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丁哌卡因

丁哌卡因

丁哌卡因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药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专利文献147961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现代医院、医疗装备、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等; 丁哌卡因的相关文献由189位作者贡献,包括于礼、刘志双、汪小海等。

丁哌卡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47961 占比:99.94%

总计:148048篇

丁哌卡因—发文趋势图

丁哌卡因

-研究学者

  • 于礼
  • 刘志双
  • 汪小海
  • 葛卫红
  • 陆惠元
  • H·J·巴兹利
  • H·J·巴得斯利
  • L·马瑟
  • M·伍得
  • M·朗司顿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祝劲松; 陈荣; 韩徐; 唐松江
    • 摘要: 目的 探讨七叶莲花醇提物减轻丁哌卡因大鼠中枢神经毒性反应和心脏毒性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D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七叶莲花醇提物低剂量组(2 g/kg,S1组)、中剂量组(4 g/kg,S2组)、高剂量组(8 g/kg,S3组)灌胃给予七叶莲花醇提物,每天1次,连续3 d,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采用肢体Ⅱ型导联监测心电图(ECG),暴露股动脉,放入24G套管针用于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抽取血样;暴露大鼠股静脉,插入套管针按2 mg/(kg·min)速度泵注丁哌卡因,同时监测大鼠MAP、心率和ECG,观察记录大鼠出现抽搐、心律失常、循环塌陷和心搏骤停的时间,并计算累积剂量;在泵注丁哌卡因前、出现抽搐、循环塌陷时分别收集血样1 ml,分离血清检测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脱颈椎处死,解剖分离大鼠海马组织,TUNE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水平,RT-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NAMD)1和NMDA2B表达。结果 泵注丁哌卡因后,与D组相比,S2组、S3组、P组出现心律失常、循环衰竭、心搏骤停时,泵注丁哌卡因的累积剂量显著升高;S1组出现心律失常、循环衰竭时,泵注丁哌卡因的累积剂量显著升高(均P0.05);与泵注前相比,出现抽搐和心律失常时,5组MAP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出现抽搐时5组NO水平均显著高地泵注前,循环衰竭时恢复至泵注前水平(P<0.05),且出现抽摔时,S1组、S2组、S3组、P组NO水平显著高于D组(P<0.05);在抽搐和循环衰竭时,S1组、S2组、S3组、P组NOS水平均显著高于D组(P<0.05)。D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显著高于S1组、S2组、S3组、P组(均P<0.05)。与D组相比,S2组、S3组、P组NMDA1和NMDA2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 预先灌胃给予七叶莲花醇提物可明显减轻丁哌卡因对大鼠的中枢神经毒性反应和心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MDA受体表达和提高NOS活性有关。
    • 刘明国
    • 摘要: 目的 探讨丁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初产孕妇镇痛中的应用及对泌乳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82例初产孕妇的病例资料,按照麻醉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单用丁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组(对照组)和丁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组(观察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初产孕妇的镇痛效果、泌乳情况、不良反应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初产孕妇镇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初产孕妇生产24h、48h后血浆催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初产孕妇的剖宫产手术中给予丁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可提高镇痛优良率,对初产孕妇的泌乳及新生儿结局均无不良影响,且麻醉药物使用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陈东儒
    • 摘要: 目的探析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肛肠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肛肠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推注2ml 0.375%丁哌卡因溶液,观察组推注2ml罗哌卡因溶液,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最大感觉阻滞平面等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麻醉治疗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对肛肠手术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降低患者围术期的痛苦,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夏云杰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罗哌卡因对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罗哌卡因组(68例)和丁哌卡因组(68例),使用罗哌卡因为罗哌卡因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使用丁哌卡因丁哌卡因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的满意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罗哌卡因组患者输药完毕至运动阻滞起效的时间明显长于丁哌卡因组患者,罗哌卡因组患者的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明显低于丁哌卡因组患者,说明罗哌卡因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的总时效明显低于丁哌卡因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罗哌卡因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率高于丁哌卡因组患者,但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使用丁哌卡因相比,使用罗哌卡因对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更为显著,更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 方传奇
    • 摘要: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效果,并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进行肛肠手术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丁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组,每组各41例.均采用以腰部L3、L4间隙作为穿刺点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丁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组患者分别以0.2 ml/s的速度推注0.375%的丁哌卡因2ml和罗哌卡因溶液2ml.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满意度以及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后进行手术期间均未再追加药物,手术完成顺利.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大感觉阻滞平面以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罗哌卡因组感觉最大运动阻滞程度评分[(1.8±0.4)分]较丁哌卡因组[(2.9±0.3)分]低,且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晚[(9.8±0.6) min与(3.5±0.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36、t=2.4265,P均<0.05).对于麻醉的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麻醉程度均能满足施行手术的肌松要求.结论 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用于肛肠手术能够满足围术期无痛无感的要求,值得在肛肠手术时借鉴应用.%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si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in anorectal surgery an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his method.Methods We retrospective analyzed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82 patients who conducted with selective anorectal surgery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qiu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3.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bupivacaine group and ropivacaine group,and each group of 41 cases.Both groups took the way of combined with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to waist L3/L4 point gap.Bupivacaine and ropivacaine group were traited at a rate of 0.2 ml/s bolus of 0.375% bupivacaine and ropivacaine solution of 2 ml.Compare the satisfaction and anesthetic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 None of the patients have received additional drugs again in intraoperative period,and the surgery was performed without a hitch.The sensory blockade working time,the biggest feeling block plane and duration of sensory blockade of all of the patients in two groups have not showed any difference (P>0.05),while in ropivacaine group,the biggest feeling block plane ((1.8 ± 0.4) vs (2.9± 0.3) score) was lower and the sensory blockade working time((9.8±0.6) min vs (3.5±0.4) min) was late,and the difference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wo groups (t =2.4236,2.4265;P <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anesthesia,anesthesia level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urgery muscle relaxant.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bupivacaine group,sanesthesia,ropivacaine not only can help anorectal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ecovery,but also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on-pain and non-inductive in perioperative operation patients,it is worth in anorectal surgery clinical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 侯爱国
    • 摘要: 目的:探究在产科麻醉中罗哌卡因和左旋丁哌卡因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21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500例、521例,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左旋丁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产妇则采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包括其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产妇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而在产妇的运动和感觉恢复时间对比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产科麻醉中罗哌卡因与左旋丁哌卡因的应用对比中可见罗哌卡因的起效时间基本一致,而恢复时间较快,适合在产科麻醉中推广应用。
    • 倪锦萍; 秦洋; 钱望月; 尹述洲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重比重丁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将40例接受剖宫产生产的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在腰麻麻醉中采用0.33%和0.5%的丁哌卡因,术中监测并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镇痛肌松效果.结果:B组的肌松与镇痛效果均优于A组(P<0.05),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比重0.5%丁哌卡因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术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
    • 王海; 戴锦艳; 谈雅茹; 杨赟
    • 摘要: 目的:比较同浓度、同剂量和等比重的丁哌卡因和罗哌卡因对于腰麻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择期在腰麻下行下腹部、会阴及下肢皮肤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丁哌卡因组(B组,n=40)和罗哌卡因组(R组,n=40)。两组分别给以等比重的丁哌卡因或罗哌卡因各2.5~3.0 ml(分别取0.75%的丁哌卡因或罗哌卡因1.5 ml,然后以相同容积的脑脊液稀释至3 ml)。比较两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效果、恢复情况,麻醉镇痛效果,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R 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P<0.05),运动神经阻滞较轻且恢复更快(P<0.05),而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与B组相似。麻醉效果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R组低于B组(P<0.05)。结论下腹部、会阴及下肢皮肤外科手术患者应用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轻微,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影响小于等比重丁哌卡因,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 郝向东
    • 摘要: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丁哌卡因蛛网膜下隙注射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择期行剖宫产术的高危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盐酸丁哌卡因10 mg 组(B 组)和盐酸丁哌卡因7.5 mg +舒芬太尼5μg 组(B + S 组),每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 B 组比较,B+ S 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麻醉后3 min,5 min 和10 min 时 MAP升高(P 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P 0.05);麻醉效果优秀率明显增高(P 0.05)。与基础值比较,B 组麻醉后3 min,5 min 和10 min 时 MAP 降低(P 0.05),B + S 组 MAP 和 HR 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丁哌卡因7.5 mg 混合舒芬太尼5μg 蛛网膜下隙注射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可以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且血流动力学变化小,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