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幻境

幻境

幻境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6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绘画、摄影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6篇、专利文献5篇;相关期刊198种,包括风景名胜、东方艺术、芭莎珠宝等; 幻境的相关文献由261位作者贡献,包括御手洗洗手、金寻者、三月初七等。

幻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6 占比:98.08%

专利文献>

论文:5 占比:1.92%

总计:261篇

幻境—发文趋势图

幻境

-研究学者

  • 御手洗洗手
  • 金寻者
  • 三月初七
  • 刘廷乾
  • 张姗姗
  • 付璨璨
  • 商竞文
  • 常凌
  • 张萌
  • 方琦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邹晖
    • 摘要: 18世纪后期,清高宗乾隆帝在北京圆明园的长春园北侧建造狮子林和西洋楼两处园林。他的狮子林仿建了以假山迷宫闻名的苏州名园狮子林,而西洋楼包含着一个巴洛克式迷宫与错觉透视的戏台。通过对元代至清代有关2个狮子林园的诗词和园记的现象学感知分析与历史诠释学解读,揭示了苏州狮子林园从元代的禅宗空间到明代的幻境,再到清代的沉醉迷宫的美学变迁,以及其对当代精神空间塑造的历史启迪与文化含义。
    • 杨洋
    • 摘要: 《红楼梦》第一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中写道:“话说宝玉一听麝月的话,身往后仰,复又死去,急得王夫人等哭叫不止。……这里麝月正思自尽,见宝玉一过来,也放了心。只见王夫人叫人端了桂圆汤叫他喝了几口,渐渐的定了神。”宝玉因喝了几口桂圆汤而“起死回生”,这只是书中的描写,桂圆汤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 韩美娥
    • 摘要: 《聊斋志异》与《百年孤独》两部小说,虽所处时代不同,风格迥异,但却在“真实”与“幻境”的错综间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本文试图抓住两位重要人物——婴宁和丽贝卡的显著特点,尝试解读该小说独特的表现手法。一、婴宁的“笑”不同凡响笑,是表达喜悦,展现善意的表情。笑可以消解忧愁、化解敌意、掩饰尴尬等,但婴宁的笑夸张诡异又纯真可爱,迥异于常人。
    • 黄愉皓
    • 摘要: 幻境是园林造山呈现的极致感受体验,因景生情,象由心生,古代文人常以绘画传达所思的山林胜境作为造园的开端。园林中临湖起山产生的山林空间,引发了对叠石掇山产生的幻境空间思考。通过对赏心悦目亭的空间尺度进行数据性的比对分析,结合观者所感,总结了5种临湖起山空间营造的条件:营造山林特征的元素、临湖假山与人之间的身体感知关系、山与临湖筑物之间的尺度控制、纵向空间的山体营造与临湖假山周边空间的关联性。
    • 悦涵
    • 摘要: 为什么当人们穿上古代人的衣服,演绎那个时代的故事,会让屏幕外的一批人,看得如痴如醉、不能自已?它勾勒了一种幻境,但又不像是离你很远的幻境。"好看"是一部成功的古偶剧的重要标志。它既包括人好看,也包括剧情好看。古偶鼻祖《还珠格格》《上错花轿嫁对郎》,都改编自中国台湾作家的言情小说,当时剧中的演员,大部分是新人,播出以后一炮而红,也和那些花团锦簇的脸,有不可分的关系。
    • 金小盼
    • 摘要: 清晨,伴着“滴答”的雨声醒来,拉开窗帘,一夜的雨把窗外的世界妆扮成幻境,薄薄的晨雾,袅袅的炊烟,浸润着一份感慨、万千思绪。这是一个诗意的早晨,久久地牵动着那份空灵。剔透的雨水顺着叶面慢慢滑落,窗外樟叶滋润得犹如春夏交替时的璀璨,雨后的雀儿试探着跃出巢穴,过往思绪浓烈地欲加凝结。
    • 何伟
    • 摘要: 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之《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北京第1版,2019年8月第9次印刷)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第45页有句:“其中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文下注解[“求全之毁”两句]指意外的误会。“不虞”是“没想到”,“隙”指“不和”。这两句借《论语》“不虞之誉、求全之毁”的成句,换“誉”为“隙”,说明误会的“意料不及”。
    • 范琴红
    • 摘要: 许多年了,心里一直藏着一个愿望,再去一趟水软山温的苏州,不要工作,不参加旅行团,无需朋友接待,不与志不同者结伴,只做一个闲散的过客,在那个陌生、美丽的幻境里穿行,累了,温一壶老酒,醉倒在古运河畔的梦里。这个愿望在近期终于实现。三日,说短是短,说长也长,足够去找家书场听评弹。
    • 杨华; 肖冰冰
    • 摘要: 大江健三郎的小说 《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发表于1971年,是作者天皇制批判主题系列小说中的重要之作.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小说中主人公的梦境和幻境进行分析解读:主人公由于少年时期国民学校的经历,长期困顿于为天皇赴死的梦境.在梦中,本我占据主导,不愿为天皇赴死,结果遭到所有人的抛弃.梦醒后,受到渴望得到父亲认可的本我和渴望摆脱国家主义带来的痛苦的本我这一矛盾的影响,主人公产生了幻觉,认为自己患上了癌症,并选择沉溺于这一幻境.但幻境产生后,主人公又遭到母亲的揭露,被母亲从一体化的"幸福感"中拉回到现实.在小说中,从梦境到幻境,二者在时间上先是继起,之后又同时交叉存在,是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相互作用的不同结果.主人公最后的抉择,表明幻境只不过是"他"逃避痛苦的方式.大江健三郎对这一形象的塑造,在其整个以天皇制批判为主题的写作生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黄丹麾
    • 摘要: 徐浡君是我的老朋友了,我以前也给他写过评论文章。虽然,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先后对其作品中的超然物外、意象、玄思、妙想、心境、后观念、新表现、后意念、后语符、幻象、怪诞等美学观念予以了不同层面的解读,但是面对他的新作和他提出的“后未来”主义,我怦然心动,有一种不吐不快之感,所以本文就以“‘后未来’与‘超幻境’”为题,对其近期纸本综合作品进行哲学、美学、图像学等层面上的全方位、多向度评析,以此对他近作予以一个总结式的阐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