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642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3篇;相关期刊262种,包括科技与生活、机电信息、安徽电力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全国医院制剂学术研讨会、中国昆虫学会第五届全国青年学术讨论会等;10的相关文献由1094位作者贡献,包括俞木发、樱子、余伯略等。
10
-研究学者
- 俞木发
- 樱子
- 余伯略
- 老万
- 李伟
- 王超
- 等
- 艾玛尔潘
- 靳静力
- 黄照苏
- J.P.斯派塞
- J.施
- J·-C·罗滕
- L.T.兰塞姆
- M·斯特劳曼
- M·斯特拉姆
- N·加瑟尔
- 刘庆明
- 吝伶艳
- 吴佛能
- 吴凤美
- 吴斌
- 周焕枝
- 唐代财
- 孙晨
- 宋建成
- 张景武
- 张毅
- 张高华
- 文毅
- 朱国群
- 朱宇成
- 朱美玲
- 朱花霞
- 李永茂
- 李龙
- 杨奇
- 杨莲红
- 梁勇
- 江南
- 沈志刚
- 王国先
- 王昀博
- 王福清
- 王进兴
- 程军
- 章永康
- 翁庭强
- 芦国齐
- 荆培峰
-
-
宗静;
李发双;
茹毅;
余绍春;
雷嫣;
李惠英
-
-
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集静脉血样本、高氯酸沉淀蛋白,离心取上清液进样,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BEH C_(18)(2.1 mm×50 mm, 1.7μm),流动相为0.05%甲酸∶乙腈=75∶25,检测波长254 nm,流速0.20 mL/min,柱温40°C。结果: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在5~100μg/mL浓度范围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对浓度比值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准确度均在限度要求范围内。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灵敏,可用于临床监测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
-
-
李灵姣
-
-
摘要:
10 kV配网电力工程是所有电力企业在建设供电系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10 kV配网电力工程负荷了很大一部分的居民用电,所以电力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的问题。对于电网工程建设而言,电力企业的施工技术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对于10 kV配网电力工程来说更是如此,有先进技术的应用才能做到进一步提升工程的建设效率和质量。
-
-
李威
-
-
摘要:
本文基于中债研究所均衡利率估算课题研究成果,拓展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长期存款利率参考基准的背景下,研究估算我国的均衡利率水平。在202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下,利用贝叶斯估计技术,估算出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均衡值为2.70%,波动上限为2.94%,下限为2.41%。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均衡利率值之间的利差关系,以及向均衡值回归的长期趋势,可以释放利率波动信号,有助于破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两端操作困境,为货币政策的精准实施提供参考。
-
-
杨丽丽
-
-
摘要:
针对配电网线路在实际传输电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电能损耗的问题,配电网的线损率已经成为了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通过对线损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管理10 kV配电网同期线损方面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降低线损的策略以供供电企业参考。
-
-
李昱茜;
杨景泰;
隋玉秀;
邬晓冬;
张黎红;
孙立娟;
王蕾;
肖剑
-
-
摘要:
利用2015年5月至2020年4月辽宁省大连地区9个国家气象站、2017年165个区域气象站逐10 min测风资料,从风向、风级、月际变化、日变化、空间分布和天气影响系统等对大连地区最大、平均、最小阵风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12月平均阵风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66~1.77,秋末冬初平均阵风系数偏大,春夏季节偏小;与冷空气相对应风向的平均阵风系数大于与暖空气相对应的风向;随着风级的增大,最大、最小阵风系数向平均阵风系数收敛;不同风级下阵风系数的频率分布均呈单峰型分布,风级越大,分布范围越窄。除西南风外,其他风向的阵风系数均表现出白天大、夜间小的特点。大连地区阵风系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东南和西北部沿海区域的阵风系数比内陆和西南沿海偏小,风向基本不影响阵风系数的空间分布。大连的大风过程多受海上气旋和高压前部双系统共同影响,气旋、台风以及雷暴大风的平均阵风系数大于同风级的平均值。
-
-
-
-
-
卢国华;
李高坚;
卢银;
范永鹏;
谷加佩
-
-
摘要:
本文对降低整车油耗消耗进行了研究,挑战了在低成本开发的情况下对降油耗方式的研究.无需额外能源输入的情况下通过给机油加热的方式实现整车油耗下降,经试验验证,此项研究可以降低整车油耗4%,排放污染物下降10%.
-
-
-
陈凯;
李纪顺;
杨合同;
王加宁;
高永超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菌的抑制有效中浓度EC为22.675±0.0601μg/ml,95%置信区间为29.771~17.306μg/ml,毒力回归方程为y=3.597±1.035x,经x测验毒力回归方程合适,抑制有效中浓度准确度可信.同时应用浸种处理测定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的温室防效.在一次施药的情况下,处理浓度80μg/ml的Ph1第一周防效为85.86%,第四周防效为28.23%;而应用干种子量1%的多菌灵拌种处理第一周防效为68.13%,第四周防效为5.63%,同一时间Ph1处理防效高于多菌灵对照.防效降低的原因是试验过程中药物分解失活,如定期增加药剂处理次数,将有效巩固防效.
-
-
陈凯;
李纪顺;
杨合同;
王加宁;
高永超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菌的抑制有效中浓度EC为22.675±0.0601μg/ml,95%置信区间为29.771~17.306μg/ml,毒力回归方程为y=3.597±1.035x,经x测验毒力回归方程合适,抑制有效中浓度准确度可信.同时应用浸种处理测定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的温室防效.在一次施药的情况下,处理浓度80μg/ml的Ph1第一周防效为85.86%,第四周防效为28.23%;而应用干种子量1%的多菌灵拌种处理第一周防效为68.13%,第四周防效为5.63%,同一时间Ph1处理防效高于多菌灵对照.防效降低的原因是试验过程中药物分解失活,如定期增加药剂处理次数,将有效巩固防效.
-
-
陈凯;
李纪顺;
杨合同;
王加宁;
高永超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菌的抑制有效中浓度EC为22.675±0.0601μg/ml,95%置信区间为29.771~17.306μg/ml,毒力回归方程为y=3.597±1.035x,经x测验毒力回归方程合适,抑制有效中浓度准确度可信.同时应用浸种处理测定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的温室防效.在一次施药的情况下,处理浓度80μg/ml的Ph1第一周防效为85.86%,第四周防效为28.23%;而应用干种子量1%的多菌灵拌种处理第一周防效为68.13%,第四周防效为5.63%,同一时间Ph1处理防效高于多菌灵对照.防效降低的原因是试验过程中药物分解失活,如定期增加药剂处理次数,将有效巩固防效.
-
-
陈凯;
李纪顺;
杨合同;
王加宁;
高永超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菌的抑制有效中浓度EC为22.675±0.0601μg/ml,95%置信区间为29.771~17.306μg/ml,毒力回归方程为y=3.597±1.035x,经x测验毒力回归方程合适,抑制有效中浓度准确度可信.同时应用浸种处理测定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的温室防效.在一次施药的情况下,处理浓度80μg/ml的Ph1第一周防效为85.86%,第四周防效为28.23%;而应用干种子量1%的多菌灵拌种处理第一周防效为68.13%,第四周防效为5.63%,同一时间Ph1处理防效高于多菌灵对照.防效降低的原因是试验过程中药物分解失活,如定期增加药剂处理次数,将有效巩固防效.
-
-
陈凯;
李纪顺;
杨合同;
王加宁;
高永超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菌的抑制有效中浓度EC为22.675±0.0601μg/ml,95%置信区间为29.771~17.306μg/ml,毒力回归方程为y=3.597±1.035x,经x测验毒力回归方程合适,抑制有效中浓度准确度可信.同时应用浸种处理测定10%Ph1乳油对棉花立枯病的温室防效.在一次施药的情况下,处理浓度80μg/ml的Ph1第一周防效为85.86%,第四周防效为28.23%;而应用干种子量1%的多菌灵拌种处理第一周防效为68.13%,第四周防效为5.63%,同一时间Ph1处理防效高于多菌灵对照.防效降低的原因是试验过程中药物分解失活,如定期增加药剂处理次数,将有效巩固防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