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拟像

拟像

拟像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3315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电影、电视艺术、艺术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专利文献3181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青春岁月、现代传播、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等; 拟像的相关文献由683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洋洋、智发朝、白杨等。

拟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 占比:4.04%

专利文献>

论文:3181 占比:95.96%

总计:3315篇

拟像—发文趋势图

拟像

-研究学者

  • 刘洋洋
  • 智发朝
  • 白杨
  • 王晔
  • 王克坚
  • 曾双亲
  • 杨清河
  • 马洪雨
  • 马凌波
  • 任顺祥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迎
    • 摘要: 新媒体是一个热概念,不管是主体、受众、载体、过程还是效果都有大量研究,但对于受众时间空间的感知研究仍处空白。借助罗萨的社会“加速”理论和鲍德里亚的拟像和“超真实”理论,以B站对用户时间和空间体感的影响为落脚点,发现新媒体的确使人产生时间和空间感知上的扭曲。基于理论分析,提出需要把握好主观时间的体验,主动对孤立的身体系统做功,矫正失衡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 马小茹; 方卓君
    • 摘要: “拟像”是鲍德里亚“诊断”资本主义“超真实”症候提出的原创性概念。通过对“拟像”哲学层面的分析,呈现鲍德里亚拟像真理图式的初步构型,从而明晰“超真实”的历史生成路径,凸显鲍氏语境中符号的真实表征之不可能的现代性危机问题,从而得出现代性的真实原则被“超真实”原则取代的必然性结论。
    • 王学成; 杨浩晨
    • 摘要: 在媒介思想史的视域下,拟像既是一种传播形态,也是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和工具。短视频二次创作以拟像的方式对真实进行重组和再建构,在非单向运动中不断延展,形成了开放性的、去中心化的“星丛”式发展进路。短视频二次创作的拟像生产通过个性化戏仿、参与者的弹幕互动以及基于二次创作而形成的“梗”在社会范围广泛流行,形成了新兴的媒介现象。然而,在短视频二次创作空前繁荣的背后,拟像的星丛亦带来了影像传播的庸俗化、受众思维的单向度化以及媒介话语暴力等一系列隐忧。
    • 王曼; 姬益波
    • 摘要: 鲍德里亚的拟像思维是其思想内涵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拟真世界的探究,了解拟像、拟真世界和拟真时代的含义。由拟真世界的符号消费和艺术设计,展开探究由物到符号、符号价值的形成及符号消费下的艺术设计;再谈符号化的服饰设计中服装设计元素符号化的路径、符号化的服装设计价值所在、服装设计作品Travel Through Time解析,探究鲍德里亚视角下的符号化服装设计的实现路径。
    • 李方明
    • 摘要: 永恒回归是尼采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亦是尼采对抗柏拉图主义及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永恒回归意味着生活世界不需要一个超验的本体,其问题场域就是如何使生存与生成成为无辜。从《尼采与哲学》再到《差异与重复》,德勒兹基于谱系学角度继承尼采的这一思想,并发展出属于自己哲学体系的独特概念——拟像。德勒兹创造拟像之目的就是重新追问哲学之起源,在摧毁传统的表象思维、取消现象/本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真正富有生成性、多元及差异的先验感性论。
    • 陈晓伟; 丁正凯
    • 摘要: 拟像社会颠覆了传统社会语境下的“真实”观念,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变得模糊。从真实偶像到虚拟偶像,传统偶像的生产逻辑逐步被重构,偶像生产趋向虚拟化。媒介技术赋能下的虚拟偶像拥有媒介化的虚拟身体、智能化的虚拟人格、延展化的类型边界,成为粉丝实现“他者”想象与“自我”建构的情感投射对象以及粉丝进行虚拟社交的技术身体,其粉丝圈层不断衍化、延伸,逐渐从小众走入主流文化视野。
    • 米垚
    • 摘要: 在图像时代,相较于文字人们更倾向于从图像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由这些图像所构成的视觉语言形成了庞大的信息群体,构建出一个意识形态里的现实世界。图像日益成为广告设计中的核心内容,“拟像”是进行广告设计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计算机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随着视觉表现手段的不断更新,以及审美范式的多元化改变,广告设计也经历了拟像化的进程。“拟像”理论为广告设计充分融入与受众的互动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 孙金燕; 金星
    • 摘要: 虚拟偶像是一种由数字技术、二次元文化和粉丝文化交互催生的抽象文化产品,它以数字符号为媒介构筑拟真世界,呈现出拟像在场、拟社会互动与拟人格设定等景观化表征,与青年受众形成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的相互交织与召唤,为青年群体的自我表达与文化姿态构建出一个创造自由空间、保存和建立自身意义储备的场域。虚拟偶像特殊的技术实践与参与式文化实践,既疏导青年对现实世界的欲望诉求,也消解青年的主体性及其批判意识与超越维度,加深社会文化的虚拟化。考察虚拟偶像的景观化特征及其所折射的数字化时代青年亚文化群体的价值取向、文化心态与身份认同等,有利于深入勘察当下数字亚文化的建构与价值。
    • 张友军; 刘强
    • 摘要: 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标志的数字媒体的“拟像”传播呈现出广谱性特征,构建了全新的视觉公共性图像形态。虚拟性与“拟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也是媒介建构的出发点,人与媒介互动过程中内在地规定了虚拟性特征。数字媒体的迭代发展,创造出了新的“拟像”形态,推动了媒介视觉传播的全面“拟像化”,反映了工业文明生产的广谱性“图像生产机制”。数字媒体的“拟像”传播使文字、图像、视频具有了互文性特质,实现了不同文本整合传播机制。数字媒体语境下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构建了沉浸式和交互性“拟像”传播的新趋势。
    • 柳盈川; 金秀姬
    • 摘要: 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幻觉系列主题课程《每日幻觉剧场》为例,展开讨论本科一年级设计教学实践如何引导学生由物及我地理解数字媒介在当下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辩证地认识何为真实,并以影像、编程等数字媒体为方法理解和建构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理论部分:感官幻觉和超真实,我们由"何为真实"这一发问展开—如果我们的感官经验不再局限于生物人本身,我们对真实世界的体验将会怎样?在这里,我们利用生物启发性思维,从"化我于物"为视角出发,展开了庄周梦蝶式的哲学思辨和视觉感官实验。在此基础上的第二阶段:从化蝶到拟像的自我,课程纵深聚焦到数字媒体视角下关于真实与拟像的讨论和实验当中,引导学生通过影像、代码等数字媒介展开关于自我以及身份的探索。在以《虚拟之眼》为代表的项目中,同学们通过重构一种叙事情境、重建一种日常现场,建构出一个混合着感官与想象、公共与私密、推理与即兴、幻象与真实的流动舞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