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尿路造口

尿路造口

尿路造口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805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护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等;尿路造口的相关文献由41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俊、陈晓玲、杨明莹等。

尿路造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4 占比:3.6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805 占比:96.33%

总计:3950篇

尿路造口—发文趋势图

尿路造口

-研究学者

  • 王俊
  • 陈晓玲
  • 杨明莹
  • 丁萍
  • 余力锐
  • 刘荪荟
  • 庄建军
  • 庄秋奕
  • 廖君娟
  • 张晓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文嬉
    • 摘要: 目的探讨尿路造口患者应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提高自我管理的作用。方法抽选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尿路造口患者70例,均接受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治疗,根据随机掷币法均分为2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研究组予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干预,对比2组自我管理能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造口护理、饮食调节、并发症预防、皮肤护理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力、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路造口患者应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干预,有助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风险,确保预后效果,从而进一步加速术后康复进程,值得临床开展。
    • 严晓莉; 林宁; 江平; 林小丹; 朱素云; 吴燕萍; 许丽萍
    • 摘要: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尿路造口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本院泌尿外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护理实习结束时,采用理论考试、临床操作技能考试、自我教学效果评分、实操中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满意率,比较两组间教学效果差异。结果试验组在理论知识成绩[(90.8±2.5)分vs.(80.4±5.5)分]、实践测试成绩[(88.5±4.5)分vs.(80.2±2.5)分]、自评教学效果评分[(95.1±2.5)分vs.(85.5±5.1)分]、实际操作中患者的满意度[(92.1±3.3)分vs.(80.2±6.0)分]及满意率[100%vs.90.3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尿路造口的护理带教,不但使学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而且教学满意度也取得理想的结果,在实际护理实践中获得患者更加满意的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李玲; 夏汝琴; 郑红
    • 摘要: 目的制订膀胱全切术后尿路造口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回顾分析、质性访谈、德尔菲法、临床实证研究等环节,制订膀胱全切术后尿路造口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选取膀胱全切术后尿路造口患者140例进行非同期对照研究,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出院方案;干预组76例,成立多学科协作管理团队,实施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结果干预组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尿路造口自护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出院30 d内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出院30 d内并发症总发生的相对危险度(RR)为0.361。结论实施膀胱全切术后尿路造口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可提高患者出院准备水平、改善出院结局。
    • 郑灿; 畅雅学; 邓骞; 赵文彩
    • 摘要: 膀胱癌是一种临床上尤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不论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1]。现今,临床上普遍采用腹腔镜下膀胱癌全切术进行治疗,此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越性,但术后需进行尿路造口,通过尿路造口以缓解梗阻,促进膀胱癌的痊愈,且尿路造口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是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的[2]。
    • 万晓琼; 兰花; 张阳阳; 张波; 焦点; 李莎; 鲁晶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5E教学的远程护理随访模式在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出院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45,出院常规护理+基于5E教学的远程护理随访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的自我护理知识知晓各项评分、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及总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5E教学的远程护理随访模式可提升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黄尾英; 欧阳丽; 许骁
    • 摘要: 膀胱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和发病率均泌尿系肿瘤的第1位[1].全膀胱切除+尿路造口术是膀胱肌层浸润癌的首选术式[2],但因尿流改道,需要终身佩戴尿路造口袋,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3-4],由于造口患者的年龄、疾病等因素,在造口初期,需要家属协助进行造口护理,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是影响患者疾病康复和适应社会的关键因素.工作坊是一种基于小组的形式开展某个专题的探究性学习形式,学习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并且可以进行分享,这种形式可以增强参加培训人员的体验以及实践性,目前广泛应用在临床带教和科研培训中[5G6],本文旨在探讨尿路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早期培训工作坊的应用效果.
    • 尹淑婷; 叶珍妮; 王俊; 杨明莹
    • 摘要: 目的探讨回授法在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不可控尿流改道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基于回授法的健康教育方式。术后3个月,采用依从性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行为依从性,采用Kristensen泌尿造口自我护理量表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记录患者造口及造口周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的行为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意愿、自我护理技能及量表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回授法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的行为依从性,降低造口及造口周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洪慧; 熊柱凤; 汤利萍; 王水连
    • 摘要: 目的 调查尿路造口患者出院后自护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该类患者自护能力的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6—9月选取门诊就诊的尿路造口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造口自我护理量表-早期版(SSCS-ESV)、中文版造口接受度问卷、自尊量表、社会影响量表(SIS)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191份,有效回收率为90.95%(191/210).自护情况:59例(30.89%)完全自己护理造口(完全自护组),29例(15.18%)需要他人协助护理造口(协助自护组),103例(53.93%)不是自己护理造口(非自护组).完全自护、协助自护组造口自护得分分别为(34.71±2.12)分、(26.62±3.82)分,处于中等水平.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造口存在时间、术后开始自护时间、造口接受度、病耻感是影响患者自护情况的主要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造口存在时间、造口接受度、自尊水平、病耻感是影响患者出院后自护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尿路造口患者的造口自护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以自护情况、自护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作为干预的切入点,可提高患者造口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 袁媛; 韩江英
    •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的最佳证据,为刺激性皮炎的防治提供循证支持.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9年12月医院240例尿路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2月—2018年8月运用循证护理措施前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将2018年9月—2019年12月运用循证护理措施后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循证医学方法收集相关证据,并依此制定护理措施,对观察组进行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结果 证据总结共纳入文献11篇,其中专家共识3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试验(RCT)3篇,共获取最佳证据11条.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时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最佳证据能够显著降低尿路造口患者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 刘倩倩; 田丽; 田洁; 张莉
    • 摘要: 目的 探讨尿路造口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至12月天津市某肿瘤专科医院门诊复诊的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各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尿路造口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尿路造口患者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为(14.56±7.1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造口治疗费用、造口术后时间和照顾者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是尿路造口患者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 尿路造口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应特别关注造口并发症多、造口治疗费用高、术后时间短、照顾者文化程度低、社会支持低的照顾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此类照顾者的照顾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