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地电磁

大地电磁

大地电磁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876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8篇、会议论文54篇、专利文献140482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球物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第十二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等;大地电磁的相关文献由168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小斌、李晋、汤井田等。

大地电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8 占比:0.38%

会议论文>

论文:5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40482 占比:99.58%

总计:141074篇

大地电磁—发文趋势图

大地电磁

-研究学者

  • 陈小斌
  • 李晋
  • 汤井田
  • 王绪本
  • 魏文博
  • 胡祥云
  • 何展翔
  • 邓明
  • 赵国泽
  • 张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薛小建; 陈海波
    • 摘要: 大地电磁测深法是研究地壳岩石圈至上地幔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深部探测方法。它是以天然交变电磁场为场源的频率域电磁测深法,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反映地质体的电性差异,可以确定具有不同电性特征的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在本次地热资源勘查中,利用大地电磁法解译断裂带的走向和产状、地层结构界线(热储及盖层)、松散层厚度、基底分布,圈定地热异常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范晔; 陈小斌; 汤吉; 崔腾发; 孙翔宇; 王培杰; 刘钟尹
    • 摘要: 本文利用覆盖郯庐断裂带合肥—宿迁段及邻区的大地电磁阵列数据,应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技术和印模重构方法,获得了测区可靠的三维电阻率模型.该电性模型中,郯庐断裂带东西两侧在浅部均有高阻分布,在深部电性结构显著不同,具有西低东高的特征,而郯庐断裂带则是两侧高低阻明显分界带;在南北方向,电性结构也存在较大不均匀性,嘉山地区呈现低阻特征,是断裂带上的电性分界点,郯庐断裂带在此处由北部的四条主断裂变成南部的两条.结合研究区地质、大地测量和地震学等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作为苏鲁造山带和张八岭隆起高阻体陡立的西边界,切割深度超过莫霍面.嘉山地区相对低阻分割了张八岭高阻条带与苏鲁高阻体,阻碍了断层上应力的传递,造成了嘉山北、南两侧断裂带构造变形强、弱的变化,从电性结构上证实了郯庐断裂带具有分段性的特征;苏鲁高阻体南端向西偏转穿过郯庐断裂带,阻碍断层滑动,致使泗洪—嘉山段存在应力积累和断层闭锁的地震孕育环境,其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 王永斐; 柳建新; 郭荣文; 刘嵘; 李健; 陈杭; 杨刚强
    • 摘要: 几何多重网格法(GMG)将细网格上的大型稀疏矩阵的求解转化为较粗网格上的更容易求解的问题,从而快速求解大型稀疏方程组.但是由于大地电磁法(MT)正演模拟中涉及双旋度算子,传统GMG无法有效平滑高频误差导致其收敛慢甚至发散.为此,我们引入了四色分块高斯赛德尔法(GS)作为平滑算法,该算法局部满足电流散度为零的条件,无需额外的散度校正且具有高度并行性,可以显著提高GMG的收敛效率.但是随着系数矩阵各向异性(比如电导率的强烈变化等)增加,GMG收敛速度会变慢.Krylov子空间求解法如稳定双共轭梯度法(BiCGstab)可以改善这种收敛变慢的问题.因此,在本文中针对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FDM)提出了一种结合四色分块GS平滑算法GMG和BiCGstab的MT高效正演模拟方法.在该方法中,将四色分块GS平滑算法GMG作为BiCGstab求解器的预条件技术,从而显著提高正演效率.我们设计了一个层状电阻率模型,通过与其解析解对比验证本文所提算法的正确性.然后设计了一个双异常体电阻率模型和一个Dublin模型1(DTM1),基于BiCGstab,对比了GMG预条件技术与其他传统预条件技术的数值表现,如超松弛预条件技术(SSOR)、分块不完全LU分解预条件技术(block ILU)和高斯赛德尔预条件技术(GS).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算法在迭代次数,计算时间和稳定性方面都远远优于传统预条件技术.对于所有例子,GMG预条件技术均能在10次以内达到收敛,计算时间比传统预条件技术减少70%以上,显示了本方法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 谢卓良; 王绪本; 李德伟; 陈先洁; 乃国茹
    • 摘要: 大地电磁反演是非线性问题,传统的大地电磁反演采用线性反演,结果往往会陷入局部最优,为此,在标准BAS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混沌种群概念、指导性学习策略及竞技场策略,实现带学习和竞争机制的混沌天牛群搜索算法(LCCBSA)。利用LCCBSA算法、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分别对测试函数试算,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寻优能力。大地电磁理论地电模型的反演试算表明,LCCBSA算法能够较好地寻找到全局最优解,并且通过与多尺度反演结果对比检验了该算法恢复地下深部低阻层的能力。最后,利用该算法反演了塔里木盆地的实测数据,反演剖面和Bostick反演结果基本一致,说明LCCBSA算法可以用于处理大地电磁实际资料,是一种可行的非线性反演方法。
    • 李美英; 屈栓柱
    • 摘要: 电法勘探野外数据采集中的地电场观测通常借助不极化电极实现。不极化电极的性能直接影响野外现场数据质量。现有不极化电极通常仅评价电极的初始极差及其稳定性,为进一步深入评价,拟定了室内及野外测试方案。室内测试从不极化电极的极差稳定性、源阻抗、本底噪声水平三个参数着手开展测试,野外测试从平行一致性测试及MT方法测试两个角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给出了不极化电极以上参数指标及野外测试效果,证明待测不极化电极可用于野外MT数据采集。为充分评估不极化电极测试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测试方案。
    • 薛帅; 卢占武; 李文辉; 王光文; 王海燕; 梁宏达
    • 摘要: 藏南裂谷作为青藏高原最显著的伸展构造样式之一,是研究高原生长过程的重要窗口,但目前其深部成因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利用沿错那-沃卡裂谷中部的大地电磁数据,分析裂谷区域的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特征和相位张量,并通过三维大地电磁反演获得邛多江地堑和沃卡地堑深部电性结构。三维大地电磁反演结果显示,沃卡地堑和邛多江地堑深部存在一条连续的显著高导异常,并呈现“俯冲”形态,且上覆高阻结构体,而在邛多江地堑两侧浅部则分布低阻异常。结合早期的研究结果,本文支持错那-沃卡裂谷深部的高导异常为地壳部分熔融,可能与南向地壳流相关,并研究认为在南北向持续挤压作用下,裂谷下方的弱地壳层,通过解耦上地壳和下部地壳,促进了藏南裂谷系的发育。
    • 程三; 张志勇; 周峰; 李曼; 翟斌军
    • 摘要: 以二维大地电磁(Magneto-telluric,MT)为例研究了自适应网格细化正则化反演方法。在反演的初期使用粗网格,通过减少反演单元数的方式降低反问题的不适定性;随着反演的迭代进行,基于网格细化策略对网格进行自适应加密,以提高正则化反演效果;反演过程中,细化网格反演以前一重网格的反演结果作为参考模型与初始模型,保证反演沿正确的方向进行,以提高反演的效果和稳定性。另外,还深入研究了基于模型灵敏度、模型改变量、模型梯度和“边—角”检测四种网格细化方案,对比了它们的特点和自适应反演结果,并通过Hessian矩阵的特征值分布分析了这四种网格细化方案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理论模型与实测数据反演证明了自适应反演算法的实用性。
    • 彭勇; 段明杰; 刘阳飞; 罗术
    • 摘要: 工程物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它是以地下岩土层(或地质体)的物性差异为基础,通过仪器观测自然或人工物理场的变化,确定地下地质体的空间展布范围(大小、形状、埋深等)并可测定岩土体的物性参数,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物理勘探方法。山区特长隧道地形地质复杂,传统勘察手段难以达到勘察要求,综合运用物探方法于山区长大深埋隧道勘察中,结合其他手段,成功解译出了隧道的软弱层、地下水及断层破碎带的位置,为勘察钻孔布设提供了指导,为划分隧道围岩类别提供了较好的依据,同时也为高速公路长大深埋隧道提供了一种新的勘察方法。
    • 张炯; 陈小斌; 蔡军涛; 刘钟尹; 叶涛; 崔腾发; 董泽义; 郭春玲; 姜峰
    • 摘要: 木里—盐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属于古特提斯洋构造域,是松潘—甘孜地块及扬子地块的交接地带,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演化过程的重要区域.本文介绍的是横穿木里—盐源地区的大地电磁剖面,自北西向南东依次跨越锦屏山断裂、木里弧形构造区、丽江—小金河断裂、盐源盆地、金河—箐河断裂等构造.维性分析表明木里弧形构造区和金河—箐河断裂都表现为较强的三维性,因此本文采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技术,获得了木里—盐源地区的精细电性结构.电性模型显示,沿剖面可以划分为4个主要的电性构造单元.锦屏山断裂以北的川西北次级地块下方10~20 km处,发育北西向低阻体,推断是古老的义敦岛弧区残留的物质;锦屏山断裂以南至丽江—小金河断裂为高阻体,可能是锦屏山山根;丽江—小金河断裂下方~10 km处发育北东向的低阻体,与龙门山—锦屏山构造带走向一致,结合剖面附近表现为张性的震源机制解特点,推测该低阻体很可能是北部的塑性物质受阻后一部分往西南沿着丽江—小金河断裂缝隙挤入的结果;盐源盆地下方在3~7 km发育厚度约5 km、长度达40 km的低阻层,电性主轴方向为北西向,与盐源断裂走向一致,解释为盐岩层,尤其是南段低阻体表现为延伸至地表的特征,与地表盐泉对应,为在盐源地区开展深部找钾盐矿提供了电磁方面的证据.
    • 李忠乾; 李长伟; 宋卫文; 周翔; 伍师莹; 熊彬
    • 摘要: COMSOL是一个多物理场仿真软件,笔者尝试将其应用于大地电磁法的数值模拟,研究起伏地形对大地电磁响应的影响及解决方案。本文由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施加第一类边界条件,将地形起伏数字化为参数化曲面,导入COMSOL进行计算。在对COMSOL的精度进行了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频点所需内存以及自由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频点进行研究。将三维起伏地形的模拟结果与无地形起伏时的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出山谷、山峰地形对三维大地电磁响应的影响,发现在XY模式下,地形对视电阻率的影响大于相位,在视电阻率等值线图中能够清晰地看出起伏地形的轮廓,而在YX模式下,地形对相位的影响大于对视电阻率的影响。最后,利用“比值法”进行地形校正,校正前由于起伏地形影响,在异常体附近会出现部分视电阻率数值跳跃现象,通过校正有效抑制了起伏地形对异常体附近视电阻率的影响,校正后的视电阻率曲线整体上移,并且异常体周围的视电阻率值也趋于背景场值,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