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子宫角

子宫角

子宫角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77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妇产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726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中国牛业科学、畜牧兽医科技信息、中国奶牛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8届全国猪人工受精关键技术研讨会、2006全国急危重病护理(珠海)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等;子宫角的相关文献由58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华、魏庆信、丁建平等。

子宫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5 占比:4.2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5726 占比:95.67%

总计:5985篇

子宫角—发文趋势图

子宫角

-研究学者

  • 张华
  • 魏庆信
  • 丁建平
  • 亓美玉
  • 刘亚
  • 姚玉昌
  • 张子军
  • 张运海
  • 方富贵
  • 曹鸿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瀚霆; 王承功; 李荣辉
    • 摘要: B超实时扫描为诊断妊娠母马提供了有效工具。在生产实践中,B超可提高早期妊娠诊断的精确性。其诊断原理是,以高频声波对母马子宫角探查,然后将回波放大以后实时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在此次对比中,将B超应用到母马发情鉴定、母马妊娠诊断和母马空怀再配中。
    • 骆金红; 陈祥; 尚以顺; 敖叶; 李鹏程
    • 摘要: 旨在通过胚胎附植前、后的山羊子宫角组织高通量测序筛选妊娠早期胚胎附植的关键基因。本研究选取2~4岁体重相近((44.76±3.49)kg)的经产努比亚母山羊16只,在同期发情-人工输精配种后的第15(D15)和第30天(D30)分别随机选取3只羊颈动脉放血处死。采集子宫角组织利用Illumina HiSeq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对DEGs进行功能注释,基因功能查询进一步筛选与胚胎附植直接相关的调控基因,荧光定量PCR(qRT-PCR)对筛选的基因进行表达量验证分析。D15和D30子宫角组织转录本比较分析发现了2000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620个,下调基因1380个。GO功能聚类分析共分为3大类52组,其中细胞组分17组,生物过程23组,分子功能12组,获得细胞连接与增殖,生物粘附与调节,分子活性与转导等重要生物途径。以D15表达量高低为排序标准,从表达量最高的10个基因中筛选出了与胚胎附植有关的基因MGP和TAGLN;从上调和下调幅度最大的前10个差异表达基因中,获得参与妊娠相关糖蛋白合成与分泌的基因PAG-3、PAG-8、PAG-12,参与生长因子结合与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活性相关基因GHR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基因IGFBP1。qRT-PCR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6个基因在D15和D30子宫角中表达变化趋势与RNA-Seq结果一致。获得的基因MGP、TAGLN、PAG-3、PAG-8、PAG-12、GHRHR、IGFBP1在努比亚山羊胚胎附植中具有重要作用。
    • 杨文秀; 孙开凯; 连方; 齐英华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对间质部、峡部、子宫角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就诊患者,以宫腔镜或者腹腔镜证实宫角附近异位妊娠,并术前均进行过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其超声检查结果,探讨不同方式超声检查对宫角附近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73例宫角附近异位妊娠,腹腔镜检查证实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6例,二维超声检查误诊3例,三维超声检查误诊2例;腹腔镜检查证实输卵管峡部妊娠29例,二维超声检查误诊9例,三维超声检查误诊4例;宫腔镜检查证实宫角妊娠28例,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全部正确诊断。结论三维超声对宫角附近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检查。
    • 赵乐; 杨海丽; 李佳璐; 杨永恒; 张蓉; 程文强; 成磊; 赵永聚
    • 摘要: [目的]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家族蛋白在调控胚胎和胎盘发育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输卵管与子宫内膜细胞的死亡平衡会影响受精卵及早期胚胎的发育.因此探讨TETs、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和附植相关基因在妊娠早期山羊输卵管及子宫角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潜在调控作用,以期为研究胚胎发育及附植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合川白山羊为研究对象,采集妊娠19d(P19)山羊子宫角及输卵管组织,以空配19d(C19)为对照,利用H.E染色观察C19组和P19组山羊子宫角组织形态,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胚胎附植相关基因(WNT5a、OPN、VEGFA)、TETs(TET1、TET2、TET3)、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9)、焦亡相关基因(GSDMD、NLRP3、Caspase1)和炎症相关基因(NF-kB、TNF-α))的相对表达,并分析了TETs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在输卵管和子宫角组织的表达相关性.[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在P19组中山羊子宫角的腺体增多,形态多变.qRT-PCR结果显示,OPN在P19组山羊子宫角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C19组(P<0.01),BAX/BCL2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而WNT5a和VEGFA表达差异不显著;TET1、TET2、TET3在山羊子宫角及输卵管中均有表达,在C19组和P19组山羊子宫角中TET1及TET2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C19组和P19组中TET3的表达(P<0.01);在P19组山羊输卵管中TET2(P<0.01)、NF-kB(P<0.01)、Caspase1(P<0.01)、GSDMD(P<0.05)显著增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输卵管中TET2与TET3(P<0.01)、NF-kB(P<0.01)、Caspase9(P<0.05)显著正相关;子宫角中,TET3与VEGFA(P<0.05)、WNT5a(P<0.01)显著负相关,胚胎附植关键基因OPN与Caspase1(P<0.01)、NLRP3(P<0.05)、GSDMD(P<0.05)显著正相关,而细胞焦亡关键基因GSDMD在输卵管与子宫角中均与Bax(P<0.05)、Caspase1(P<0.01)、NLRP3(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妊娠早期山羊子宫角和输卵管中TETs表达与细胞程序性死亡部分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推测TETs与细胞凋亡或焦亡的发生对输卵管、受精卵、早期胚胎及子宫的发育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胚胎附植关键基因OPN与焦亡相关基因显著相关,暗示妊娠早期子宫角中细胞焦亡的发生可能参与胚胎附植.为研究TETs通过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在妊娠早期输卵管及子宫角中的表达规律提供了理论参考.
    • 付亮明
    • 摘要: 对绵羊常温人工授精技术、绵羊腹腔镜子宫角输精技术及其关键环节等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绵羊繁殖的效率及质量.
    • 梁宝录
    • 摘要: 波尔山羊由于个体庞大,产出的羊仔个体较大,在分娩的过程中受分娩的力量,产道的狭窄,胎儿的大小,多少,胎位是否正常,子宫颈不能充分地张开等因素的影响,难产几率较大,刨妇产手术成为常见的助产措施。1产前的症状表现临产前的母羊精神沉郁,举动不安,不停地走动,起来卧下反复进行,不停地努力产出,离开羊群靠在墙根或者在安静的地方呆立,弓腰伸腿,痛苦哀嚎,目光呆滞,食欲减退,躺卧时两个后肢不向腹下弯曲,而是向臀部努力向后伸展.
    • 侯金龙; 袁超文; 黄欢宇; 王国卿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大鼠子宫角安置瘘管导管的可行性.方法 对大鼠进行麻醉后,在近子宫体端子宫角放置瘘管导管,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妊娠功能的研究.结果 大鼠子宫内膜厚度瘘管模型组内瘘管留置侧子宫角(497.68±81.64)μm与对照组(537.90±77.29)μm和瘘管模型组内对侧子宫角(503.56±76.34)μm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大鼠胚胎植入数量瘘管模型组(9.67±1.95)个与对照组(12.15±2.06)个相比显著减少(P0.05).结论 子宫角瘘管导管模型对大鼠子宫组织结构影响较小,能够满足向子宫腔内长期注射病原微生物或者化学药物等的试验要求.%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catheter implantation in a rat model of uterine horn fistula. Methods The catheter was placed into the uterine horns at one side in the rats, then histopathology and pregnancy function were studied. Results The endometrial thickness of the fistula side in the fistula model group (497. 68 ± 81. 64μm)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537. 90 ± 77. 29 μm) and the opposite side (503. 56 ±76.34 μm) (P>0.05). The number of embryo breeding in the fistula model group (9.67 ±1.95)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12. 15 ± 2. 06). The number of embryo breeding of the fistula side (5. 83 ± 3. 54)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the opposite side (6. 17 ± 3. 67 ) (P>0. 05). Conclusions The effect of catheter on uterine tissue and pregnancy function is minimal, and the model of uterine horn fistula applies to the requirement of long term injection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or drugs.
    • 陈广仁; 潘晓荣
    • 摘要: 腹腔镜子宫角输精技术是家畜育种和繁殖工作中最新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近年来在畜牧生产实践及绵羊品种改良过程中应用广泛,成绩显著,极大地提高了绵羊人工授精效率.甘肃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显示,此项技术输精效果明显,情期受胎率可达80%以上.
    • 张博宇; 杨燕燕; 任俊光; 武迪; 刘佳; 李勇; 刘泽成; 白恩宇; 王宇航; 郑容秀
    • 摘要: [目的]比较绵羊输卵管移植和子宫角腹腔镜微创移植2种胚胎移植方法的受胎率.[方法]以杜泊羊为供体本地蒙古羊为受体,采用CIDR-FSH法对杜泊种羊进行了超数排卵,采用PRID+PMSG法对受体进行了同期发情,并对输卵管移植和子宫角腹腔镜微创移植2种胚胎移植方法的受胎率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输卵管移植受体178只,受胎率为50.6%;腹腔镜微创子宫角移植受体109只,受胎率为73.4%.[结论]输卵管移植受胎率显著低于子宫角移植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