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孔雀舞

孔雀舞

孔雀舞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64篇,主要集中在舞蹈、中国文学、艺术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581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民族大家庭、中外文化交流、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孔雀舞的相关文献由242位作者贡献,包括丹增次仁、刘金吾、谢莲花等。

孔雀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3 占比:14.2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581 占比:85.69%

总计:1845篇

孔雀舞—发文趋势图

孔雀舞

-研究学者

  • 丹增次仁
  • 刘金吾
  • 谢莲花
  • 冯琬婷
  • 刘东平
  • 刘媛媛
  • 刘扬武
  • 刘汉儒
  • 刘雪涛
  • 孟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宁
    • 摘要: 作为中国庞大民族派系的“标识物”——中国民间舞蹈源于自然、源起民间,流传于世,经久不衰。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这种古老且富含中国色彩的舞蹈并没有被遗弃,而是随着职业化的民间舞群体被挖掘,最终华丽转身,进入剧场成为剧场化舞蹈艺术。本文以傣族民间舞之孔雀舞的创作源流为线索,探索民间舞创作者将乡土化傣族民间舞向剧场化民间舞推进的过程,以提取乡土民间舞蹈的元素,规划民间舞蹈的场域空间等因素,结合多方力量推动“依传而作”的当代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民间舞是“产生于民间又流传于民间的舞蹈”,其特点为自娱性的乡土生活表演,尽管多数即兴成分很大,但其风格特点具有稳定性。
    • 张倩云; 黄大广
    • 摘要: 傣族舞蹈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必修舞种,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局限于体态舞姿的教学形式,忽略其动作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民族体验。然而民族民间舞蹈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沉淀出的文化形式。当下,人们对精神文化逐渐重视,民族民间舞蹈也应该回归本真,将教学重点放在传统民俗、民间文化体验、少数民族舞蹈发源地等方面。本文对“学院派”民间舞概念进行梳理,总结傣族孔雀舞课堂教学的主要动律元素。舞蹈教学不仅仅需要展开舞蹈动作、技巧等指导,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在舞蹈练习中领会到背后的情感内涵、民族文化等深层次的内容。对此,教学如何以合适、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思考与探索。
    • 张馨月
    • 摘要: 本文从影视作品视角出发,通过对原生态舞蹈影像及相关电影的梳理,展开对云南傣族孔雀舞特点变化及审美特征的研究.傣族,又可称为泰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故称之为"水的民族".古代的"百越"族群是傣族的发源地,而傣族则是一个跨五个国家而居的民族,其舞蹈多是在"摆"(节日)时跳的,主要特点为立颈挺身,加之特有的"三道弯"躯体体态及灵活多变的手型.随着时代的发展,傣族独有的孔雀舞的审美价值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在当代,傣族孔雀舞已带有特定时代的审美倾向性.
    • 冯琬婷
    • 摘要: 孔雀舞历史悠久,蕴含着对生命的歌颂、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傣族舞蹈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也是我国民间舞蹈中璀璨的瑰宝。孔雀舞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原生态的民间孔雀舞到毛相的《双人孔雀舞》,孔雀舞从傣族民间走向舞台;再到金明的《孔雀舞》和刀美兰的《金色的孔雀》,孔雀舞从舞台走向了世界;之后,杨丽萍通过《雀之灵》对孔雀舞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创新和艺术回归,大胆地借用现代舞的编创元素,从“形”走向了“意”,成为了一门成熟的舞蹈艺术。笔者通过对孔雀舞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反思,结合舞蹈教育的视角,对当代孔雀舞的传承提出了几点建议。
    • 张馨月
    • 摘要: 本文从影视作品视角出发,通过对原生态舞蹈影像及相关电影的梳理,展开对云南傣族孔雀舞特点变化及审美特征的研究。傣族,又可称为泰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故称之为“水的民族”。古代的“百越”族群是傣族的发源地,而傣族则是一个跨五个国家而居的民族,其舞蹈多是在“摆”(节日)时跳的,主要特点为立颈挺身,加之特有的“三道弯”躯体体态及灵活多变的手型。随着时代的发展,傣族独有的孔雀舞的审美价值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在当代,傣族孔雀舞已带有特定时代的审美倾向性。
    • 洪松文(文/图); 陆琳(文/图)
    • 摘要: 杨丽萍,中国舞蹈艺术家,出生于云南大理的一个白族人家,1971年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之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并以“孔雀舞”闻名。1994年,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2009年,她创作的《云南映像》姊妹篇《云南的响声》大获成功,并成为中国第一位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舞蹈家。2019年12月20日,当选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兼职副主席。2021年2月2日,当选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十一届副主席。
    • 罗旭; 奚志农(图); 李秋明(图); 张家翰(图); 邢毅(图); 李雨霖(图)
    • 摘要: 本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0P15)的会标,外观是一滴水,诠释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一滴水”代表水是生命之源,地球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一滴水”会标的最上方,是一只孔雀。美丽的孔雀祈祷着吉祥、幸福。说起孔雀,大家就会联想到云南,因为杨丽萍老师的孔雀舞深入人心。从生物分布的角度而言,目前中国自然分布的孔雀,确实只在云南有记录。
    • 冯琬婷
    • 摘要: 孔雀舞历史悠久,蕴含着对生命的歌颂、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傣族舞蹈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也是我国民间舞蹈中璀璨的瑰宝.孔雀舞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原生态的民间孔雀舞到毛相的《双人孔雀舞》,孔雀舞从傣族民间走向舞台;再到金明的《孔雀舞》和刀美兰的《金色的孔雀》,孔雀舞从舞台走向了世界;之后,杨丽萍通过《雀之灵》对孔雀舞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创新和艺术回归,大胆地借用现代舞的编创元素,从"形"走向了"意",成为了一门成熟的舞蹈艺术.笔者通过对孔雀舞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反思,结合舞蹈教育的视角,对当代孔雀舞的传承提出了几点建议.
    • 唐佳慧
    • 摘要: 本文对传统孔雀舞与杨丽萍孔雀舞的动作特征之差异和两者各自对民族文化传承传播之共同作用,以及两者的艺术价值差异展开了研究,全文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视角入手,对两者不同层面的异同点进行了梳理与论证。笔者还通过对相关当代作品的分析,阐述了当今上述两种舞蹈的发展现状,具体阐明了两者坚守民族文化之根柢、弘扬民族文化之风彩的艺术品质与价值,同时指出了两者在文化、审美和社会层面所体现的不同艺术价值。
    • 夏天
    • 摘要: 从深山里走出来的杨丽萍是享誉海内外的舞蹈家,她让中国民族舞惊艳了全世界。她那充满灵性、力量和美感的肢体语言,让人感悟艺术不是技巧而是生命的往来,她的《雀之灵》更是家喻户晓,曾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等诸多殊荣。她和她的“孔雀舞”不仅是当代云南,也是当代中国的一个令人惊艳的文化符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