要: 针对基于单频载波相位的动对动相对定位中实时模糊度固定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GNSS/INS紧组合的平滑惯导辅助模糊度解算策略,以提高低成本接收机高精度定位的普适性。首先,基于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量构建动对动相对定位模型;其次,对惯性导航数据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并利用滤波平滑后的惯导位置预测卫地距重构双差观测方程并构造惯导位置约束方程,继而获得较高精度浮点解及其协方差阵,采用LAMBDA算法进行整周模糊度固定及Ratio检验;最后,由DGNSS/INS紧组合算法对惯性误差进行反馈校正,以维持惯性高精度导航。实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对比没有惯导辅助、有惯导辅助和经滤波平滑后的惯导辅助结果,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模糊度浮点解精度,减小模糊度搜索空间,提升整周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三种方法下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分别为92.3%、99.1%和99.6%,并最终实现厘米级动态相对定位。
    • 陈星宇; 袁运斌
    • 摘要: 【目的】网络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仍是目前实现实时动态高精度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正确固定参考站间整周模糊度及解算空间相关误差。【方法】本文重点对基线间大气延迟提取方法进行研究:选择利用卡尔曼滤波器直接估计参考站网络内各基线间单差模糊度、单差电离层延迟、非差对流层延迟的数据处理策略,旨在减小通过几何无关组合反算大气延迟时引入的噪声和其他残余误差的影响,为网络RTK空间误差建模研究提供了新的单差数据形式。【结果】利用实时流数据验证了上述模糊度固定及大气延迟提取算法的正确性,对比了不同电离层延迟提取策略,进行了用户定位测试。【结论】结果表明:采用直接估计大气延迟的方法提取的电离层延迟的变化相对更平稳、更符合电离层延迟短时变化特性且计算效果受卫星高度角的影响很小,用户可快速实现实时厘米级定位,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 邓洪高; 程归; 纪元法; 孙希延
    • 摘要: 在GNSS实时高精度定位中,通常是构建一个双差载波相位观测模型,通过算法解决模型中的整周模糊度问题,从而解算出较高精度的未知位置坐标,所以迅速、准确的固定载波相位双差整周模糊度成了关键。针对双差整周模糊度问题,在经典算法LAMBDA算法搜索时间过长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加权的差分进化算法(AWDE)的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并且与标准差分进化算法(DE),LAMBDA算法,LAMBDA-MLAMBDA算法,遗传算法(GA),自适应遗传算法(AGA)进行了解算速度、稳定性的对比试验。AWDE算法在解算3维整周模糊度时能够达到99%的成功率,最优迭代次数保持在10代以内,平均解算速度在0.015秒。最后进行了多维解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AWDE算法具有较好的解算速度和多维解算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