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测试
导弹测试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篇,主要集中在武器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中国军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388089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科学与财富、航空兵器、现代防御技术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2014航天可靠性学术交流、第五届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展战略高层论坛、第十七届全国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等;导弹测试的相关文献由35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彦宏、宋祥君、李万领等。
导弹测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88089篇
占比:99.97%
总计:388210篇
导弹测试
-研究学者
- 刘彦宏
- 宋祥君
- 李万领
- 王振生
- 刘永进
- 张连武
- 毛向东
- 王正军
- 黄文斌
- 原清
- 贺新锋
- 刘湘崇
- 张海军
- 毕义明
- 汪洋
- 王一淳
- 王仕成
- 王蕾蕾
- 邓大权
- 陈昊昕
- 丛晖
- 严为靓
- 于元元
- 何洪文
- 侯沛杰
- 信朝阳
- 刘建民
- 刘昌健
- 叶勇进
- 吕宏挺
- 吕瑛洁
- 吴伯淳
- 吴皓晨
- 周山丹
- 周瑞南
- 唐志明
- 喻剑锋
- 姜会霞
- 姜家纬
- 孙聚涛
- 孙雪皓
- 孟庆良
- 孟庆虎
- 廖晓明
- 张从霞
- 张国涛
- 张宏军
- 张正豪
- 彭云龙
- 彭涛
-
-
董海迪;
方登建;
金凯;
王斌;
赖建伟
-
-
摘要:
我国导弹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给导弹保障部队测试专业操作号手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课题组针对当前导弹测试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员基础差异较大、理论授课与实践结合松散、实装操作模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在总结本校导弹测试教学团队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导弹测试操作号手的能力素质模型,在导弹测试与实践课程中进行了改革实践,构建了“分组翻转课堂”“案例引导式+研究性学习”以及“专业技能+岗位技能”等教学方法。以学员的岗位任职核心能力素养培塑为牵引而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有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
-
董海迪;
黄璜;
黄瀚元;
金凯;
李静
-
-
摘要:
针对我校导弹测试课程在教学评价、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OBE理念的工程教育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确定了高阶能力教学目标,建构了实装案例式教学内容,探索了新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创新了考核评价方式,切实提高了学员的知识水平、岗位技能和工程应用能力。
-
-
朱京来;
冯梦琦;
顾彬彬;
马晓东
-
-
摘要:
导弹综合测试旨在通过对被测导弹施加激励并采集反馈信号,实现对导弹电气性能的评估,得出技战术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判断结果.为适应测试效率提高、测试数据分析深度加强的新型导弹研制模式的需要,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导弹远程测试系统,打通了导弹测试试验现场与导弹研制研发中心的数据通路,实现了测试设备在前方、测试监控及判读在后方的新型测试模式.经验证,该系统可满足导弹综合测试的需要,并可有效提高测试效率及数据分析深度.
-
-
郭佳佳;
丁磊;
林华
-
-
摘要:
导弹测试设备是武器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负责对导弹的性能、参数等进行检测.一旦导弹测试设备出现异常,将导致导弹测试结果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容易对日常训练造成误导.该平台采用多种模块模拟弹上指标,利用PXIe总线、串口通讯、C#前端开发工具等技术,实现了对导弹测试类设备的维修调试功能;该平台装载携带方便,可代替训练用导弹,为日常训练提供了便捷,也检验了导弹测试装备的可靠性.
-
-
唐大林;
周庆飞;
毛鹏飞
-
-
摘要:
为了保障导弹机动灵活的特点以及发射成功率,更加小型轻便简约的测试设备是提高部队平战时导弹保障效率的重要手段,基于RapidIO总线研制一种小型化测试设备,不再依赖机箱架构,仅依靠测试模块之间的堆叠连接,利用串行通信手段以及数据交换功能实现所有测试资源的数据交换及通信,可以大幅减小测试设备体积,解决了导弹测试设备携带不方便、转场困难的技术问题,同时对测试模块的选型,硬件架构、物理架构及设计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说明,经过同某型PXI测试设备的对比测试,不仅完成了对某型导弹模拟器的测试功能,相比原PXI测试设备体积减小了95%以上,重量减轻了90%以上,功耗降低了60%以上,不仅可以适应更多的导弹测试场景,更可以大幅提高部队在日常训练维护以及战时精准保障的工作效率.
-
-
张海军
-
-
摘要:
针对导弹测控总线技术的现状和应用需求,在对光纤总线技术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导弹测控总线技术的应用趋势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基于高速光纤总线的导弹测控总线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基本满足了新型号设备发展需求.
-
-
臧玉娇(口述);
曹金朝(整理/图);
李宏杰(整理)
-
-
摘要:
从小我就对军营特别向往。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如期举行:看着电视屏幕上一个个英姿飒爽的女兵,我心潮澎湃,心想:如果里面有我该多好啊!2016年高考结束,看着手里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我面临选择:是去读书还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
-
-
黄山伐
-
-
摘要:
"中国应该意识到威胁。"2019年8月2日,《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近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终于走到32岁的生命尽头,以"俄罗斯暗中发展违反条约武器并拒绝核查"为由退约的美国急不可待地宣布,不再受约束的导弹测试与部署将在数月内完成,而且地点就在亚太。路透社援引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的声明称,美方已开始研发携带常规弹头的陆基巡航弹道导弹。
-
-
熊威
-
-
摘要:
导弹测试贯穿导弹研制、试验和使用全过程,是导弹功能和性能验证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分析了导弹测试技术的现状及不足,并针对现实问题,结合未来导弹测试保障需求,从虚拟测试、人工智能测试、云计算与大数据测试和"互联网+"测试技术方向,对导弹测试技术未来发展提出了看法,供相关领域人员共同探讨。
-
-
王茜;
仲超;
杨雷
- 《第二十六届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导弹测试信号的控制是导弹测试重要的一环.本文针对某型导弹现阶段测试不成熟的情况,设计了信号控制模块,以实现该型导弹测试信号的控制.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控制模块的电源、采集输出控制电路、时序逻辑控制电路和保险监测控制电路.达到有效控制数据流向和电路安全的目的.最后对所设计电路进行仿真以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控制模块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
- 《第十七届全国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许多导弹测试系统存在重应用、轻设计问题,开发的软件系统层次性和复用性差.面向对象技术构件化系统架构,把系统实现组态化,领域分析技术研究导弹测试系统的通用功能和边界,基于这两种技术提出了导弹自动测试系统的可复用架构,设计了系统的分项测试和总体测试架构.把该架构及设计思想应用于某型导弹自动测试系统的开发中,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实践开发表明,提出的系统复用架构能够设计出先进、高效,可扩展和复用的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
-
-
- 《第二届上海航天科技论坛暨上海市宇航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CH-5导弹综合测试设备中制导信号源的工作情况及导弹抗直接泄漏能力SFV(泄漏下的能见度)在导弹测试中的应用,探讨导弹测试设备制导信号源的信号品质对导弹SFV测试数据的影响,通过对导弹SFV测试方法的了解,深化对测试设备制导信号源的认识,合理的应用测试设备,优化测试方法,确保导弹SFV测试数据的准确与可靠.
-
-
申争光;
苑景春;
朱琳;
董静宇
- 《2014航天可靠性学术交流》
| 2014年
-
摘要:
贮存寿命是导弹的重要指标,若未达到实际贮存寿命而提前退役,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若左到导弹实际贮存寿命而超期服役,则导弹的可靠性将降低,不安全性增大,甚至造成严重事故。因此,对弹上设各产品的贮存寿命评估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寿命、高可靠弹上设备的加速寿命试验存在小样本、失效机理复杂的问题,难以通过传统的统计方法对其加速因子进行估计,为此本文基于特征寿命的概念,充分继承弹上设备产品各组成部件的可靠性预计方法以及阿伦尼斯(Arrhenius)加速试验模型,采用由底层数据向上层结构综合的思想,提出一种整机受试产品的加速因子估计方法,并推导给出受试产品的贮存寿命综合预计模型.以弹上某型气压高度表产品为例,完成具体的贮存寿命加速试验方案设计与分析,并给出故障判定及处理准则,以此验证本文方法的工程适用性.
-
-
申争光;
苑景春;
朱琳;
董静宇
- 《2014航天可靠性学术交流》
| 2014年
-
摘要:
贮存寿命是导弹的重要指标,若未达到实际贮存寿命而提前退役,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若左到导弹实际贮存寿命而超期服役,则导弹的可靠性将降低,不安全性增大,甚至造成严重事故。因此,对弹上设各产品的贮存寿命评估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寿命、高可靠弹上设备的加速寿命试验存在小样本、失效机理复杂的问题,难以通过传统的统计方法对其加速因子进行估计,为此本文基于特征寿命的概念,充分继承弹上设备产品各组成部件的可靠性预计方法以及阿伦尼斯(Arrhenius)加速试验模型,采用由底层数据向上层结构综合的思想,提出一种整机受试产品的加速因子估计方法,并推导给出受试产品的贮存寿命综合预计模型.以弹上某型气压高度表产品为例,完成具体的贮存寿命加速试验方案设计与分析,并给出故障判定及处理准则,以此验证本文方法的工程适用性.
-
-
申争光;
苑景春;
朱琳;
董静宇
- 《2014航天可靠性学术交流》
| 2014年
-
摘要:
贮存寿命是导弹的重要指标,若未达到实际贮存寿命而提前退役,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若左到导弹实际贮存寿命而超期服役,则导弹的可靠性将降低,不安全性增大,甚至造成严重事故。因此,对弹上设各产品的贮存寿命评估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寿命、高可靠弹上设备的加速寿命试验存在小样本、失效机理复杂的问题,难以通过传统的统计方法对其加速因子进行估计,为此本文基于特征寿命的概念,充分继承弹上设备产品各组成部件的可靠性预计方法以及阿伦尼斯(Arrhenius)加速试验模型,采用由底层数据向上层结构综合的思想,提出一种整机受试产品的加速因子估计方法,并推导给出受试产品的贮存寿命综合预计模型.以弹上某型气压高度表产品为例,完成具体的贮存寿命加速试验方案设计与分析,并给出故障判定及处理准则,以此验证本文方法的工程适用性.
-
-
申争光;
苑景春;
朱琳;
董静宇
- 《2014航天可靠性学术交流》
| 2014年
-
摘要:
贮存寿命是导弹的重要指标,若未达到实际贮存寿命而提前退役,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若左到导弹实际贮存寿命而超期服役,则导弹的可靠性将降低,不安全性增大,甚至造成严重事故。因此,对弹上设各产品的贮存寿命评估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寿命、高可靠弹上设备的加速寿命试验存在小样本、失效机理复杂的问题,难以通过传统的统计方法对其加速因子进行估计,为此本文基于特征寿命的概念,充分继承弹上设备产品各组成部件的可靠性预计方法以及阿伦尼斯(Arrhenius)加速试验模型,采用由底层数据向上层结构综合的思想,提出一种整机受试产品的加速因子估计方法,并推导给出受试产品的贮存寿命综合预计模型.以弹上某型气压高度表产品为例,完成具体的贮存寿命加速试验方案设计与分析,并给出故障判定及处理准则,以此验证本文方法的工程适用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