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湿化
持续湿化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3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31520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护士进修杂志、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等;持续湿化的相关文献由275位作者贡献,包括仲悦萍、冯献凤、刘少佳等。
持续湿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31520篇
占比:99.99%
总计:631608篇
持续湿化
-研究学者
- 仲悦萍
- 冯献凤
- 刘少佳
- 单长春
- 吴淑华
- 唐相君
- 孙文霞
- 孙洁
- 孙辉
- 张春华
- 徐小琴
- 易芳
- 曹玲
- 曹立俊
- 朱湘筠
- 李诗媛
- 沈国平
- 索源
- 许俊
- 赵玉萍
- 郭雪钗
- 陈晓艳
- 黄劼
- 丁小红
- 丁昌兰
- 丁银蓉
- 严琳潇
- 任一理
- 任红
- 何俊华
- 何巧媚
- 何敏
- 何秀琳
- 何翔
- 何艳红
- 何高利
- 余佳秀
- 倪凤琴
- 倪明珠
- 冯代秀1
- 刘丹
- 刘敏
- 刘晓琴
- 刘熙婵
- 刘玲
- 刘美伶
- 刘贤琼
- 刘雁
- 卢卫宁
- 卢才菊
-
-
-
-
李娟
-
-
摘要:
目的:分析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对建立人工气道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19年10月行人工气道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20.0软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间断或者定时气道湿化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吸痰次数、吸痰时间以及吸痰时和吸痰5min后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和经皮氧分压.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吸痰次数和吸痰时间分别为(9.18±2.06)次和(1.76±0.41)min,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3.24±3.17)次和(3.26±0.48)min(P<0.05).吸痰5min后研究组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和经皮氧分压分别为(96.12±3.29)%和(75.68±6.7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92.78±4.13)%和(66.83±6.24)%(P<0.05).结论:对行人工气道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
-
沈国平;
孙辉;
朱湘筠;
徐小琴;
黄劼;
索源;
曹立俊;
许俊
-
-
摘要:
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湿化方法有雾化吸入、气道内滴注等,但大多存在湿化中断、湿化不充分、反复暴露气道、增加护理工作量等缺点。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设计了一种改良型一次性雾化器,解决了上述问题,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20406688.9)。该装置在传统雾化器的贮液器上增加了一个与贮液器贯通的补液管,该补液管与外接的输液装置相连;同时在贮液器内的补液管末端设计了一个带导向杆的浮标,通过浮标的浮力作用来自动控制补液。该装置由氧气驱动,实现气道湿化。一次性雾化器可实现持续充分的气道湿化,避免频繁添加湿化液造成反复暴露气道,达到提高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性、减少护理工作量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
沈国平;
孙辉;
朱湘筠;
徐小琴;
黄劼;
索源;
曹立俊;
许俊
-
-
摘要:
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湿化方法有雾化吸入、气道内滴注等,但大多存在湿化中断、湿化不充分、反复暴露气道、增加护理工作量等缺点.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设计了一种改良型一次性雾化器,解决了上述问题,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 2 0406688.9).该装置在传统雾化器的贮液器上增加了一个与贮液器贯通的补液管,该补液管与外接的输液装置相连;同时在贮液器内的补液管末端设计了一个带导向杆的浮标,通过浮标的浮力作用来自动控制补液.该装置由氧气驱动,实现气道湿化.一次性雾化器可实现持续充分的气道湿化,避免频繁添加湿化液造成反复暴露气道,达到提高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性、减少护理工作量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
沈亚;
邓敏;
陈文宇
-
-
摘要:
目的 观察自行设计的带雾化功能的无创呼吸机面罩在呼吸衰竭患者非机械通气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选取2018年9月~2019月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非机械通气患者11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吸入治疗(脱机使用常规面罩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雾化功能的无创呼吸机面罩,在无创辅助通气的同时联合氧驱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与肺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肺功能、气道持续湿化合格率、血气分析结果均有改善,除观察组l例因病情加重送ICU治疗后好转外,其他患者均经治疗后成功脱离无创呼吸机,病情好转出院.观察组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出现口干、咽痛及排痰困难的患者比例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雾化功能的无创呼吸机面罩能够保持气道持续湿化,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科学、经济、有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丁银蓉;
叶芒芒;
何敏
-
-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方法 将80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对照组(常规微量泵持续滴注气道湿化)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及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湿化不足的情况发生;观察组湿化过度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湿化适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后第1、3、5天,观察组痰液α-酸性糖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前后各时间点痰液α-酸性糖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呼吸道黏膜损伤、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等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常规微量泵持续滴注法比较,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法更符合人体气道生理特点,在改善痰液黏稠度、提高湿化效果、减少气道不良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
-
-
-
-
刘雁;
黎霞;
钟丽萍
- 《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人工气道建立后直接给氧患者人工鼻+持续湿化与间断推注湿化两种方法的效果比较. 方法:本研究采取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周期为人工气道建立早期即(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后7d(3)).EICU实验A组:人工气道建立后,气管导管(或套管)接上延长管,延长管上端接微量泵湿化液;末端接人工鼻前孔,人工鼻后孔侧小孔接上氧气;使用呼吸机患者:人工鼻连接进气端,延长管上端接微量泵湿化液.EICU对照B组:吸氧导管直接置入人工气道内3cm~4cm給氧,注射器间断推注湿化液.急诊抢救运送实验A组:人工气道建立后,气管导管(或套管)接上人工鼻前空,后孔侧小孔接氧气.对照B组:吸氧导管直接置入人工气道内3cm~4cm給氧. 结果:人工鼻+持续湿化各观察指标包括:气道内痰液粘稠度、、气道内痰痂人数、痰阻拔管数、刺激性咳嗽、痰培养阳性数(率)、吸氧管脱落次数、护理工时.抗生素费用、湿化费用.急诊抢救运送病人各项护理指标等.各个方面都优越间断推注湿化. 结论:人工鼻+微量泵持续湿化在人工气道护理中起得了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