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式
处置式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0篇,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398319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东南传播、文教资料、汉语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四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等;处置式的相关文献由150位作者贡献,包括洪水英、石毓智、楼枫等。
处置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98319篇
占比:99.99%
总计:2398479篇
处置式
-研究学者
- 洪水英
- 石毓智
- 楼枫
- 丁加勇
- 刘子楗
- 刘子瑜
- 占升平
- 周晨磊
- 宋玉柱
- 张栋鑫
- 彭静
- 朱玉宾
- 翟玉珍
- 賈燕子
- 陈姗姗
- 陈芳芳
- 魏兆惠
- 黄晓雪
- 龍國富
- A.贝罗贝
- 丁丁
- 于红岩
- 代泽斌
- 任丹丹
- 任林深
- 何亚南
- 佟桦
- 傅京起1
- 傅惠钧
- 刘春卉
- 刘玥
- 刘谦功
- 劉子瑜
- 华紫武
- 占文信
- 叶华利
- 吉仕梅
- 吕雅贤
- 吴宝安
- 吴慧颖
- 吴福祥
- 吴继章
- 周焱
- 周玲玲
- 周琴
- 唐智燕
- 唐琴
- 喻礼会
- 夏俐萍
- 孙宜春
-
-
杨朋飞
-
-
摘要:
处置式是汉语的一种重要句式,自王力明确提出其概念后,学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关于处置式的产生时代及形成过程等问题,学界仍存有不同意见,或认为出现于先秦,或认为出现于唐代,或认为其形成是连续的,或认为是多源的,这些分歧的存在说明处置式历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通过对处置式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评述,旨在更为全面系统地审视处置式的历时形成及发展演变,以期进一步加深处置式的研究。未来处置式的研究,可以结合前沿语法理论、出土文献资料、语法的系统性以及语言的时代性等,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处置式的历时形成与发展演变,从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角度探索其动因与机制。这不但有助于完善处置式研究,也有助于更为全面地认识汉语语法的历史发展。
-
-
周焱
-
-
摘要:
湾碧傣语的处置式是以"ja1'把'为标记的、表示施动者对受动者进行某种积极影响的主动句."与傣语其他方言、土语相比,其处置标记"ja1"语法化程度比较高,与工具格标记?au1ˊ(用)形成对立互补,呈现出与侗水语支相似的特点;其处置标记后宾语与处置标记语法化语义基础匹配的强制性低;处置式的主语没有有生与否的要求.
-
-
孙宜春;
邵宜
-
-
摘要:
通过对"V给"的历时发展的梳理,可以解释汉语方言处置句中出现的给予义V1 V2的性质,并证实方言中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文章认为V1 V2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两条不同的线索:其一,V2语法化为介词,和V1分离,和后面的与事宾语结合构成介宾补语.这是主流演变,主要以北方方言和普通话为代表;其二,V1 V2词汇化为复音动词,有的进一步转类为复音介词或连词,主要出现在南方方言中.
-
-
楼枫
-
-
摘要:
文章考查了近代汉语时期的特殊处置式——"将/把V",按照词义特点将其划分为"当作"类和"给予"类,并指出其由一般处置式省略介词宾语而产生."将/把V"经过省略介词宾语和词汇化成为双音节动词,且因为词义感染,"把"字逐渐具有了"给"义."当作"类的"将/把V"中还有特殊形式"将谓"和"将为",其由于自身词义的影响具有了复句关联的作用.
-
-
胡靓;
石毓智
-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当代口语例证的大量调查,探讨新兴的谓语动词标记"给"的语法功能.目前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观点分歧很大,但大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的分析表明,"给VP"的核心功能是标记动作行为矢量方向的改变,要求谓语动词所关涉的受事名词必须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前,所涉及的句型包括被动句、处置式、受事主语、话题结构等,但是这个谓语标记"给"不是任何特定句型的语法标记,而是这些句型的共同语法标记.从历时的角度看,这种语法标记的产生与汉语受事名词大量前置的发展趋势有关.
-
-
胡旸;
丁加勇
-
-
摘要:
洞口方言中除一般的"处置标记+N+VP"的处置句式外,还有一种特别的"N+担+VP"处置句.这种句式来源于"担"表示"凭借"义时"N1+担+V+N2"的介词用法,"凭借"意味的遗留使得可以进入"N+担+VP"句式的主语和动词相比于一般的处置句范围扩大,导致"担"为处置义时主观性增强.同时,由于"担"的"凭借"义来源于"持拿"动词义,导致"担"为"凭借"义时处置意味增强.
-
-
-
张栋鑫
-
-
摘要:
以《戏文三种》为语料,对"将"字句的用法进行穷尽式地考察,可以发现,"将"字的主流用法是用作介词.从汉语史的角度,简要探讨了"将"字由动词发展为介词的语法化过程.并着重从语义、句式两个角度,对"将"字的介词用法进行了分析.
-
-
张栋鑫
-
-
摘要:
以《戏文三种》为语料,对“将”字句的用法进行穷尽式地考察,可以发现,“将”字的主流用法是用作介词。从汉语史的角度,简要探讨了“将”字由动词发展为介词的语法化过程。并着重从语义、句式两个角度,对“将”字的介词用法进行了分析。
-
-
丁丁
-
-
摘要:
为研究哪些处置式可以表达致使语义,如何表达致使语义,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界定致使语义和致使表达之后,通过梳理文献,运有语义分析的方法,探讨汉语史中处置式的发展轨迹,将处置式和述补结构、使役句作对比,分析汉语致使表达的整体格局,指出处置式中有哪些小类表达致使语义以及各种致使表达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汉语的处置式经历了"处置动作-处置动作+结果-处置结果"的历时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并非所有处置式都能表达致使语义,只有带结果补语的狭义处置式和致使义处置式才属于致使表达;在表达致使语义时,这几类处置式和述补结构、使役句相比,在"NP1有意/无意"和"被使事件已然/未然"两项参数上有区别,彼此形成分工;处置式是一种不断发展壮大的句式,其核心语义是"处置动作对宾语的完全控制",最初表达处置的动作,随后逐渐可以表达处置的结果,随着这种变化,有几类处置式逐渐可以表达致使语义.
-
-
海峰
- 《第四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在汉语普通话中,如果你说“把这个人我不认识”,人们首先感觉它是不规范的.笔者尝试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中进行部分例句的搜索,无一例外显示没有搜索结果.说明这种说法的确不是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式.继而熟悉少数民族语言的人会认为这像少数民族学汉语不到位而说出的句子,但在东干语中,这类句子是完全合法的,也是常见的,这就是“把N不V”句式,如“你吃,把话不说哩”、“他们肚子饿的呢,我把你不撩开”.这种句式从汉语普通话的不合法到东干语乃至西北方言的合法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影响和牵制这一形式形成的语言发展规律究竟如何,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
-
海峰
- 《第四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在汉语普通话中,如果你说“把这个人我不认识”,人们首先感觉它是不规范的.笔者尝试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中进行部分例句的搜索,无一例外显示没有搜索结果.说明这种说法的确不是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式.继而熟悉少数民族语言的人会认为这像少数民族学汉语不到位而说出的句子,但在东干语中,这类句子是完全合法的,也是常见的,这就是“把N不V”句式,如“你吃,把话不说哩”、“他们肚子饿的呢,我把你不撩开”.这种句式从汉语普通话的不合法到东干语乃至西北方言的合法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影响和牵制这一形式形成的语言发展规律究竟如何,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
-
海峰
- 《第四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在汉语普通话中,如果你说“把这个人我不认识”,人们首先感觉它是不规范的.笔者尝试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中进行部分例句的搜索,无一例外显示没有搜索结果.说明这种说法的确不是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式.继而熟悉少数民族语言的人会认为这像少数民族学汉语不到位而说出的句子,但在东干语中,这类句子是完全合法的,也是常见的,这就是“把N不V”句式,如“你吃,把话不说哩”、“他们肚子饿的呢,我把你不撩开”.这种句式从汉语普通话的不合法到东干语乃至西北方言的合法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影响和牵制这一形式形成的语言发展规律究竟如何,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
-
海峰
- 《第四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在汉语普通话中,如果你说“把这个人我不认识”,人们首先感觉它是不规范的.笔者尝试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中进行部分例句的搜索,无一例外显示没有搜索结果.说明这种说法的确不是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式.继而熟悉少数民族语言的人会认为这像少数民族学汉语不到位而说出的句子,但在东干语中,这类句子是完全合法的,也是常见的,这就是“把N不V”句式,如“你吃,把话不说哩”、“他们肚子饿的呢,我把你不撩开”.这种句式从汉语普通话的不合法到东干语乃至西北方言的合法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影响和牵制这一形式形成的语言发展规律究竟如何,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