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对氧磷酶1

对氧磷酶1

对氧磷酶1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19181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河北中医、国际检验医学杂志、肝脏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五节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等;对氧磷酶1的相关文献由582位作者贡献,包括夏岳、杨玉恒、戚国庆等。

对氧磷酶1—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7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19181 占比:99.93%

总计:219330篇

对氧磷酶1—发文趋势图

对氧磷酶1

-研究学者

  • 夏岳
  • 杨玉恒
  • 戚国庆
  • 赵敏
  • 刘刚
  • 刘坤申
  • 原淑鸿
  • 喻红
  • 耿玉兰
  • 刘玉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睿; 丁立; 贺细菊; 刘幸卉; 史丹丹; 冯娜; 刘欣
    • 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活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28名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CIMT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非CIMT增厚组(n=44)和CIMT增厚组(n=84),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和PON1活性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仅吸烟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非CIMT增厚组相比,CIMT增厚组患者的PON1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IMT严重程度与PON1活性呈负相关(r=-0.428,P<0.001)。结论:外周血PON1活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反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一个潜在指标。
    • 段礼府; 鄢斌成; 蒋宗玲; 魏兴; 胡一勇
    • 摘要: 目的探讨耳道皮瓣复合瓣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外耳道胆脂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对氧磷酶(PON)-1和LIVIN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Ⅲ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复合瓣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复合瓣组给予耳道皮瓣复合瓣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术前1 d与术后1个月判定气导听阈、气骨导差变化,记录两组术后1个月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检测术前1 d与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PON-1、LIVIN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复合瓣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瓣组术后1个月的头痛、耳内感染、听力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均低于术前1 d,且复合瓣组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为(17.49±3.62)、(9.48±1.47)dBHL,均低于对照组[(22.20±3.21)、(14.10±1.31)dBH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PON-1和LIVIN含量低于术前1 d,复合瓣组血清PON-1和LIVIN含量为(5.69±0.14)、(2.76±0.16)pg/mL,均低于对照组[(11.09±1.47)、(5.20±0.3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道皮瓣复合瓣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外耳道胆脂瘤能抑制血清PON-1和LIVIN的释放,改善患者的听力,提高治疗效果,且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 王会娟; 王继红; 赵兴山; 刘巍
    • 摘要: 目的研究匹伐他汀对合并脂代谢异常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其介导的胆固醇外流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合并脂代谢异常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匹伐他汀(2~4 mg/d)和阿托伐他汀(10~20 mg/d)各30例并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外周静脉血,湿化学法测定血脂水平,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测定3H-胆固醇标记的胆固醇外流率,并测定对氧磷酶1(PON-1)活性水平。结果他汀治疗6个月后,匹伐他汀组患者的HDL-C水平升高了9.0%,而阿托伐他汀组仅有轻度升高(1.8%)(P<0.01)。匹伐他汀治疗后HDL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率显著升高[(12.83%±1.64%)比(17.67%±1.71%)](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PON-1酶活性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匹伐他汀组,对氧磷酶和芳基酯酶活性分别增加了21%和18%(P<0.001);阿托伐他汀组对氧磷酶和芳基酯酶活性水平分别增加了24%和17%(P<0.001)。结论匹伐他汀在升高HDL-C水平的同时,使HDL-C介导的胆固醇外流与抗氧化功能均得到改善。
    • 葛海静; 吕欣桐; 何涛; 喻红; 鲁志兵; 杜芬
    • 摘要: 目的研究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功能与循环微小RNA(miR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失功能HDL模型小鼠清道夫受体B族Ⅰ型缺陷(SR-BⅠ^(-/-))小鼠发掘特异性miRNA谱的变化;收集30例2020年9月—2021年5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血浆并检测miRNA的变化,对照组为同时期住院的非CAD患者,两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高于1.04 mmol/L。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R-BⅠ^(-/-)小鼠血浆miR-135a水平显著减少。与对照组相比,CAD组血浆对氧磷酶1(PON-1)活性降低;对照组PON-1活性与HDLC水平正相关,但CAD组PON-1活性与HDLC水平无相关性。CAD组血浆miR-135a水平降低,且与PON-1活性正相关。CAD组血浆miR-17显著降低,miR-223和miR-760水平显著升高,但与HDLC水平或血浆PON-1活性均无相关性。结论高HDLC的CAD患者血浆miR-135a水平明显降低,且与PON-1活性正相关,可能与HDL抗氧化能力有关。
    • 苏绍红; 张俊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CHD患者(A组)与同期149例健康体检者(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CHD患者[缺血性心力衰竭(IHF)、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无症状心肌缺血(SMI)](A组)与体检健康者(B组)血清PON-1、ox-LDL水平;比较各类型CHD患者的Gensini积分;分析CHD患者血清PON-1、ox-LDL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各类型CHD患者的血清PON-1水平均低于B组,ox-LDL水平均高于B组(P<0.05);PON-1水平在SMI、SAP、UAP、AMI、IHF组患者中依次降低,ox-LDL水平及Gensini积分依次升高(P<0.05).各类型CHD患者血清PON-1水平均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ox-LDL水平均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各类型CHD患者血清PON-1水平均降低,而ox-LDL水平及Gensini积分均升高,且各类型CHD患者血清PON-1、ox-LDL水平均与Gensini积分相关.
    • 云艳芳; 黄建敏; 杨桂新
    • 摘要: 脑梗死是指大脑的供氧血管严重狭窄或者堵塞,在一定条件下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引起脑组织坏死,导致神经功能缺失的一种疾病.脑梗死的发生与血管内膜损伤、炎细胞聚集、血管壁脂肪及糖类沉积、氧化应激、脂肪变性、纤维组织增生等致血管弹性下降、管腔狭窄因素相关.对氧磷酶-1是一种与高密度脂蛋白有关的酶,有调节脂质代谢、抗炎、抗氧化的作用.本文就对氧磷酶-1与脑梗死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 李佳杰; 陈轶尘; 张永妍
    •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P450arom)、对氧磷酶-1(PON1)、催乳素(PRL)结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检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断临床意义.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68例,轻度患者(Ⅰ~Ⅱ)87例,重度患者(Ⅲ)81例,另选取健康体检患者16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RDW、P450arom、PON1、PRL水平,分析疾病严重程度与RDW、P450arom、PON1、PRL水平的相关性,比较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RDW、P450arom、PRL水平高于对照组,PON1低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RDW、P450arom、PRL水平高于对照组,PON1低于对照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RDW、P450arom、PRL水平呈正相关,与PON1呈负相关,通过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且轻度患者RDW、P450arom、PON1、PRL水平的临界值分别为33.26?μg/L,0.44U,72.01?KU/L,20.09%,重度患者RDW、P450arom、PON1、PRL水平的临界值分别为52.09?ng/ml,0.61?U,42.01?KU/L,26.66%.结论 RDW、P450arom、PON1、PRL水平的联合检测可显著提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效能,建议临床推广.
    • 后世翔; 方存明; 栾家杰; 王敏
    • 摘要: 目的:研究CYP2C19、ABCB1和PON1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氯吡格雷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PCI术后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ACS病人196例,根据病人CYP2C19、ABCB1、PON1基因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172例和慢代谢组24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替格瑞洛替代对照治疗.所有病人连续服用药物5d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并对病人进行1年临床随访,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病人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终点事件.结果:PON1、CYP2C19、ABCBl不同分型病人血小板聚集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病人随访心血管不良事件16例,严重出血事件4例,而慢代谢组均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严重出血事件发生,但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19、ABCB1和PON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人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有一定关系,慢代谢病人应用替格瑞洛可能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 韩利平; 于文建; 顾恺龙; 李刚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对氧磷酶-1(PON-1)水平变化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术后疾病转归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接收的108例NMIBC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PON-1水平,研究不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进展、复发预测评分标准下的PON-1水平、生存时间,分析PON-1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联性,统计疾病转归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清PON-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EORTC进展预测评分升高,PON-1水平及中位生存时间呈降低趋势(P<0.05);随着EORTC复发预测评分升高,PON-1水平及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呈降低趋势(P<0.05);PON-1水平与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年龄≥60岁、肥胖、存在吸烟史、分化程度高为NMIBC患者术后疾病转归危险因素(P<0.05).结论 PON-1水平在NMIBC患者中呈异常低表达状态,PON-1水平与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可作为疾病转归监测手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 李灿晖; 张琳; 罗景梅; 吴亚楠
    •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CD147水平及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3例T2DM患者(T2DM组),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分为CAS组(cIMT≥0.9 mm,n=57)和非CAS组(cIMT<0.9 mm,n=146).另选取同时期体检的4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T2 DM组和对照组血清PON1、CD147水平;比较CAS组和非CAS组血清PON1和CD147水平、一般资料、常规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发生CAS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组血清PON1水平低于对照组,CD147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非CAS组相比,CAS组血清PON1水平降低,血清CD147、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升高,患者的年龄更大、病程更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10年、血清HbA1 c和CD147水平升高为T2 DM患者发生CAS的危险因素,血清PON1水平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PON1水平降低,CD147水平升高.PON1表达下调或CD147表达上调的T2 DM患者发生CAS风险增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