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1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儿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8315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中国保健营养、中国社区医师、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护理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暨临床护理新理论新技术、静脉治疗学术交流会、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新进展(大连)论坛、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新进展(上海)论坛等;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相关文献由214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丽、姜静、宋庆红等。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8315 占比:99.84%

总计:78444篇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发文趋势图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研究学者

  • 孙丽
  • 姜静
  • 宋庆红
  • 岳玲
  • 张淑萍
  • 彭建红
  • 方翠娴
  • 李丽娜
  • 李锦娟
  • 杨连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银
    •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改进固定方法与护理后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小儿头皮静脉常规固定方法和护理进行输液治疗,试验组患儿采用小儿头皮静脉改进固定方法和护理进行输液治疗,对比两种固定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9.0%)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91,P=0.006,P<0.05);试验组(96.0%)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0,P=0.004,P<0.05).结论: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使用改进固定方法与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效果,建议进行推广应用.
    • 刘焕美; 赵珊珊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负压穿刺法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儿科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一共有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当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研究组采取负压穿刺法,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当中采取负压穿刺法的效果显著,操作方便,穿刺成功率相对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董海英
    • 摘要: 目的:探究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使用针柄针梗一体固定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婴幼儿在穿刺成功后,分别使用传统固定方法与改良后的固定方法.2018年8月单日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双日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婴幼儿作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重新穿刺次数为24次,重新穿刺率为11.54%,实验组重新穿刺次数为8次,重新穿刺率为4.12%,对照组的重新穿刺次数以及重新穿刺率比实验组高,具有明显差异.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不满意7(3.37%)例,一般14(6.73%)例,满意87(41.83%)例,非常满意100(48.07%)例,满意度为89.90%,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不满意0例,一般3(1.55%)例,满意54(27.83%)例,非常满意137(70.62%)例,满意度为98.45%,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实验组低,具有明显差异.讨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使用针柄针梗一体固定法,固定较牢固,操作简单,患儿的痛苦得以减轻,工作效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得以提升,护患矛盾得到缓解.
    • 黄柳英1
    •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48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实施护理,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人员对风险认识程度、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认识程度、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此种方法对临床医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黄柳英
    •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48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实施护理,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人员对风险认识程度、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认识程度、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此种方法对临床医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任明晶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360例,平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作对照组,风险管理的患儿作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及静脉输液穿刺疼痛情况评分.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78%,和对照组的11.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FLACC、Wong-Bak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在常规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风险护理管理,大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穿刺痛苦,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
    • 卢芳斐
    •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穿刺的影响因素.方法 制定并发放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影响因素调查表,由护士主动记录小儿头皮静脉穿 刺失败病例(患儿年龄、穿刺部位、行再次穿刺原因),主要从护士原因、患儿自身原因、家属看护原因、环境原因.每季度根据统计数据,统计计算每项因素所占百分比.结果 根据统计所得数据,其中家属看护原因在每个季度占据最高百分比,可见正确看护对小儿输液穿刺成功起着重要作用[1].结论 选择容易固定的穿刺部位,家属用心的看护,可以减少二次穿刺机会,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 孙丽
    • 摘要: 目的:为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穿刺成功率达到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回顾我院儿科2016年1月至12月住院患儿1280例,对新生儿至2岁患儿的头皮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00例新生儿至2岁的患儿头皮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均达98%;结论:具有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并做好心理护理来减少负面影响.操作熟练,一针见血,妥善固定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的关键.
    • 姜月芬
    • 摘要: 目的 探讨针柄针梗一体固定法联合弹力绷带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12月在该院儿科门诊接受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500例患儿,按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在穿刺后给予常规固定法固定,观察组采用针柄针梗一体固定法联合弹力绷带进行固定.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静脉输液固定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针头脱落、穿刺点液体外渗及血管损伤等固定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柄针梗一体化固定与弹力绷带联合应用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操作简单、牢固性好,能够有效降低针头脱落、穿刺点液体外渗及血管损伤事件,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 朱红艳
    • 摘要: 目的:讨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改进固定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2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改进固定方法以及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的固定方法以及护理.[结果:实验组的输液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对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使用改进固定方法和护理,能够提高患儿以及家属的满意率,提高输液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