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护理
心理干预护理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4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8341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医药前沿、医学信息、中国实用医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心理干预护理的相关文献由39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乾静、余泽青、凌乐姣等。
心理干预护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8341篇
占比:99.79%
总计:118588篇
心理干预护理
-研究学者
- 李乾静
- 余泽青
- 凌乐姣
- 庄磊
- 张慧
- 徐英群
- 成青燕
- 易琳
- 朱德峰
- 李季
- 李红
- 李艳
- 段平
- 王丽婧
- 王蕾
- 童伏桂
- 许凤婷
- 赵艳敏
- 马立影
- 黄小慧
- 黄风静
- 丁建红
- 乔红梅
- 于竹红
- 任丽娟
- 任平
- 任庆菲
- 任菲菲
- 伍晓员
- 何伟兰1
- 何俊
- 何妤
- 何玲
- 何苏铮
- 何蓉
- 余美香
- 余艳歌
- 侯林林
- 俞碧霞
- 倪娜
- 党伟1
- 关丽丽
- 关晓羽
- 冉昕
- 冉曼
- 冯石莲
- 冯苗
- 凌云
- 刘一梅
- 刘世浩
-
-
任菲菲
-
-
摘要: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及盆底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120例在本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护理组(电护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常规组),每组60例。观察电护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后产后盆底肌功能、产妇妇科检查结果(会阴疼痛、外阴神经反射、周围神经反射、坐骨棘压痛、坐骨结节压痛)以及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并对产妇产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结果电护组Ⅰ类肌肌力、Ⅰ类肌疲劳度、Ⅱ类肌肌力、Ⅱ类肌疲劳度以及阴道动态压力正常例数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康治疗后SUI及POP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电护组SAS及EP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相结合可有效改善经阴道分娩产妇盆底肌力?疲劳度,降低分娩后降低SUI和POP发生情况,且对产后焦虑、抑郁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
-
李红;
方文娟;
周丽丽;
周燕
-
-
摘要: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少数患者甚至出现抗拒治疗或自杀的现象[1,2]。因此,对白血病患者进行相关心理干预尤为重要。绘画疗法是一种遵循大脑左右脑半球分工与心理投射理论的心理治疗技术[3]。俱乐部形式心理干预邀请恢复效果好的患者进行心路历程分享,有利于提高治疗信心[4]。基于此,本次研究将绘画疗法联合俱乐部形式心理干预护理应用于白血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
-
黄颖梅;
洪卫祥;
袁园;
陈瑶;
文小翠;
龚晶;
陈颖;
刘元庆
-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的心理障碍的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了解其在女性起搏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植入永久起搏器的10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疾病知识指导,起搏器术后康复指导等),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36条健康状况简明调查问卷(SF-36),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的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女性起搏器患者的心理障碍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疏导效果,缩短患者回归社会时间,并提高其远期的生活质量。
-
-
马立影
-
-
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对高龄产妇分娩期和产后实施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高龄产妇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护理应用于高龄产妇分娩期与产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
吴小兰;
鲍玲
-
-
摘要:
目的 : 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0 年 3 月 -2020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脑梗塞患 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 例)和观察组(n=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阶段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 心理状况:焦虑抑郁评分、神经功能恢复:包括 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 NFDS(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 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 NIHSS、NFDS 均优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阶段性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神经 功能状况,减少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
陈赛丽;
张丽华;
李振军
-
-
摘要:
临床实践发现,人们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较为强烈的心理暗示,称之为意念力,其具有双向作用、个体差异性强、相对稳定性和阻断可塑性、可自动增强等四项基础属性,可以用来指导临床心理护理的实施.意念力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普遍存在,且多为不良信息反馈,会影响临床疗效和疾病预后.而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意念反馈,在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手术、放化疗)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因此必须重视加强心理干预护理来帮助结直肠癌患者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笔者浅谈结直肠癌心理护理对临床作用的研究进展.
-
-
张生燕
-
-
摘要:
目的:呼吸危重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护理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2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呼吸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开展心理干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满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实验组的护理后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护理后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的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呼吸危重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危重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曾会蓉
-
-
摘要: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从中抽选出765例患者,以双色球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82例、观察组383例.所有患者均于甲状腺全切术后接受131碘治疗.对照组甲癌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心理干预护理,对比分析2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癌术后131碘治疗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值得推荐.
-
-
谢晴;
冉曼
-
-
摘要: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护理用于甲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8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摸球随机分组,两组中各有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干预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和护理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对缓解甲亢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升其护理依从性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
郝敏;
刘凯;
汤道芳
-
-
摘要:
为探讨四手操作联合心理护理对根管治疗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5—2019年在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根管治疗术的患者850名,将85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相同(n=425),两组患者均接受四手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疼痛、治疗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分别为(31.49±10.05)min;经过心理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比较结果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对于牙髓病和根尖病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实施四手操作联合心理干预护理,不仅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
-
张文杰;
刘媛;
曲彦;
李冬英
-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型胰腺炎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减少患者住院日,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行血液滤过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与治疗对症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急性胰腺炎的CT严重指数(CTSI).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血液滤过时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
-
张文杰;
刘媛;
曲彦;
李冬英
-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型胰腺炎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减少患者住院日,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行血液滤过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与治疗对症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急性胰腺炎的CT严重指数(CTSI).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血液滤过时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
-
张文杰;
刘媛;
曲彦;
李冬英
-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型胰腺炎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减少患者住院日,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行血液滤过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与治疗对症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急性胰腺炎的CT严重指数(CTSI).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血液滤过时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
-
张文杰;
刘媛;
曲彦;
李冬英
-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型胰腺炎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减少患者住院日,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行血液滤过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与治疗对症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急性胰腺炎的CT严重指数(CTSI).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血液滤过时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