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革命
数字革命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86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3815篇;相关期刊229种,包括国际公关、中关村、中国广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大会暨高峰论坛、2017浦江创新论坛 等;数字革命的相关文献由254位作者贡献,包括袁正光、刘勇强、哈玛德·图尔等。
数字革命—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3815篇
占比:99.75%
总计:114101篇
数字革命
-研究学者
- 袁正光
- 刘勇强
- 哈玛德·图尔
- 贾秀莉
- 刘鹿生
- 吴倩
- 唐宗良
- 彭国华
- 晓晨
- 杨韬(采编)
- 缪立平
- 陈红娟
- Adam Satariano
- Alan Bjerga
- AmandaLenhart
- Ann Steffora Mutschler
- CARLO MARIA MEDAGLIA
- CFP
- Dato Ir.Lee Yee Cheon
- Elizabeth Butler Breese
- GIORGIO ANDREOLI
- Hussey
- Jeff Israely
- Jerry Fan
- John
- Jonas Berge
- KathleenMoore
- Lou Lutostanski1
- Marco
- Michael Hiskey
- Nigel Morris
- Piyush Gupta
- RichardS.Paul
- Robin Spiess1
- Sandra Hofmeister1
- Seda Khadimally
- TP(图)
- Walter Isaacson
- 一毫(译)
- 乐永升
- 乔治·戴森
- 于殿利
- 亢宝位(译)
- 亮剑
- 任文科
- 伊尼亚齐奥·维斯科
- 保罗·斯塔尔
- 傅晨琦
- 克里斯蒂·尼科尔森(Christie Nicholson)
- 凌祯蔚
-
-
胡微微;
周环珠;
曹堂哲
-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创新者和引领者,美国政府从克林顿时期即开始实施以"国家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对支持和促进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美国政府的数字战略进行系统梳理,从发展历程、主要举措、实施路径等多方面分析美国联邦政府数字战略的主要特点,以期有所借鉴。
-
-
谈东华;
戴翔
-
-
摘要:
贸易数字化是全球数字经济兴起背景下的必然演进趋势。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角度看,数字化转型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是当前正在经历的发展过程。贸易数字化条件下,社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循环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环节国内外边界日益模糊并呈现"全球一体化"特征,从而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具备"联动"的客观条件和基础。目前,虽然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关键和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自给率不足的短板,但考虑到中国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等长板优势也十分显著。依托数字赋能大力推动贸易数字化发展,并积极探索和参与高水平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有助于打造双循环有效联动"新引擎",助力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
-
王炯辉
-
-
摘要:
新能源时代和数字时代交织相伴而来,深刻改变矿业发展模式和人类生活,推动着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塑,给矿业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新技术矿产中的一些矿物成长为“电池矿物”,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成为新能源革命中的‘新石油’。“电池矿物”的利用和产业化建设,将会在新能源时代发挥重要的作用,影响矿业的未来发展。笔者在10余年开展新技术矿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能源革命、数字变革和智能科技等发展,首次提出“电池矿物”新概念,并分析指出中国矿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新能源革命推动矿业公司核心动力转变;二是数字时代助推科技成为优秀矿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智能科技推动矿业由传统行业向高科技行业转型。同时,呼吁新形势下中国矿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资源保护与资源保障并重,建议加快调整现有的矿政管理政策,实现矿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发挥好矿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
-
-
陈芷韵
-
-
摘要:
20世纪末期,美国广播电视产业兼并成风,联合成潮,媒介垄断集团的形成与聚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媒市场的话语与权力格局。实际上,这一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新自由主义范式在美国社会逐步成为主流,在其引导下的放松管制政策在传媒领域形成了绝对性话语权,为兼并浪潮清除了根本性障碍;同时,数字革命提出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环节的产品融合化、企业规模化的现实需求,为兼并浪潮提供了科技层面的有力支持。思考20世纪末期美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兼并浪潮,看似是为了保护广播电视业的多元化与竞争性,但归根到底是为了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将其中的商业价值发挥到极致。
-
-
-
高峰;
王剑
-
-
摘要:
数字乡村因农业农村数字革命和农业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不断变迁而产生,并随着农业农村数字化的不断推进而持续发展.综观世界各国尽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各不相同,但在数字农业和数字化乡村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引发了许多新问题和挑战.针对数字乡村发展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影响,在分析数字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当前我国在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和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以此通过对国际粮农组织2019年农业和农村地区数字技术发展报告的解读,系统总结了世界各国在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的主要模式和先进做法,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乡村振兴的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和依据.
-
-
于殿利
-
-
摘要:
中国出版业的媒体融合经历了被动应对"野蛮人"悍然闯入的时代、主动求变的全媒体出版时代、技术与内容合体的创新时代三个阶段.出版业的数字革命具有外部进入、快速迭代、技术与内容融为一体的特点,给人类带来了一次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品创新,将出版产品推进了既实又虚的世界.在此背景下,兼具内容创新能力与技术推动能力的出版家和出版企业家成为时代所需.在传统出版形态下,出版经济的感受和体验特性一直被忽视;在媒体融合情境下,出版经济的感受力和体验性得以凸显,场景式与浸入感、现场直播与互动性、知识服务与参与性成为增强这种感受力和体验性的新元素.
-
-
-
-
骆世查
-
-
摘要: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针对传播研究的哲学取径相关议题,尝试对传播哲学家约翰·希伯斯的学术思想和观点予以推介。当前,媒介哲学研究方兴未艾,这首先是对数字革命现实的直接呼应,更是被既有传播研究范式面临的阐释困境所激发出来的新知识探索。约翰·希伯斯认为,所谓的"传播哲学"并不是借用或参照哲学观点以发展传播研究的理论框架。"传播"是人类与世界以及彼此相遇的开放之地的名称,它呼吁在一种足够基础的意义上来重新理解言谈、情感、身体、无意识等术语和话题。传播哲学也是一种解放实践,针对的不仅是对传播议题的限制、传播中的压制,更重要的是对人类存有的认识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