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建安

建安

建安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79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5篇、专利文献174篇;相关期刊414种,包括兵团工运、文史知识、政协天地等; 建安的相关文献由1072位作者贡献,包括牛志峰、雷根林、顾农等。

建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5 占比:78.22%

专利文献>

论文:174 占比:21.78%

总计:799篇

建安—发文趋势图

建安

-研究学者

  • 牛志峰
  • 雷根林
  • 顾农
  • R·查因斯基
  • 彼得·莫斯曼
  • 木斋
  • 朱秀敏
  • 马蒂亚斯·罗伊施
  • 刘波
  • 崔百福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李卉; 刘培
    • 摘要: 建安西域题材的文学书写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其中以同题共作《迷迭赋》《玛瑙勒赋》《车渠椀赋》表现尤甚。根据迷迭香、玛瑙勒、车渠椀作为香料类、玉器类代表的特殊政治意涵,我们可以发现邺下文人集团在西域题材书写中的政治外交信息。对建安同题《迷迭赋》《玛瑙勒赋》《车渠椀赋》的时代特殊性、地域特殊性、主体特殊性、题材特殊性的多方位考察,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魏晋时期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状况。
    • 马黎丽
    • 摘要: 建安七体较汉代七体,在知识与文采方面均有丰富和超越。王粲《七释》与曹植《七启》在名物的种类和相关知识方面予以拓展,引入歌舞表演等新的题材因素,展现出建安赋家的博物修养。王粲《七释》思想观点和说理论证的技巧较汉代七体有较大发展。曹植《七启》注重文学趣味的营造和表现,赋名物以美感和趣味,运用具有神话色彩的想象和意象,展现出较高的文学性。建安七体较汉代七体的发展,是赋家之政治追求及博物风气与文学表达手段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 陈佳诣; 吴敏
    • 摘要: 建安时期文坛出现许多以女性为主角的文学作品,而建安文人中又以曹植最热衷于创作女性题材作品,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曹植前后期创作风格的转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女性题材作品的创作。本文主要分析曹植女性题材作品及其笔下弃妇、美女形象的分析,理清曹植女性题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意识,体悟曹植对女性形象的赞美、尊重之情。
    • 刘浩洋
    • 摘要: 一长江上燃起熊熊大火,在没有烟花爆竹和万家灯火的古代中国,深夜出现这种壮观景象绝对是烘托节日气氛的大手笔。只可惜,此时正燃烧着的是曹操苦心打造的数百艘巨舰艨艟。建安十三年的这个冬天,长江中游刮起了曹孟德始料不及的东南风。在京剧世界里,这场风是刚刚由诸葛亮登上高台、踏罡步斗,跟老天爷"借"来的。引用后来《甘露寺》里目击证人乔玄的话,这场东风一借就是"七日七夜"。凭着这场风,周瑜和黄盖策划了蔚为壮观的"火烧赤壁"。
    • 吉丽; 邬建安(图)
    • 摘要: 提到仪式,我们会想到什么?传统庆典、祭祀方式还是奶奶家的饭桌?邬建安说:“人们说到‘仪式’时,都是在强调整体。就像军队一定要讲仪式,宗教一定要讲仪式,这些仪式都是将个体凝聚成一个有力量的集体的方式。”他把自己最近的个展定名为《仪式》,展览以“仪式”为线索,展出面具系列、化身系列、五百笔系列,以及艺术家于2019年威尼斯穆拉诺岛驻留期间完成的玻璃雕塑系列《看不见的面孔》。
    • 马黎丽
    • 摘要: 赋作校猎书写阳刚、雄放、野性的美学特征,是在司马相如突破和超越枚乘《七发》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后,扬雄、班固、张衡等赋家继承这一风格并从不同角度寻求新的变化与超越,建安赋家全面继承前代校猎题材的书写模式与审美特征,并借由对暴力和杀戮快感的渲染与呈现,将这一题材的美学特征推向极致.汉魏校猎题材以极度夸张、渲染的手段书写暴力,以追求强烈酣畅、惊心动魄的文学感染力为目的,具有恣意宣泄内在生命冲动的表达效果和极大的文学张力.汉魏校猎书写的美学风格展现了汉魏的时代特征和精神气质.
    • 马黎丽
    • 摘要: 《诗经》《楚辞》仅以禽鸟进行比兴象征的修辞之用,汉代诗赋始摹写禽鸟形象并进而通篇描写禽鸟以寄托情感志意,禽鸟赋随之诞生,祢衡《鹦鹉赋》标志着禽鸟赋的成熟与创作巅峰.应玚、阮瑀《鹦鹉赋》将祢衡笔下鹦鹉与现实世界的紧张对立关系,变为审时度势、识时务的缓和关系,对后世禽鸟赋立意影响深远.建安禽鸟赋还确立了抒情型、象征型、游仙型三种书写类型,并以禽鸟美质象征君子的高洁品性、出处之道以及向往自由的精神,成为后世禽鸟赋乃至其它禽鸟题材作品创作的典范.
    • 曾晓洪
    • 摘要: 《汉书》以后,正史不再为游侠立传,但在汉末及曹魏时期,亦有不少具有侠行或侠义情怀的人物.此期的咏侠诗歌主要是文人创作,而民谣较少.在文人咏侠诗歌创作中,曹植及其作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曹植的咏侠诗创作,完成了侠客形象从史书记载向文人诗歌塑造的转化;诗歌体式上,曹植继承和发展乐府的形式,并自创新题,成为后世咏侠诗歌的主要形式;题材开拓上,曹植第一个使游侠走向边塞;审美风格上,曹植咏侠诗歌具有阳刚、慷慨、壮美的特点,为后世此类诗歌审美风格的主流.曹植是第一个有意为咏侠诗的作家,具有开创之功.
    • 徐昌盛
    • 摘要: 曹丕《典论·论文》重点关注了当时的作家,构成了最早的作家论,尤其着重论述了作家的偏才情况,代表了当时评论者的共同关切,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中的偏才论.《典论·论文》是偏才论提出的经典文献,刘劭《人物志》对偏才论进行了理论总结.曹丕与刘劭等人在实践和理论上对偏才的论述,既是汉末以来清谈向名理发展的产物,又呼应了曹操"唯才是用"的人才政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