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建安诗歌

建安诗歌

建安诗歌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1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专利文献213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才智、广西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等; 建安诗歌的相关文献由7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亚新、傅正义、陈长义等。

建安诗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29.00%

专利文献>

论文:213 占比:71.00%

总计:300篇

建安诗歌—发文趋势图

建安诗歌

-研究学者

  • 张亚新
  • 傅正义
  • 陈长义
  • 刘刚
  • 周杰
  • 孙明君
  • 张斌斌
  • 杜红亮
  • 魏宏灿
  • 丛金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刘明川
    • 摘要: 翻看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其中“三曹”、“七子”以及女诗人蔡琰的诗(包括残篇)共收录270余首,出现“风”意象的就有60首之多。“风”的种类琳琅满目,有悲风、凉风、凄风、飘风、清风、惊风、高风、长风、秋风、灰风、北风、南风、凯风、春风、和风、晨风、谷风、迅风、流风、时风、胡风等二十多种,并且这些风大部分是和悲情联系在一起。按照所抒悲情的程度深浅以及抒情方式的差别,可将这些“风”意象进行分类研究,以便于我们进一步考察建安诗歌的特征。
    • 黄燕
    • 摘要: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的第三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本单元选取了八首古诗词,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在感受诗歌的意象、品鉴诗歌语言、体验诗人情感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获得审美体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本单元选取的八首诗词非常有代表性,从时间发展来看,分别是魏晋时期的建安诗歌和田园诗歌,唐诗中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和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宋词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作品。从作者来看,选取的都是极具代表性和个人风格的诗词创作者。
    • 曹雷
    • 摘要: 建安诗歌,掀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次高潮。自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后,人们的思想一直被儒学禁锢着。到建安时期,由于东汉后期统治集团衰败,内忧外患,战争频繁,再也无力统治人们的思想了,人们思想上又一次获得了自由。由于政治上的极度混乱,思想上的极度解放,人们都在追求各自的理想抱负,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于是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文学创作人士,曹操就是这一时期英雄人物的代表。他平董卓、灭袁绍,基本统一了北方,加上他雄才大略,极端鄙视儒学,广招天下贤才的思想,吸引了一大批的文人志士。这些文人志士在他周围不受任何思想的约束,任意抒发着心中的理想和人生抱负。曹操又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的诗歌中无处不充满评定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曹操那种无拘无束的个性和极端鄙视儒学的思想,可以说是建安诗歌兴盛的一个原因。试想一下,如果曹操当时统一北方后,恢复儒学统治的地位,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看到建安时期的文学繁荣。
    • 陈显望
    • 摘要: 建安诗歌不仅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关学范畴,而且普遍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文学中的“死亡”母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建安诗人们对人生苦短的体验大体相似,但对生命或者说对死亡的超越方式便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或叹逝者如斯,须及时建功立业;或力图突破天命的限制;或觉人生苦短,须及时行乐;亦或徒然感叹人生苦短.建安诗人常采取以“暮、秋”等为关键词的意象模式以及“人生如朝露”的惯用语的语言形式来表现这一母题.建安诗歌之所以频繁表现这一母题,是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遇双重影响的必然结果.
    • 韩雪琳
    • 摘要: 建安诗歌与汉乐府民歌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为建安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建安诗歌无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有些许汉乐府民歌的影子,但是建安文人并没有很多对汉乐府民歌的喜爱和亲切感.但是无论是建安诗歌,还是汉乐府,都对后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以来,从不缺乏有学者对两者进行研究,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此,本文就建安诗歌与汉乐府民歌的比较略谈.
    • 苏蓉
    • 摘要: 诗歌是一种极具传承性质的艺术形式,每个时代每种形式的文学艺术对于其之前的文学都有所借鉴与吸收,对于其后的文学艺术都有所启发和指引.诗歌经由东汉末年至魏晋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也并不例外.本文将以《古诗十九首》和三曹、七子的诗歌为线索,从其内容上来论述魏晋诗歌对《古诗》感伤情怀的创新.
    • 孙倩
    • 摘要: 建安一词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代名词,它由最初的一个年号逐渐发展成为文学的一个标志,在文学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文学史性格和文学思潮都具有与前代完全不同的特征,其中以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并形成了“梗概多气”的情感特征,《中国诗史》称“这是中代诗史上第一个光荣的时期”。在本文中,我们对建安诗歌的限定以建安诗人群中年长的孔融起至年少的曹植结束这大概五十年的阶段中所产生的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诗歌作品作为参考,试论其“梗概多气”的情感特征。
    • 谭鑫
    • 摘要: 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风栺迥异,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继承与収展的关系。继承体现在慷慨诗风的延续、个性化的情感抒収、意象化的抒情方式、哲理玄思与忧生之嗟等方面;収展则体现为诗风由明晰到晦涩以及民歌向文人诗的演迚。
    • 孙耀庆
    • 摘要: 永嘉文学是反思文学,是探讨出路之文学。永嘉诗歌具有建安诗歌表现政治理想、人生苦短之内容,正始诗歌抒发苦闷之特点,太康诗歌追求靡丽精巧之形式,东晋诗歌以诗寄理、悟理之方法。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既有"感乱"之声,又有"咏仙"之音,既充溢着"清刚之气",又实现了"变创其体"。
    • 郑州
    • 摘要: 建安诗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建安时期也是文学走上自觉的时期.而曹氏父子为中心的建安诗歌,对文人诗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联系建安诗歌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谈谈建安诗歌对文人诗歌发展的贡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