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桐
大岩桐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2篇,主要集中在园艺、植物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44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花木盆景:花卉园艺、北方园艺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长江三角洲地区”植物学研讨会、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等;大岩桐的相关文献由356位作者贡献,包括庞基良、徐佳宁、郭丽等。
大岩桐
-研究学者
- 庞基良
- 徐佳宁
- 郭丽
- 余惠江
- 周根余
- 徐全乐
- 任建行
- 傅玉兰
- 况园园
- 向国红
- 战春燕
- 李爱华
- 杨泽良
- 梁国鲁
- 梁海曼
- 王利琳
- 王晓云
- 胡江琴
- 胡鑫
- 邓国文
- 钟丹
- 阳春明
- 黄小荣
- 黄良伟
- 付志惠
- 付新生
- 侯卓婕
- 刘凤娟
- 刘慧琴
- 刘钢
- 姜仕豪
- 庞世龙
- 张国育
- 张建霞
- 张艳萍
- 彭玉华
- 朱永莉
- 朱玉善
- 朱飞雪
- 李名扬
- 李树贵
- 李洪林
- 杜启兰
- 杨奎姝
- 杨志玉
- 杨波
- 毕春晓
- 王宏航
- 王树耀
- 申文辉
-
-
谭惠秋
-
-
摘要:
大岩桐,又名落雪泥,花色艳丽,花朵硕大,花期长,如果养护得当,可四季开花。大岩桐开花时花朵数量较大,笔者的大岩桐,10cm口径的花盆最多时开了七朵花。特别可贵的是,最为寒冷的冬季却是大岩桐的盛花期,试想户外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一窗之隔的室内却是姹紫嫣红春光无限,置身其中,那种心情该有多么美好。有这么多优点的大岩桐,毫无疑问地成为众多爱花人追捧的对象。
-
-
杨晨星;
李晶;
穆立蔷
-
-
摘要:
为优选出大岩桐组织培养中最佳的消毒灭菌方法,以大岩桐幼嫩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前期75%酒精(10、30、60 s)预处理以及后期0.1% HgCl2、5%NaClO、10% H2O2 3种不同消毒剂种类分别在(8、10、12 min)处理下对大岩桐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 表明,10% H2O2处理下的长菌率和褐化率显著高于0.1% HgCl2和5%NaClO的处理,且长菌和褐化发生时间较早;研究中消毒效果最佳的2个组合为75%酒精处理30 s+0.1%HgCl2处理10 min和75%酒精处理30 s+5%NaClO处理10 min.该研究为与大岩桐类似的其他被子植物的组织培养提供了参考.
-
-
-
-
-
苏江;
岑忠用;
谢彦军;
邓晰朝;
高丽霞;
韦兆杰
-
-
摘要:
以大岩桐组培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种植大岩桐,研究移栽于3种不同基质大岩桐组培苗的生长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移栽后30 d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处理的大岩桐组培苗成活率最高,达93.33%,其次是基质为腐殖土∶粗沙=1∶1的处理;基质为腐殖土;河沙∶蛭石=2∶1∶1的处理成活率最低,为87.42%.移栽后相同时间内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的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根数、根长和根系活力均为最高,且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的处理的根数和根系活力与基质为腐殖土∶粗沙=1∶1的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在大岩桐组培苗的移栽基质中适当加入泥炭土有利于其生长.
-
-
毕春晓;
刘凤娟;
曲瑞红;
胡鑫;
徐全乐
-
-
摘要:
以大岩桐(Sinningia specisoa)茎尖组织为试材,采用RT-PCR方法对大岩桐SsKN1 (KNOTTED1-like homeobox)基因进行克隆,经BLAST比对、邻接法构建进化树,研究了SsKN1基因与其它KNOXI基因的亲缘关系;并利用半定量RT-PCR,研究了SsKN1基因在大岩桐根、花瓣、花萼、叶、茎和茎尖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期为SsKN1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获得了大岩桐SsKN1基因451 bp的cDNA序列,该基因与烟草NTH15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拟南芥STM基因;SsKN1基因在根、叶、茎尖和花萼等4种组织中表达,在花瓣和茎中不表达.其中在茎尖的表达量最高,叶中的表达量次之,根和花萼的表达量较低.
-
-
-
韦梅琴;
唐楠;
张文莲;
胡鲜宁
-
-
摘要:
以大岩桐试管苗为试材,用改良过的过氧化氢-醋酸离析法制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试管正常苗与玻璃化苗的叶表结构.结果发现,2类试管苗的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腺毛、表皮毛的分布,但它们的数量与气孔特征具有显著差异.与试管正常苗相比,玻璃化苗上下表皮细胞单位面积表皮毛、腺毛、气孔器密度减少,保卫细胞形态异常,气孔器的长度差异不明显,但气孔器宽度、相对开张度均较正常苗显著增大,是正常试管苗的2倍.此外,玻璃化苗与外界进行气体和水分交换量明显大于正常苗,从而导致玻璃化苗持水能力弱、易失水,这是试管玻璃化苗在继代、生根培养中不能正常生长、极易死亡的主要原因.
-
-
-
钟丹;
姜仕豪;
胡立霞;
韩雪;
庞基良
- 《第三届“长江三角洲地区”植物学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大岩桐是苦苣苔科的一种日中性植物,开花无需春化作用,从播种到开花仅需3-4个月。我们在以前的研究中发现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能协同促进离体培养的大岩桐花被直接再生花芽。由大岩桐的特性及花被再生花芽的特点来看,以大岩桐花被切块再生花系统研究GA在花芽分化中的分子机制,可简化环境因素的影响,便于开展单因子试验。SPINDLY(SPY)是赤霉素信号转导的负调控因子,同时又是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的正调控因子。为了进一步探讨SPY在大岩桐花芽分化中的作用,我们利用RACE方法克隆了大岩桐SPY的同源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