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少子化

少子化

少子化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406篇,主要集中在人口学、社会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6篇、专利文献556645篇;相关期刊307种,包括台声、瞭望、才智等; 少子化的相关文献由398位作者贡献,包括穆光宗、彭虹斌、佟昕等。

少子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6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556645 占比:99.93%

总计:557051篇

少子化—发文趋势图

少子化

-研究学者

  • 穆光宗
  • 彭虹斌
  • 佟昕
  • 周云
  • 本刊编辑部
  • 李岩
  • 王桂新
  • 王羚
  • 胡澎
  • 赵亮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京平
    • 摘要: 本文对全球共同面临的人口难题——高龄少子化进行了研究。根据发达国家的经历,人口高龄少子化很可能会在全球成为趋势,其中高龄化肯定会成为趋势,少子化则可能存在一些变数。高龄少子化社会的本质问题是“食之者日众,生之者日寡”,即食之者会日益增多,而创造财富者则会相对日益减少。解决思路是,一方面,要在现有人口结构条件下,尽可能增加“生”的能力(即产出能力)、减少“食”的水平(即消耗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保证人口可替代的生育条件及生育结果,阻止少子化趋势发展,使生育水平回归到正常状态。
    • 沈洁
    • 摘要: 本文以较早进入少子化社会的日本与韩国为例,对其少子化政策的推行过程以及政策效果等进行分析,力图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政策借鉴素材。本文立足于以下三个研究视角展开论述:第一,东亚“超少子化”现象中凸显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第二,对日本少子化社会政策建构过程予以分析,考察它的社会政策转型和介入方式。第三,“少子化”社会政策不能局限于以提高总生育率指数为目标,应该把它放在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变革的大视野中。本文提供两个基本观点供商榷:第一,东亚地区出现的“超少子化”现象是后发国家“压缩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引发的高强度竞争环境的副产品。第二,“超少子化”现象是快速经济发展与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变化不同步矛盾的结果。
    • 摘要: 江苏省面临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叠加、地区间老龄化差距大、非户籍常住老年人口多等严峻挑战。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部署,将发展养老服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民生实事和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着力打造新时代"苏适养老"服务体系。聚焦养老需求多样化,着力深化服务模式融合发展。一是围绕"原居享老",重点推进居家上门服务、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2021年,全省接受过居家上门服务的老年人达到290万人,占比达15.6%.
    • 沈帅; 吴文鹃; 李蕊莲
    • 摘要: 今年2月16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园绿地适老适儿设施建设及服务的通知》,在社会“老龄化”叠加“少子化”趋势的大背景下,立足老年人和儿童群体的需求,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园的人性化服务为目标,从适老适儿角度出发,对本市城市公园的新建、改造、提升提出了新要求。这是本市园林绿化行业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又一生动实践。
    • 胡湛; 袁晶
    • 摘要: 妥善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是我国进一步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核心要务之一。华东地区的实地调研表明,当前“一老”群体存在身心健康管理服务不足、养老服务资源错配、居住环境脱节于居住模式变迁等问题;“一小”群体面临托育服务短缺、教育资源不均衡、特定群体的监管缺失及心理健康困境,以家庭视角来看,这些问题映射出当前青壮年中坚群体普遍身处个人发展与家庭责任之间的压力博弈,凸显了当代家庭结构变迁与功能转型带来的冲击,也反衬了中国家庭政策及服务系统的相对缺位。亟须在全人口生命周期发展框架下,以强化家庭建设为支点完善“一老一小”支持体系,具体回应新时代人口发展与民生建设的新诉求。
    • 刘鹏飞
    • 摘要: “少子化”并没有降低家庭预防性储蓄,从而释放家庭消费,本文通过引入效用利他因子构建的扩展三期世代交叠模型对上述现象进行理论解析,并运用2013、2015、2017年CHFS的家户面板跟踪数据对这种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少子化”对家庭储蓄率有“挤入效应”。(2)“少子化”对家庭储蓄率的“挤入效应”存在城乡、性别、年龄差异,在农村“少子化”的储蓄“挤入”弹性要高于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的增加会加剧这种差距;“少子化”使得性别为男性的户主和处于工作年龄段的户主更倾向于储蓄,女性户主和退休后的户主则表现得不明显。(3)“少子化”对低收入家庭的储蓄率的“挤入效应”显著高于高收入家庭。(4)通过动态数值模拟发现,面对少儿抚养比的正向冲击,低少儿抚养比的家庭边际储蓄递减能力高于高少儿抚养比家庭。本文认为“少子化”提高了教育、医疗支出的储蓄替代效应,高储蓄率的发生不能忽视“少子化”的贡献,应继续优化、调整生育政策。
    • 陈晓晓
    • 摘要: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我国的总体生育率也持续低于自然更替水平,最终出现了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局面。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的趋势会进一步改变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并会从人口总量、收入分配等方面抑制消费增长,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面对老龄化与少子化带来的挑战,提出通过取消生育限制,优化生育政策;规范发展养老服务业;健全养老机制;发展银发经济等一系列应对策略,以期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李倢
    • 摘要: 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生育、抑制少子化进程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并收到一定成效,但还未能彻底扭转少子化的大趋势。本文在回顾日本少子化严峻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日本近30年来少子化政策的演变进行了系统的时系列梳理,并及时跟进到2020年以来日本针对既往少子化政策效果低迷所采取的一系列新举措。同时,通过对日本少子化政策发展的阶段划分,总结日本少子化政策的发展演变中,从聚焦育儿扩展到多领域、从儿童/育儿群体扩展到全员全世代社会保障、行政应急措施与法律基石相结合、不断增强财政支持的主要特点,并总结经验教训,为我国生育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 朱荟
    • 摘要: 国家战略定位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方案的重大转向人口老龄化是贯穿中国21世纪的新基本国情,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社会新形态。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明显放缓,以老龄化少子化为突出特点的人口结构态势凸显。全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例持续攀升,60岁与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分别为2.64亿和1.91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8.7%和13.5%。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全国人口数据再次显示,中国老龄化继续加深:60岁和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布为18.9%和14.2%。按照国际标准,中国已经正式进入“老龄社会”。我国老龄社会新形态的人口格局业已形成且不可逆转,其程度逐渐加深,趋势日益加剧。中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并将在2035年前后达到重度老龄化.
    • 刘丙乾
    • 摘要: 在美国转向后工业社会,老龄化、少子化造成人口结构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面临机动化、郊区化发展导致的交通污染、拥堵、肥胖等诸多问题。《适宜步行的城市——营造充满活力的市中心拯救美国》是作者杰夫·斯佩克(Jeff Speck)对此提出的解决方案,即建设适宜步行的城市。本书作者明确指出步行群体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物种,营造适宜步行的城市不仅仅要将步行性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手段,更应该让步行性成为测度城市宜居生活的标准与指标。建设适宜步行的城市必须清晰解读两方面问题:建设适宜步行城市的重要性和如何建设步行城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