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数字X线摄影

数字X线摄影

数字X线摄影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323篇,主要集中在特种医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9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69385篇;相关期刊141种,包括中国医疗设备、医疗装备、实用医学影像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全国医学影像诊断研讨会、全国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等;数字X线摄影的相关文献由725位作者贡献,包括曾勇明、刘帅、晁勇等。

数字X线摄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9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69385 占比:99.94%

总计:469687篇

数字X线摄影—发文趋势图

数字X线摄影

-研究学者

  • 曾勇明
  • 刘帅
  • 晁勇
  • 董灿
  • 张志伟
  • 端慧敏
  • 余建明
  • 刘传亚
  • 张吉
  • 张少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莹
    • 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在夜间急诊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急诊科夜间收治的85例拟诊肋骨骨折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R检查。评价成像质量,记录检查时间及检查结果,以手术结果为准,评估诊断效能。比较DR检查对不同位置、不同形态肋骨骨折中的检出率。结果:所有成像胸片中,优级片占68.24%,合格片占30.59%;DR检查平均时间(3.62±1.05)min。85例拟诊肋骨骨折患者,经DR检出78例,检出率为91.76%;以手术结果为准,DR诊断肋骨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72%、71.43%、96.47%。DR检查在错位状肋骨骨折中的检出率为100.00%,凹陷状肋骨骨折的检出率91.30%,均明显高于裂隙状肋骨骨折的检出率75.00%(P<0.05)。DR检查在肋骨后段骨折中的显示率为96.30%,前段骨折的显示率为97.14%,均明显高于腋段骨折的显示率85.00%(P<0.05)。结论:DR检查在夜间急诊肋骨骨折中诊断价值高,具有图像质量高,检查时间短等优点。
    • 王刚; 张英; 白瑞晶
    • 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准确性探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子宫输卵管造影,观察组采用数字X线摄影子宫输卵管造影,对比两组检查结果,图像质量、射线剂量和图像噪声、输卵管阻塞诊断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射线剂量和图像噪声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阻塞、输卵管通畅诊断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的诊断中,数字X线摄影子宫输卵管造影能够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诊断率较高,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晴月; 张天艳; 刘威; 姚秀蕾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数字X线摄影(DR)及磁共振成像(MRI)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KOA患者70例,均行DR、超声及MRI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各KOA征象的检出率。结果DR检查对于KOA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骨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85.71%、54.29%,均明显高于超声(65.71%、0.00%)及MRI检查(68.57%、0.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R、超声及MRI均对KOA有重要诊断价值;对于非骨性改变的,超声及MRI较DR片具有明显优势,而DR片能够更好地检出骨性改变;三者互补应用,有助于KOA的准确诊断。
    • 吴丽; 梁治平; 熊玉超; 何洁; 贾妩懿; 吴迪朗; 曾旭文; 陈松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影像学特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病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术椎椎体再发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急性OVCF并行PVP后的病人93例。所有病人均行X线及MRI检查,根据椎体再发骨折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再发骨折组(48例)和无再发骨折组(45例)。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及影像特征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并绘制其校准曲线。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应用校准曲线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再发骨折组的椎体高度恢复率、延伸至终板的骨折线、椎体内裂隙(IVC)、骨水泥周围积液及骨水泥-终板未接触(NPEC)与无再发骨折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延伸至终板的骨折线[优势比(OR)=3.232]、存在IVC(OR=27.117)和NPEC(OR=1.993)及较高的椎体高度恢复率(OR=2.943)为同椎体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存在延伸至终板的骨折线的椎体骨质前份前移距离[(3.12±2.62)mm]大于无延伸者[(1.67±2.18)mm](P<0.05)。与不存在IVC病人相比,存在IVC病人的椎体高度恢复率(分别为7.19%±8.60%和12.63%±11.81%)和NPEC发生率[78.38%(58/74)和94.74%(18/19)]均更高(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再发骨折的AUC为0.860,敏感度0.792,特异度0.844。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一致性尚可。结论基于影像学特征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能够预测术椎椎体再发骨折。
    • 张煜楠
    • 摘要: 目的分析全脊柱站立位数字X线摄影(DR)与仰卧位磁共振成像(MRI)矢状面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55例退行性脊柱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全脊柱站立位DR及仰卧位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脊柱图像质量及椎体显示质量,分析矢状面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全脊柱仰卧位MRI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站立位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脊柱仰卧位MRI图像矢状面参数CL、TK、LL的测量值均低于站立位DR,SS、SVA的测量值均高于站立位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P<0.05)。结论全脊柱站立位DR、仰卧位MRI诊断脊柱退行性病变的图像质量均合格,但两种检查方式的矢状面图像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必要时应联合两种检查技术共同进行诊断。
    • 李超
    • 摘要: 目的 探究在放射科中数字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之间,把入我院进行放射检查的患者82例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数字X线摄影;常规组实施常规X线检查,收集两组患者的影像图并分析.结果 对于影像质量而言,观察组中的影像质量高于常规组,100.00% 远远高于63.41%,即数据对比有临床意义,即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效果显著比常规组高,即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数字X线摄影技术之后,其得出的甲级片更多,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对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影像依据,在临床上具有进一步应用的价值.
    • 崔海雄; 张桀瑞; 范正
    • 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X线摄影(DR)、CT对足Lisfranc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术中检查结果为足Lisfranc损伤的患者56例(200处损伤),所有患者均给予DR、CT检查,分析DR、CT对足Lisfranc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CT对足Lisfranc损伤的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DR的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中间柱、外侧柱足Lisfranc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CT对内侧柱足Lisfranc损伤的检出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骨折型、脱位型足Lisfranc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CT可作为诊断足Lisfranc损伤的重要方法,其中CT可更准确地鉴别足Lisfranc损伤的位置、类型,提示可作为DR的有效补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钱玉; 杨春; 吴伟; 陈明; 王冰
    • 摘要: 目的 旨在探讨数字X线摄影(DR)、螺旋CT重建技术在成人四肢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6年1月到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108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以手术诊断为标准,总结DR和螺旋CT重建技术对四肢骨骨折的诊断符合率和其影像学图表现.结果 DR与螺旋CT重建技术在股骨颈骨折、跟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踝关节骨折以及尺骨鹰嘴骨折的诊断符合率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桡骨远端、肱骨外科颈、股骨粗隆间以及肩胛骨骨折上,螺旋CT重建技术检查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DR检查(P<0.05).结论 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成人四肢骨折正确率更高,且可更加整体、直观、清晰地显示四肢骨折患者其骨折、脱位的准确部位及特征,更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治疗,值得作为临床四肢骨折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之一.
    • 崔志明; 雷涛; 王子文
    • 摘要: 目的:分析1例颅骨锁骨不全综合征的影像表现以及诊断要点.方法:对2020年我院1例颅骨锁骨发育不全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其影像学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骨骨质异常改变、锁骨发育不全及牙齿发育异常是本病的最常见的骨质异常.结论:颅骨锁骨发育不全是先天性骨质发育异常的罕见疾病,其典型的外貌特征和骨质异常影像表现可以作为诊断依据.
    • 孙丽
    • 摘要: 目的:研究数字X线摄影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出其中56例纳入对照组,并予以常规子宫输卵管造影,其余56例患者接受数字X线摄影子宫输卵管造影,并视为观察组;评析两种造影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辐射剂量(1.03±0.32)mSv、图像噪声(7.28±0.54)dp、成像优良率(98.21%)、不良反应发生率(7.1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1<0.0001,P2<0.0001,P3=0.0277,P4=0.0177,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X线摄影应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