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资源勘查
地热资源勘查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地球物理学、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91461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山东国土资源、河北地质、资源导刊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 第四届探矿工程学术研讨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全国油区城镇地热开发利用经验交流会等;地热资源勘查的相关文献由219位作者贡献,包括司士荣、孙国强、万海辉等。
地热资源勘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1461篇
占比:99.87%
总计:91583篇
地热资源勘查
-研究学者
- 司士荣
- 孙国强
- 万海辉
- 何长英
- 刘延忠
- 刘磊
- 刘秀林
- 叶宏宇
- 叶浩
- 周小波
- 宋希利
- 宾德智
- 康维海
- 张树恒
- 房艳国
- 李威
- 李振萍
- 李百祥
- 桂云
- 段蓉
- 游小川
- 王战永
- 王茂岚
- 王贵玲
- 白静梅
- 罗士新
- 罗文行
- 苏园园
- 董宏亮
- 解波
- 郑克棪
- 郭守鋆
- 陆衍
- 黎丕林
- 龚成
- FANG Yan-guo
- GONG Cheng
- Hossein Yousefi(等)
- LUO Wen-xing
- SUN Guo-qiang
- YE Hao
- YOU Xiao-chuan
- 万战生
- 万汉平
- 严维德
- 乔国超
- 于嘉宾
- 仝路
- 任胜章1
- 何万双
-
-
吴儒杰;
孙国强;
万汉平;
谢迎春;
赵丹;
王宗满;
李玲;
李斌
-
-
摘要:
为查明西藏谷露地热田隐伏断裂构造,在研究区开展了土壤氡气测量工作,确定了土壤氡异常展布特征,分析解译了8条隐伏断裂构造的位置、走向和活动性。研究表明,各子区土壤氡背景值有很大差异,分区分段提取剖面异常信息和异常衬度法能有效识别土壤氡异常;泉华边缘环状氡异常是热显示中心处的氡气向边缘发生迁移扩散的结果;条带状、串珠状氡异常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氡异常宽度、峰背比和平均异常衬度能很好地反映断裂构造的活动性。推断解译的SN向主断裂构造F4得到钻探验证并获得高温地热资源,为谷露地热田的地热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参考。
-
-
蔡会梅
-
-
摘要: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发电、供暖、农业、医疗等多种领域。该文主要介绍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对调查区内主要深大断裂进行测量,了解其赋存位置及断裂带特征,评价构造等因素与地热资源赋存的关系,分析成热地质条件,为后期开发利用地热能、圈定地热资源开采靶区、拟定地热井理想井位提供参考依据。
-
-
姚伟
-
-
摘要:
为解决地热资源勘查问题,本文结合某地热资源勘查区实际情况,对区域水文地质和所用水文地质调查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保证水文地质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
-
满晓兵
-
-
摘要:
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很多领域均有涉及,而且得到越来越多地质勘查人员的欢迎,该技术可以调查并详细显示地质构造具体分布,此外还能详细检测在地质工程中的病害问题。所以,在社会高速发展过程照中有效使用勘查技术可以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对此,本文着眼于地热资源勘查工作,简要分析该项技术的有关应用。
-
-
李勋梅
-
-
摘要:
在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因此,有必要对污染环境进行勘察与研究,进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保障人们长远的生存与发展利益.其中,污染环境的地质水文勘察工作,是环境管理与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关键内容,更是后续工作开展的重要先决条件.本文通过对污染环境地质水文勘察技术的分析与探讨,总结分析出更有利于开展这一工作的方法与策略,提高污染环境地质水文勘察技术的应用水平.
-
-
赵金凤
-
-
摘要:
由于地热资源是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因此,其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地热资源具有安全、储量巨大的特点,其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利用多种物探方法综合进行地热资源的勘探工作,不仅可以保证数据的精准性,还可以提升地热资源勘探与开发的质量,保证地热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本文通过物探这一技术手段的优势,探讨其在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
-
李广;
李春伟;
王国钧;
杨富强
-
-
摘要:
在地热资源勘查中激电测深和电磁测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经验.在电磁干扰较强、勘探深度较大的地温场异常区域,为了查明储热隐伏断裂构造及破碎带特征,运用激电测深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两种测深方法进行联合探测的实例,通过抗干扰能力、不同深度探测分辨率、探测深度及勘探效果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探测以低阻为表现特征的热储体的优缺点,总结了两种测深方法联合反演取得的良好勘查效果.
-
-
桂云;
万海辉
-
-
摘要:
对现有工作成果资料的分析表明,湖南平江龙泉湾地热受控于北东向断裂构造F1和F2,沿F1断裂展布.通过在勘查区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查明勘查区构造F1、F2、F3空间分布位置,并判断了其产状及延伸深度;建议施工钻孔ZK01,终孔深度为502.88 m;揭露断裂构造F1,在近终孔位置处见有热水涌出,水量较大,稳定最大流量可达1200 m3/d,最高温度达44.5°C,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
-
-
桂云;
万海辉
-
-
摘要:
对现有工作成果资料的分析表明,湖南平江龙泉湾地热受控于北东向断裂构造F_(1)和F_(2),沿F_(1)断裂展布。通过在勘查区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查明勘查区构造F_(1)、F_(2)、F_(3)空间分布位置,并判断了其产状及延伸深度;建议施工钻孔ZK01,终孔深度为502.88 m;揭露断裂构造F_(1),在近终孔位置处见有热水涌出,水量较大,稳定最大流量可达1200 m^(3)/d,最高温度达44.5°C,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
-
-
周永波;
蔡兰花;
滕光亮
-
-
摘要:
随着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提高,地热资源勘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能够在大范围的调查区内快速地找到地热资源靶区尤为重要.该文结合实践,总结探索出一套遥感解译先行,辅以少量电法、地震工作相结合的地热资源勘查方法,既能够圈定地热资源勘查的靶区,也可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率.
-
-
宋希利
- 《综合物化探技术研究与应用交流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音频大地电磁)法、大极距电阻率测深法开展综合物探工作,在山东省中、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查明隐伏断裂构造产状及破碎带位置、推测热储层顶板埋深、圈定低阻异常区是地热资源勘查中物探工作的重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在山东不同地区(以潍坊和济南为代表)不同电性结构的地层与热储层中寻找地下热水的工作实例,说明通过综合物探方法确定地热井位置及钻孔深度,并通过施工钻孔,最终均打出了在所属地区较理想的热水井,得到了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
-
-
-
王伟峰;
刘新建;
郭东兴;
张辉
- 《2005年全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利用地球化学调查的方法与原理,以土壤(第Ⅰ环境)和浅层地下水为调查介质,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首先确定洛阳盆地地热地球化学标性元素1为:常量元素K+、Na+、SO42-、Cl-、F-、SiO2,微量元素Hg、As、Sr、Li.再根据标性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圈定地热异常区域.
-
-
-
-
-
刘延忠
- 《全国油区城镇地热开发利用经验交流会》
| 2003年
-
摘要:
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场法(CSAMT)在北京地区近十年的应用实践,体验到该方法的一些主要优点,同时也感觉到要应用好CSAMT法,应做过细的工作,并建议广泛地应用和加强应用研究工作.
-
-
刘延忠
- 《全国油区城镇地热开发利用经验交流会》
| 2003年
-
摘要:
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场法(CSAMT)在北京地区近十年的应用实践,体验到该方法的一些主要优点,同时也感觉到要应用好CSAMT法,应做过细的工作,并建议广泛地应用和加强应用研究工作.
-
-
刘延忠
- 《全国油区城镇地热开发利用经验交流会》
| 2003年
-
摘要:
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场法(CSAMT)在北京地区近十年的应用实践,体验到该方法的一些主要优点,同时也感觉到要应用好CSAMT法,应做过细的工作,并建议广泛地应用和加强应用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