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谐振
并联谐振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533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1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51723篇;相关期刊181种,包括科技致富向导、电工技术、电工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第二届检验检疫电磁兼容及实验室建设学术研讨会、第二届电能质量及柔性输电技术研讨会等;并联谐振的相关文献由109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波、丘东元、黄润鸿等。
并联谐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723篇
占比:99.43%
总计:52021篇
并联谐振
-研究学者
- 张波
- 丘东元
- 黄润鸿
- 王川
- 王强
- 杨泰和
- 史万平
- 宋安超
- 张国勇
- 伍群芳
- 刘庆想
- 刘开培
- 吴小刚
- 孙志峰
- 张政权
- 李伟
- 杨玉岗
- 王天施
- 田锦
- 胡仁杰
- 胡聪权
- 蒋玮
- 谢斌
- 郭威
- 陈武
- 冯强
- 刘晓琴
- 张慧瑜
- 彭雅洁
- 徐明
- 徐超
- 权奇清
- 李俊
- 李博强
- 李慧蓬
- 李承原
- 李金波
- 杨奕
- 林俊明
- 林焱
- 林芳
- 梅生伟
- 汪锐
- 潘夏
- 王勤
- 王毅
- 秦亮
- 程森林
- 肖岚
- 舒晓武
-
-
阮景奎;
周玉宁;
何正龙
-
-
摘要:
针对风电轴承滚道热处理,设计了一种45kW并联谐振感应加热电源电路。首先,对电源结构及并联谐振等效电路进行分析,确定电路设计组成;其次,采用基于神经网络PID的闭环反馈策略,改变直流侧电压,实现功率调节;最后,为验证并联谐振感应加热电源电路的有效性,建立了SimuLation模型,模拟仿真电源功率输出。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感应加热电源电路,用于风电轴承滚道热处理,输出功率稳定,符合设计要求。
-
-
杨文良;
刘卓;
窦冰杰;
侯宇嘉
-
-
摘要: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是多种电力设备相互合作的结果,任何环节发生故障都将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电力系统干式空心电抗器,提出一种新型变频变压电源设计试验。通过测试10 kV、35 kV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有功损耗,全面检测电抗器的工作状态,具有现实意义。
-
-
贾东强;
傅哲;
陈泽西;
孙玉树;
刘洋;
汪伟
-
-
摘要:
针对串并联电能质量补偿装置联合运行时潜在的谐波交互影响问题,以串联电压型补偿装置DVR、并联电流型补偿装置APF为例,分析延迟效应的非线性因素对电网残余谐波电流的影响。构建基于DVR与APF联合运行的简化等效阻抗模型,分析潜在并联谐振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针对常态化重要负荷的谐波补偿问题,对比分析单台式、阵列式APF等两类运行模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针对模块化APF阵列运行损耗问题,提出了基于等损耗微增率补偿策略的集中控制模式,并开展了APF阵列的工程应用案例分析。
-
-
林根德;
黄继来;
刘茂集;
许璞轩;
陆锋
-
-
摘要:
基于红外、紫外和超声等联合带电检测,结合停电试验数据、历史数据及相关规程解体检查、试验,发现该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阻尼器的电容元件故障导致并联谐振电路失去谐振功能,流经阻尼器的电流增大,电阻发热量增加,从而使油箱内部发热、温度升高。
-
-
邹学军;
鞠耀武;
曲杨;
金小明;
尤晓波
-
-
摘要:
荧光灯用电子镇流器是一种特殊的电源,其输出恒定大小的高频交流电。由于不同的灯管需要不同大小的高频电流,因此匹配的谐振回路不一样。介绍一种快速设计谐振回路的方法,首先根据荧光灯管所需的工作电流和镇流器的工作频率确定谐振电感的电感量,其次确定谐振电容的容量,最后根据流过谐振电感的电流选取电感所用的磁芯和绕制电感的漆包线。
-
-
-
滕林;
石利民;
张居欢
-
-
摘要:
中波频率范围是535KHz~1605KHz,频率间隔为9KHz,对于一个同时有多个发射频率的发射台来说,临频干扰会影响发射机正常工作,引起驻波比升高,严重时烧坏元器件。本文通过对元器件的实验测量、理论分析与数据计算找到影响匹配网络失谐的原因,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
-
陆春玉;
王言;
潘志城;
陈柏超;
陈博;
吴煜文
-
-
摘要:
目前电网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对高压试验的智能化和试验效率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为解决现有的高压试验电源在高压交流绝缘试验中存在的不足,提升高压试验的效率,提出了一种智能化磁控谐振高压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集升压、补偿和调谐于一体,具有升压调节平滑连续,结构紧凑等优势,可用于工频耐压试验.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基本原理,并搭建了该试验系统仿真模型,通过研究空载和负载运行特性验证了该系统原理的正确性.
-
-
余功成;
向新星;
彭鹏;
刘学芹;
王彪
-
-
摘要:
在负载谐振频率范围较大的情况下,扫频启动是提高并联谐振感应加热电源启动成功率的一种方法.采用模拟器件的鉴相电路存在器件老化、频率跟踪响应慢的问题,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在感应加热电源上的应用能解决这些问题.分析了以DSP为控制器的感应加热电源扫频启动流程,通过Simulink仿真和验证扫频启动的过程,介绍了整流相序自适应和相位检测的电路及方法.在样机中成功应用了该方法进行启动.
-
-
龙俊清
-
-
摘要:
天调网络作为中波广播发射系统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起着阻抗匹配、高频回馈抑制和防雷等一系列的作用.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加载了音频信号的载波频率信号尽可能高功率、无损耗地通过天调网络输送到天线上进行发射,保证节目发射质量.随着中波广播技术的发展,天调网络的设计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各个厂家设计的天调网络均能满足发射台站的要求.而发射铁塔对于每个发射频率所呈现的天线阻抗是会随着天气、周围环境及发射铁塔自身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轻则发射覆盖区域降低,收听质量下降,重则导致无法开机.因此,作为发射台站来说,熟练掌握天调网络的内部构成及功能,并据此进行调试,是非常必要的.
-
-
-
WANG Zili;
王自力;
CHEN Yandong;
陈燕东;
ZHOU Leming;
周乐明;
XIE Zhiwei;
谢志为;
LUO An;
罗安
- 《第十一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多逆变器并网运行会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与电能质量.考虑逆变器群线路阻杭的差异和LCL滤波参数的差异,本文建立了不同类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阻杭耦合等效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激励源单独作用时对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幅频响应特性探讨了不同类型逆变器并联耦合谐振机理,当电网电压单独激励时,逆变器网侧输出电流存在一个正谐振峰和一个负谐振峰;当自身激励源单独作用时,逆变器网侧输出电流存在两正一负共3个谐振峰;当其他激励源单独作用时,逆变器网侧输出电流存在两正一负共3个谐振峰.且谐振频率随着逆变器并联台数的增加而向低频移动,加剧系统全局谐振风险.为此,提出了有源阻尼谐振抑制方法,通过在LCL滤波电容两端引入并联虚拟电阻,为逆变器输出电流中低次谐波电流提供了低阻杭通道,高次谐波通过并联电容滤除,避免了逆变器输出的谐波电流流入电网,解决了在不同参数类型逆变器、不同线路连接阻杭下的多逆变器并联谐振问题,增强了微网系统稳定性.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
-
-
王新兵
- 《2004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04年
-
摘要:
实验研究了射频放电激励板条CO激光器的脉冲工作特性.激光器采用81MHz的射频放电,利用并联谐振技术获得均匀的射频放电.激光器电极大小为86mm(宽)×700mm(长),间距为1.7mm.采用负支共焦谐振腔,输出耦合系数为8%.激光器在室温下工作.给出了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脉冲宽度,电源功率的关系,以及不同脉冲情况下脉冲的时间特性.获得了峰值功率约为600W的激光输出。
-
-
-
周海波;
徐蓓蓓
- 《第二届检验检疫电磁兼容及实验室建设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电源噪声会造成电路功能障碍,产生信号完整性问题及EMI问题.详细描述了去耦电容的原理及选取原则.在多个电容并联去耦时,在某些频率下并联电容之间会发生谐振,理论推导无法完全避免这一复杂问题.采用PDN仿真工具对去耦电容进行仿真,为设计工程师提供一种有效的去耦电容选择方法.
-
-
周海波;
徐蓓蓓
- 《第二届检验检疫电磁兼容及实验室建设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电源噪声会造成电路功能障碍,产生信号完整性问题及EMI问题.详细描述了去耦电容的原理及选取原则.在多个电容并联去耦时,在某些频率下并联电容之间会发生谐振,理论推导无法完全避免这一复杂问题.采用PDN仿真工具对去耦电容进行仿真,为设计工程师提供一种有效的去耦电容选择方法.
-
-
周海波;
徐蓓蓓
- 《第二届检验检疫电磁兼容及实验室建设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电源噪声会造成电路功能障碍,产生信号完整性问题及EMI问题.详细描述了去耦电容的原理及选取原则.在多个电容并联去耦时,在某些频率下并联电容之间会发生谐振,理论推导无法完全避免这一复杂问题.采用PDN仿真工具对去耦电容进行仿真,为设计工程师提供一种有效的去耦电容选择方法.
-
-
周海波;
徐蓓蓓
- 《第二届检验检疫电磁兼容及实验室建设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电源噪声会造成电路功能障碍,产生信号完整性问题及EMI问题.详细描述了去耦电容的原理及选取原则.在多个电容并联去耦时,在某些频率下并联电容之间会发生谐振,理论推导无法完全避免这一复杂问题.采用PDN仿真工具对去耦电容进行仿真,为设计工程师提供一种有效的去耦电容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