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技术
太空技术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136篇,主要集中在航天(宇宙航行)、化学工业、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篇、专利文献153687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瞭望、今日科苑、科技信息等;
太空技术的相关文献由10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元国、刘宝林、闫利颖等。
太空技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3687篇
占比:99.91%
总计:153822篇
太空技术
-研究学者
- 张元国
- 刘宝林
- 闫利颖
- Flickr(图)
- Jay
- Richter
- ZHONG Xiaoqing
- 万水献
- 于海琴(编译)
- 任明哲
- 伊弥
- 伊戈尔·列夫琴科1
- 何适
- 刘生武
- 前哨
- 加尔·埃德腺森
- 华超
- 卡捷琳娜·巴扎卡6
- 卫思
- 史峰
- 吉姆·坎特雷尔3
- 向跃武
- 吴岳良4
- 吴方桂
- 吴秀善
- 吴颖
- 周美娇
- 周贤明
- 国中均5
- 埃里克·斯凯恩
- 子丁
- 孙丽冰(翻译)7
- 孙彦新
- 孙鸿铮
- 孟繁泉
- 安迪
- 宗合喜
- 小光(摘)
- 小默
- 崔永元
- 张坤树
- 张志勇
- 张志雄
- 张永青
- 张燕
- 张红晖(翻译)7
- 彼得·埃尔斯托姆
- 徐军
- 徐小明
- 徐淑岩6
-
-
任明哲
-
-
摘要:
基于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利益诉求,近年来东盟国家愈加重视太空发展.本文根据国家实力的差异,以是否具备独立研制卫星能力为参照,将东盟国家依太空实力分为四个梯队,探讨位于不同梯队的东盟国家的太空发展战略,并对其太空政策进行评估.具体而言,东盟国家不仅在全球太空格局中崭露头角,而且尝试加强太空技术研发领域的协同合作,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东盟国家太空发展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和外部依赖性,且美国的太空霸权使其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东盟国家进军太空在未来不仅会促进太空多极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亚太地区的太空竞赛.对中国来说,东盟国家渴望进军太空是一个重要机遇,双方在此领域可以开展必要的合作.
-
-
苏世伟
-
-
摘要:
登月飞船、航天飞机走下神坛之后,经济制约造成一系列太空探索困境,依然是太空技术和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清除太空碎片等太空公共事务呼唤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鉴别、预测和运用颠覆性太空技术的难度不低于技术发明本身;我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系统运作机制只是应用机制,我们缺少真正意义上的颠覆性技术研发机制;缩短颠覆性太空技术研发者与应用者之间的距离,是我国发展太空技术的当务之怠.SpaceX公司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帮扶下,取得太空技术应用的历史性突破,对我国发展太空经济具有启示作用.
-
-
-
-
-
-
摘要:
据国防航天科技信息网2019年1月15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表示,印度月船二号任务的发射将推迟3个月,甚至更长。月船二号的发射现已推迟数次,其最初预定于2018年4月发射,但推迟到当年10月,之后又推迟到2019年1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已经制定了一项规划,将在该国具有研发潜力的地区开展太空技术研究,并在全国建立6个太空技术孵化中心。2019年中期,印度还将进行标准化空间发射飞行器(SSLV)的试验飞行,其将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运载火箭。
-
-
-
-
高红卫
-
-
摘要:
航天云网作为全球首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近3年来,初步验证了具有中国特色"自上而下逐步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路径的科学性、合理性。经过200多年工业革命的洗礼,人类先后经历了蒸汽机革命,发明了火车、铁路等技术;经历了内燃机革命,发明了汽车、公路、船舶、航运等技术;经历了无线电与电子技术革命,发明了电报、电话、电视、雷达等技术,因为无线电与电子技术的广泛使用,催生了真空电子管和电子元器件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