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金丝猴
川金丝猴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42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4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5451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动物、兽类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生态安全与西部森林、草原、水利建设等;川金丝猴的相关文献由70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保国、杨敬元、姚辉等。
川金丝猴
-研究学者
- 李保国
- 杨敬元
- 姚辉
- 杨万吉
- 王晓卫
- 黎大勇
- 余辉亮
- 蔚培龙
- 向左甫
- 陈嘉绩
- 高云芳
- 张志翔
- 张成林
- 任宝平
- 赵海涛
- 郭松涛
- 铁军
- 鲍伟东
- 于泽英
- 何刚
- 俞诗源
- 夏茂华
- 张于光
- 张晶
- 张树义
- 李迪强
- 杨晓军
- 梁冰
- 王程亮
- 赵大鹏
- 廖明尧
- 张鹏
- 李沂韦
- 胡杰
- 贾婷
- 赵素芬
- 任轶
- 冯永其
- 刘学锋
- 刘诗峰
- 张宇
- 彭林鹏
- 曹福源
- 朱岩
- 杨斌
- 王运盛
- 胡新波
- 高更更
- 黄淑芳
- 于学伟
-
-
杨万吉;
高豪;
余辉亮;
姚辉;
周捷;
李强;
刘强;
黄天鹏;
王晓菊;
吴锋;
周春晖;
杨敬元
-
-
摘要:
本研究以神农架川金丝猴大龙潭野外人工补食种群为对象,在对30只川金丝猴身体数据多年来的观察和测量基础上,从基础识别(雌雄识别、年龄识别、母子识别和友好关系识别)以及个体识别两个方面提供一种川金丝猴的个体识别方法,对群体的个体进行了命名及区分识别,为其他研究提供基础技术支持或参考,有效解决川金丝猴研究初期个体识别困难的问题。
-
-
周晓雯;
薛子钰
-
-
摘要:
经病理剖检并结合临床检查分析,对1例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死亡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表明:该病例胰淀粉酶增高;胰脏明显肿大,为正常3~5倍;胰腺腺体蛋白变性,间质见大量白细胞浸润,腺体组织呈灶状坏死;胰腺出血,切面和周围组织高度出血、坏死,确诊为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根据病例分析结果,提出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的治疗和预防方案。
-
-
毛泽恩;
白文科;
付励强;
蔡天贵;
黄耀华;
洪洋;
侯金;
罗欢;
张晋东;
周材权
-
-
摘要:
为了明确当前四川羚牛(Budorcas taxicolor)、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水鹿(Rusa unicolor)、岩羊(Pseudois nayaur)、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等6种兽类在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是否有分布,利用文献检索、野外样线调查、红外相机监测与社区访问等方法展开调查。当前文献表明,上述6种兽类在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存在争议。野外调查共记录样线84条,均未发现上述6种兽类。问卷调查总计241人受访,其中12%表示保护区内有金猫分布,10.4%表示有四川羚牛分布,8.7%表示有岩羊分布,3%表示有水鹿分布,1.2%表示有中华斑羚和川金丝猴分布。红外相机监测未拍摄到上述6种兽类。本研究通过以上方法未在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内发现这6种兽类,仅中华斑羚仍有分布于保护区的可能。期望本研究可为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提供基础信息,也为其他保护区制定分布存疑物种调查计划提供参考。
-
-
胡晴朗;
武阅;
姚辉;
杨万吉;
禹洋;
向左甫
-
-
摘要:
灵长类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雌性往往承担着主要的育幼责任,因此,母亲是帮助灵长类婴儿尽早适应环境并独立生活的重要角色(Förster and Cords,2002;Xi et al.,2008;Briga et al.,2012)。对大多数群居型灵长类动物而言,母亲以外的成员也常常参与照料婴猴,该现象普遍存在于旧大陆猴中,如黑带卷尾猴(Cebus olivaceus)(O’Brien and Robinson,1991)、长尾叶猴(Semnopithecus entellus)(Jay,1963)、青长尾猴(Cercopithecus mitis stuhlmanni)(Förster and Cords,2002)、豚尾狒狒(Papio ursinus)(Henzi and Barrett,2002)和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刘峻杉等,2021),这种现象统称为“非母亲”照料(Goldizen,1987;Maestripieri,1994)。
-
-
铁铮;
陈建伟
-
-
摘要:
一只金黄色的川金丝猴爬在树上,张着大嘴仿佛在呼喊着什么。陈建伟告诉我说,它在讲述它和其它野生动物在中国的故事呢。这正是他出版《我们在中国——多样性的中国野生动物》这部新书的初衷——面向世界,讲述多样性的中国野生动物在中国的故事。之所以选择它作为封面,果然是陈建伟深思熟虑的结果。“一说起中国的野生动物,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大熊猫,其实中国还有许多和大熊猫一样濒危,甚至更濒危、更珍贵的野生动物,应该让世界多认识一些中国的野生动物国宝。”
-
-
王运盛;
戴春阔;
杨胜记;
国欣欣;
陈靖;
李祥翔;
普天春;
郝菲儿;
赵素芬;
卢岩;
张成林
-
-
摘要:
在野生动物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肿瘤疾病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但由于野生动物病理学技术的匮乏,经常导致肿瘤疾病无法快速确诊。本文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饲养的川金丝猴口腔肿瘤为例,通过病理学诊断技术,最终确诊为罕见的基底样鳞状细胞癌;并探讨了此肿瘤的发病情况、诊断要点与难点。为今后野生动物肿瘤病理学诊断提供对应思路。
-
-
刘卓涛;
钟义;
王晓娟;
李谦;
周厚熊;
施小刚;
李兆元
-
-
摘要:
利用2017—2018年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数据进行空间关联性分析,探讨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群落环境。结果发现:监测到的35个物种属于2个空间关联网络,其中,川金丝猴处于海拔较低、由20个物种构成的网络中。结合文献,分析认为:(1)川金丝猴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之间存在互利关系,这可能源于它们的活动对生境形成的改变有利于对方的活动。(2)现有生态学资料尚无法解释川金丝猴与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之间的互利关系,以及川金丝猴与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之间的偏利关系,二者有待进一步观察。(3)川金丝猴与小熊猫(Ailurus fulgens)之间的偏利关系可能是小熊猫活动改变的生境有利于川金丝猴生存。(4)川金丝猴与水鹿(Rusa unicolor)、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和豪猪(Hystrix brachyura)间存在对称空间关联,它们存在资源竞争的同时具有适度的生态位分离。(5)川金丝猴不仅从群落中受益,还对群落维持有重要贡献。
-
-
王炎;
王娟娟;
杨静;
郭含星;
罗伟强;
王晓卫;
严兴荣
-
-
摘要:
为进一步探索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应激水平和生殖激素的变化,以川金丝猴的粪便为试验材料,提取粪便中的肠道上皮细胞RNA和内固醇激素,检查样本皮质醇、睾酮和孕酮水平。结果显示:圈养(n=30)和野生(n=45)川金丝猴中,仅从3只圈养川金丝猴的粪便中提取出了RNA;圈养川金丝猴皮质醇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野生川金丝猴(P<0.05);圈养雌性川金丝猴皮质醇和孕酮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野生雌性川金丝猴(P<0.01);圈养成年雄性川金丝猴皮质醇和睾酮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野生雄性川金丝猴(P<0.05)。说明圈养川金丝猴应激水平、睾酮和孕酮质量分数高于野生个体,结果可为后续川金丝猴的繁育研究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
-
范祎
-
-
摘要:
川金丝猴是我国特有保护动物,对其行为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动物园饲养管理水平。本文对圈养条件下川金丝猴母猴发情、交配、怀孕、生产、产后情况及仔猴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便相关人员能进一步了解川金丝猴繁育情况,同时为动物园川金丝猴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
-
-
邱军华;
沈治国
- 《中国动物园协会华东协作区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叼仔”行为对川金丝猴这种非人灵长类动物来说是极为罕见的,也极其容易对幼猴造成伤害.本文介绍了发生在上海野生动物园的一例川金丝猴“叼仔”行为,并尝试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以求能找到纠正这一行为的方法,并在今后工作中预防或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
-
-
-
-
-
段俊堂
- 《中国动物园协会华东协作区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一只川金丝猴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肝脏酶谱、肾脏酶谱升高,并伴有白蛋白降低.在服用利巴韦林后,出现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减少,血清白蛋白进一步降低,血清胆红素升高等血象,伴有面部浮肿,被诊断为急性溶血性贫血伴肝肾功能性营养不良,接受治疗后痊愈.
-
-
陈蓉;
周薇;
章小小;
陈楠;
程王坤;
邓长林
- 《中国动物园协会华东协作区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南京某动物园一只8月大的雌性幼年川金丝猴发现爬行困难、四肢肌肉萎缩、四肢非对称性运动功能障碍、脚趾针刺无疼痛反应等病症.通过肌电图、核磁共振、CT检查、病毒检测和微量元素检测,结合临床症状,初步确诊为多发性神经病.经5个多月的治疗,通过肌电力检查和临床观察,该金丝猴后肢肌群增加,股神经和腓总神经恢复较好,左下肢比右下肢恢复较好.本文首次报道幼年川金丝猴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治.
-
-
-
-
陈新生
- 《中国动物园协会华东协作区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上海野生动物园一金丝猴撞到棍子后流鼻血并有吐血,虽经及时消炎止血处理,但随后体温一直偏高,并出现咳嗽症状,从偶尔干咳发展到阵发性剧咳,精神、食欲时好时坏,10天后有黑褐色腥臭鼻液流出,听诊肺部有湿罗音,X片摄影肺部块状浸润影,连续血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渐近性下降,经综合诊断为鼻血误吸入肺引起坏疽性肺炎伴消耗性贫血.经抗菌消炎、早期促进排出、后期减少渗出和营养支持治疗,呼吸症状和贫血情况逐渐好转并痊愈.
-
-
冯永其;
陈新生
- 《中国动物园协会华东协作区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2017年2月我园金丝猴“贾斯汀”在外演期间出现腹泻近30天,回沪后仍腹泻不止,但饮欲、食欲旺盛,小便偏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偏低,白蛋白偏低,消瘦、体重下降,呈明显营养不良表现.经实验室和临床综合诊断,初步排除糖尿病、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经多次粪检发现有较多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和包囊,判断为纤毛虫感染引起慢性腹泻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先后分别采取10%百毒杀1∶1600饮水、口服甲硝唑等措施驱杀纤毛虫滋养体和包囊,都不能收到良好效果,后经控制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静注甲硝唑,伺时口服大蒜素和黄连素等综合措施才有效控制纤毛虫感染,粪便恢复正常,经营养支持治疗,体重增加,营养不良状况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