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治革新

政治革新

政治革新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政治、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999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管子学刊、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等;政治革新的相关文献由11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明凡、赵卫华、刘国深等。

政治革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 占比:3.7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999 占比:96.18%

总计:3118篇

政治革新—发文趋势图

政治革新

-研究学者

  • 陈明凡
  • 赵卫华
  • 刘国深
  • 徐剑梅
  • 曾枣庄
  • 李佳琪
  • 潘金娥
  • 罗文英
  • 金东黎
  • 陈刚

政治革新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金娥
    • 摘要: 越南政治革新的主要内容,就是处理好“党的领导、国家管理、人民当家作主”之间的关系,旨在建设越南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法权国家。2021年是越南政治生活内容丰富的一年。越南共产党召开了十三大,国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党和国家领导层顺利实现轮换。越南政治发展总体平稳。然而,新冠疫情在越南持续蔓延,经济下滑明显,这对越南党和政府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国家治理能力构成了严峻挑战。越南共产党仍需努力探索越南政治革新道路。
    • 徐秦法; 秦艺菲
    • 摘要: 越共十二大以来,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政府为防止党员内部"自我演变""自我转化",通过革新党内选举制度、提升社会民众政治参与度、健全和完善反腐败制度体系等一系列政治革新举措,加强了越南共产党自身建设,巩固了越南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越共十三大充分肯定十二大以来政治革新取得的成效,同时以"建设廉洁强大的党和政治体系"作为大会主题,明确继续深化党的制度建设,建立纯洁坚强精锐的党;持续推进国家权力制衡,坚定社会主义方向;继续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保障人民主体地位,为越南社会主义建设举旗定向、谋篇布局.
    • 陈刚; 李佳琪
    • 摘要: 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落幕后,败选的玛丽娜·勒庞带领国民联盟开启了新一轮的政治革新,包括更改党名以吸引政治盟友,调整定位以改善政党形象,柔化纲领以扩大选民基础。这一系列举措帮助国民联盟在多个重要选举中取得了不俗成绩,但同时也伴随着某些非预期的负面效应。虽然国民联盟在2022年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机会不太大,但这一轮政治革新标志着它正逐渐朝“建制性政党”发展,从而将使法国的政党政治呈现出更加多元的特征。
    • 陈刚; 李佳琪
    • 摘要: 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落幕后,败选的玛丽娜·勒庞带领国民联盟开启了新一轮的政治革新,包括更改党名以吸引政治盟友,调整定位以改善政党形象,柔化纲领以扩大选民基础.这一系列举措帮助国民联盟在多个重要选举中取得了不俗成绩,但同时也伴随着某些非预期的负面效应.虽然国民联盟在2022年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机会不太大,但这一轮政治革新标志着它正逐渐朝"建制性政党"发展,从而将使法国的政党政治呈现出更加多元的特征.
    • 陈萍萍
    • 摘要: 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汉中山靖王后裔。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曾授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 石钊钊
    • 摘要: 北宋中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政治革新的时代,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在艺术品位上的继承与转变都为后期徽宗朝的艺流磅礴奠定了基础。他们追随太祖、太宗对宋代艺术的构想,成为北宋"文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宗室与外戚艺术品位的营造在此时也颇有成效。
    • 龙献君; 刘芝平
    • 摘要: 自革新开放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越南的政治革新因探索大胆、富有特色而备受关注.然而,无论国内外形势如何变化,也无论政治革新如何进行,越共始终坚守执政地位.为此,越共主要采取了五个方面的措施:不断凝聚党内共识、坚决反对多党制、牢牢确立法理执政地位、稳健排除异己派系、持续强化执政的物质基础.
    • 梁宇
    • 摘要: 清朝同治光绪之交,宗室名臣文祥向皇帝、太后上《密陈大计疏》,引用《尚书》中的"谋及卿士"和"谋及庶人"典故,首倡代议制度,对清朝"乾纲独断"的祖制家法提出了委婉质疑,但碍于形势,仍表示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随着政局的变化及内忧外患的日益加深,晚清君主、卿士与庶民的三元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三者都希望通过政治革新来救亡图存,连慈禧太后也"怵天命之难谌,察人心之将涣,而欲救之以立宪"。以设议院为主要内容的政治革新至此出现转机,但仍需由执政者在君主、卿士与庶民之间凝聚共识。戊戌变法因君主不能畅行其志,也未"谋及卿士"而失败。清末新政期间,掌权的亲贵集团在立宪模式、军政、度支等重大问题上,与朝廷重臣及立宪派的分歧都不可调和,从而尽失士庶之心,最终造成朝政失序与亡国之祸。
    • 王霞; 李育军
    • 摘要: 秦汉之际儒学衰败与兴起的历史,也是儒家在政治领域中沉浮的历史.这段历史充分体现了当时文化继承与政治革新的纠葛.先秦儒、法两家同属于中原文化,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然而他们却在构建自己的政治理论之时,因为对汤武革命、《诗书》典籍等历史文化的不同选择,走向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也呈现出不同的结局.这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政治革新之时,必然要解决如何继承文化的问题.若要解决政治革新和文化继承之间的纠葛,就必须清醒地认识把握并实现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