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20944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六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等;异型淋巴细胞的相关文献由59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琳、刘秋红、许文艳等。

异型淋巴细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8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0944 占比:99.79%

总计:121193篇

异型淋巴细胞—发文趋势图

异型淋巴细胞

-研究学者

  • 李琳
  • 刘秋红
  • 许文艳
  • 丁信军
  • 严达尊
  • 农少云
  • 刘勇
  • 刘瑞明
  • 李瑞机
  • 杨晓艳

异型淋巴细胞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君利; 王冬梅
    •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计数与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检测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2例IM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的12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检测和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水平与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CD3^(+)、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患儿的CD3^(+)、CD8^(+)水平均高于异型淋巴细胞计数≤10%患儿,且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异型淋巴细胞计数≤10%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P<0.05),与CD4^(+)、CD4^(+)/CD8^(+)水平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IM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与CD3^(+)、CD8^(+)水平均呈正相关,与CD4^(+)、CD4^(+)/CD8^(+)水平均呈负相关,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与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可作为检测IM患儿免疫功能的特异性指标。
    • 张烛; 侯飞; 沈明富
    • 摘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于一种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儿童是高发人群,因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喉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及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发肺炎、脑膜炎、心肌炎、肝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其中以肝损害最多见,对患儿生命构成严重威胁[1-4]。本研究观察了解毒保肝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罗嫚; 余超
    • 摘要: 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登革热患者及同期在该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将100例登革热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外周血涂片检验,对比其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分析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受检者,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治疗后第5 d,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治疗后第1 d、第3 d,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治疗后第1 d、第3 d,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的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异型淋巴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均较低,P<0.05。结论:登革热患者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后,其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的含量可明显降低。临床上可通过检验登革热患者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的含量,早期诊断其病情,评估其治疗效果。
    • 梁少霞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实施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期间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值+EBV-DNA载量检测的查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5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引发的发热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时期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其他发热患儿作为参照组;针对两组患儿合理展开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值+EBV-DNA载量检测,对比两组单核细胞(M)、EBV-DNA、异型淋巴细胞。结果 研究组M(18.25±3.22)%、EBV-DNA(7.32±2.25)×10^(7)copies/mL、异型淋巴细胞(29.25±5.52)%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62、18.210、34.868,P<0.05)。结论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值+EBV-DNA载量联合应用,可通过对M%、EBV-DNA、异型淋巴细胞加以明确,显著提高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准确性,为疾病早期确诊奠定基础。
    • 郑春毅; 陈曼娜; 周桦坤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atypical Iymphocytee)的形态特点和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实验室要求,当血液分析仪细胞分类散点图出现异常报警信号、淋巴细胞结果异常警示时,要及时对外周血细胞进行涂片、染色、人工分类镜检复检。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潮州市人民医院约有3000例外周血标本在观察血细胞分类散点图时有异常的情况,本文选取这些标本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送血液学实验室进行了血涂片瑞氏-姬姆萨染色人工形态学分类镜检,并分析这些标本中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存在的临床意义。结果:镜检发现其中有160例外周血标本涂片分类可见有异型淋巴细胞的存在,大多数为2~3岁的幼儿(占51.9%)。结论:在人体发生某种疾病的状况下,尤其是免疫系统发育未完善的幼儿,异型淋巴细胞可以出现在外周血涂片分类之中。例如当机体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如E-BV病毒感染、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感染、肠道病毒71型感染、轮状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时,发生原虫感染、非肿瘤性皮肤病、超敏反应性疾病、药物反应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炎症疾病与多种免疫刺激损伤性疾病时,异型淋巴细胞可以出现在外周血涂片分类之中。当在发生这些疾病患者的外周血中发现一定数量的异型淋巴细胞时,临床上如能及时进行对症治疗,患者的身体可以恢复健康,异型淋巴细胞也可以减少甚至逐渐消失。
    • 石秋萍; 杨阳; 谷培云; 王超; 齐文杰; 李培兰
    • 摘要: 目的 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症状,探讨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和EB病毒DNA拷贝数的关系.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北京友谊医院7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成人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按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进行分组,观察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和EB病毒DNA浓度的关系.结果 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具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在72例患者中EBV-DNA检测值为阳性的共43例(59.7%).异型淋巴细胞≥4%(阳性)63例,异型淋巴细胞<4%(阴性)9例,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占87.5%.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与EB病毒拷贝数不存在线性相关性.将异型淋巴细胞按照比例大小分为3组,Ⅰ组(1%~10%者)12例,Ⅱ组(11%~20%者)14例,Ⅲ组(>20%者)13例,3组之间EB病毒拷贝数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异型淋巴细胞与EB病毒的拷贝数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陈梦蕊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Mindray BC-6900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对检测异型淋巴细胞的价值.方法:从省立医院检验科血液病室2019年9月~2020年1月血常规(异常细胞-DC)的报告有异型淋巴细胞的样本中随机抽取样本46份,观察送检的46份血常规样本在Mindray BC-6900血液分析仪上检测时散点图的特征.结果:血常规(异常细胞-DC)报告有异型淋巴细胞的标本在Mindray BC-6900血液分析仪散点图的特定区域有42份出现了异常提示的散点图.通过镜检分类的42份标本中25份混合型异型淋巴细胞标本与17份以单核细胞型为主的异型淋巴细胞标本在散点图上有较大差异.结论:结合Mindray BC-6900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可以对大批量的外周血标本异型淋巴细胞进行筛查,再结合血常规(异常细胞-DC)血涂片镜检,降低了检验科对异型淋巴细胞的漏检和误检率.
    • 朱正玉; 徐红艳
    • 摘要: 目的 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产生的高峰期,并探讨检测时机及早期抗病毒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产生的高峰期.将80例患儿分成早期治疗组及晚期治疗组,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退热时间、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皮疹消退时间、肝脾1周内回缩情况.结果 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产生峰值时间为发病第5天,晚期治疗组与早期治疗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咽峡部炎症消退时间、肝脾1周回缩情况、气道梗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产生峰值的时间为发病第5天,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使IM患儿明显获益.
    • 陈新敏; 梁华; 郭燕; 何抒蔓; 叶鑫梅; 张跃川; 蒋康
    • 摘要: 目的 探讨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联合EB病毒(EBV)抗体、核酸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儿童共185例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85例,为临床确诊的IM患儿;对照组100例,为同期于儿童保健科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对两组儿童异型淋巴细胞比例、EBV抗体(VCA-IgM抗体)及EBV-DNA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异型淋巴细胞比例、VCA-IgM、EBV-DNA单项检测时,EBV-DNA的灵敏度最高,为85.88%,将三者联合检测,灵敏度可提高至92.94%,与各项目单项检测的灵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EBV抗体及核酸检测3项联合用于儿童IM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是辅助临床诊断儿童IM较为理想的实验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施芙蓉
    • 摘要: 目的 研究EB病毒(EBV)感染患儿外周血象的变化特征.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8例EBV感染患儿为感染组,另选择68例健康儿童为正常组.分别采集两组对象血液标本,依次检测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和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感染组WBC低于健康组(P<0.05),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均高于健康组(P<0.05).感染组患儿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健康组(P<0.05).感染组患儿外周血CD3+、CD4+、CD4+/CD8+低于健康组(P<0.05),CD8+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 EBV感染患儿外周血白细胞降低,异型淋巴细胞明显升高,且出现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