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安全
城市供水安全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465728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城镇供水、建设科技、给水排水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0第五届山东城镇水大会——第四届“黄河杯”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论坛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技术交流会、2008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等;城市供水安全的相关文献由127位作者贡献,包括施春红、宋兰合、葛华军等。
城市供水安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65728篇
占比:99.97%
总计:465846篇
城市供水安全
-研究学者
- 施春红
- 宋兰合
- 葛华军
- 万众华
- 刘立波
- 乔冠军
- 于峰
- 仇保兴
- 何建波
- 何翠敏
- 何艳虎
- 傅新平
- 冷栋
- 刘志锋
- 刘斌
- 刘晓飞
- 刘艳秦
- 刘静
- 包雪英
- 卢兆曾
- 吴明官
- 吴生华
- 周益昕
- 唐爱平
- 姜广田
- 姜立晖
- 孟凡莉
- 宋建伟
- 尤祥瑜
- 屈颜平
- 崔松云
- 左亚洲
- 廖利满
- 张丞
- 张剑飞
- 张增芳
- 张媛
- 张建勋
- 张春荣
- 张晓健
- 张玉叶
- 张竞
- 张艳丽
- 张若愚
- 张菊生
- 彭书传
- 彭金
- 成世才
- 戴志华
- 才莉莉
-
-
林泽宇;
李创涛;
何艳虎;
林娴;
龚镇杰
-
-
摘要:
依据广东省2010年~2020年21个地级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供(用)水数据,研究构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标体系法评价各地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利用贝叶斯时空分配模型揭示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时空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东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近10年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2017年后下降明显;其供水安全保障水平空间不均衡格局显著;人口密度、人均GDP、万元GDP用水量以及工业用水量是该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在珠三角形成高值聚集区,而万元GDP用水量则在珠三角形成低值聚集区,是该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时空格局形成的主要成因。
-
-
张剑飞
-
-
摘要:
城市供水系统是一个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城市的日常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具有较大的不可控性、城市供水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城市供水安全所处的复杂社会环境等,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供水安全.美国早在很多年前就对城市供水安全给予了足够重视,组织了大量的人力对供水系统的脆弱性进行分析,并将取得的成果有效地应用到供水公司的日常管理中.我国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在这一领域还存在空白,文章将探讨如何构建城市供水安全的脆弱性评价体系,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据.
-
-
李文运
-
-
摘要:
2021年7月1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按照市委、市国资委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天津市水务集团(以下简称“水务集团”)党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学习活动为抓手,持续推动学习、贯彻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为保障天津城市供水安全和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水务企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
-
-
-
-
摘要:
打开水龙头,哗哗流淌着有点甜的"农夫山泉"。2019年9月29日,历时近五年建设的杭州千岛湖配供水工程正式通水运行。来自千岛湖的清泉,出淳安、过建德、穿桐庐、经富阳,奔腾而过113公里长的"人工地下暗河",流入杭城千家万户。千岛湖配供水工程是保障杭州城市供水安全、提升饮水水质的重大民生工程,项目通水标志着杭州城市供水格局从以钱塘江为主的单一水源供应,转变为千岛湖、钱塘江等多水源供水,同时千岛湖水源全程地下封闭运行,将极大提升杭城百姓的用水安全和用水品质。
-
-
-
-
摘要:
11月10日,根据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鄂竟平要求,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主持会商,分析研判全国雨情、水情、旱情、凌情和水库蓄水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今冬明春抗旱和北方河流防凌工作。会商分析,目前全国旱情较常年同期明显偏轻,但云南、广东、福建等省水库蓄水总体偏少,个别县城(镇)的供水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已采取应急工程措施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据预测,冬季江南东南部、华南东部、华北大部降水偏少,上述地区局部可能出现旱情;今冬明春华南东部、江南东部南部、西北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将偏少2~5成,华南中东部、江南南部可能发生冬春连旱。
-
-
-
-
摘要: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94号《河南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已经2020年2月26日省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河南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公布,自2020年6月1曰起施行。省长尹弘2020年4月1日(1997年1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31号公布根据2005年3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改根据2017年4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改根据2018年6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三次修改2020年2月26日省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城市供水管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高城市供水服务水平,维护供水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供水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
-
-
-
摘要:
为加强和规范城市供水管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省长尹弘4月1日签署第194号省政府令,《河南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1997年1月5日首次公布,后经过三次修改,现版本于2020年2月26日省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办法》共8章51条,从规划与建设、水质管理、供水服务、设施管理与维护、二次供水管理等多个方面,对进一步提高城市供水服务水平,维护供水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提出具体要求。
-
-
王斌
-
-
摘要:
城市供水是城市各项基础设施中的重中之重,供水安全会直接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供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了城市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结合当前城市供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对强化现有供水管网系统应急能力的对策进行讨论,希望可以为城市供水安全性的加强,带来一点参考意义.
-
-
-
-
-
摘要: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城市供水行业管理,强化城市供水安全,补齐吉林省个别城市供水短板,全面提升城市供水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近日,吉林省住建厅会同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卫健委出台了《关于提升城市供水保障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规范了城市供水从“水厂”到“龙头”的全过程监管。
-
-
崔松云;
董盛明;
柏平
- 《中国水利学会2017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分析昆明主城区现状水资源量、城市供水水源地可供水量、水质变化情况、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找出昆明市主城区供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解决思路,为确保昆明城市供水安全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支撑昆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
张菊生
- 《2008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环境是城市发展所依托的生态基础之一。近30年来随着城市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气候变暖的影响,水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直接制约经济发展。由于水对社会和民生影响的直接性,它所引发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更为强烈和紧迫,城市供水安全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当前应如何认清淮河流域城市供水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如何贯彻"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方针,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化解城市供水危机,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
-
张建勋
- 《2008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对城市而言更为重要。宁波市属于水资源短缺城市,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城市供水要求也相应提高,参照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利用轨迹,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水的供需矛盾重点将从水量转变为水质。供水状况是体现城市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努力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提高宁波市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既是一项艰巨长期的任务,又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近年来,围绕水量保障、水质保障、供水可靠性保障以及经济和环境保护保障等方面,宁波市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和探索。
-
-
-
- 《2016(第四届)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交流会》
-
摘要:
城市供水安全受多因素影响,并且地域性特点较强.为了科学地评价不同地区城市供水安全状况,提出构建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模型的思路.该模型利用灰色关联聚类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以降低指标间的重叠性,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以漯河市为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先分析2006年漯河市各指标的安全等级,再对2006~2014漯河市整体供水安全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4年漯河市供水安全等级均为Ⅲ级,处于基本安全范围,并且整体不断提高,2014年接近Ⅱ级较为安全范围,但主要影响因素是可用水资源量缺乏和用水效益较低.对此提出相应改善措施.
-
-
-
袁永钦;
刘晓飞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
| 2006年
-
摘要:
城市供水对于保障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起到重要作用,时刻不能停顿,鉴于突发性水源污染对安全供水的影响,本文从宏观预防、技术保障措施及具体实施方面系统地探讨了广州市应对水源污染的城市安全供水保障体系.文中提出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基础供水设施、完善应急预案、水源保护、建立备用水源等.同时要做好具体的处理技术的储备,完善水质监测保障体系,进行技术信息系统的建设,这样,从水源到用户终端形成一个完整的水质保障体系,实现安全供水的目的.
-
-
- 《2016(第四届)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交流会》
-
摘要:
为了构建科学、简约的城市供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聚类法对评价指标集进行聚类分析.以漯河市为例,首先根据城市供水流程,确定供水水源、净水工程、供水管网和用水户4个系统层,初步选择30个评价指标.然后计算2006年-2014年指标序列间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构造灰色关联矩阵.结果表明,当聚类临界值r为0.8时,30个评价指标可被聚为17类,聚类结果较为合理.通过分析,去除一些相关性较大和难以获得的指标,最终简化为16项供水安全评价指标.该方法可以提取特征指标,过程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