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象匹配
图象匹配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10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数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70174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电子学报、数据采集与处理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测绘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综合性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全国图象图形学术会议、全国第五届Java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等;图象匹配的相关文献由168位作者贡献,包括彭嘉雄、丁明跃、张天序等。
图象匹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0174篇
占比:99.89%
总计:70254篇
图象匹配
-研究学者
- 彭嘉雄
- 丁明跃
- 张天序
- 缪栋
- 黄士坦
- 付光远
- 关玉景
- 张丽馨
- 徐丹
- 李俊山
- 林金明
- 沈绪榜
- 石教英
- 罗代升
- 邓雁萍
- 鲍歌
- A.A.楚尼斯
- MarcJaeger
- N.R. Wanigasekara
- 万发贯
- 丘江
- 严壮志
- 于为
- 任仙怡
- 余启刚
- 余武荣
- 余艳梅
- 侯成刚
- 冯亚宁
- 冯果忱
- 凌志刚
- 刘小平
- 刘建业
- 刘建国
- 刘志德
- 刘志敏
- 刘柏高
- 刘永红
- 刘波
- 刘海鹰
- 卢汉清
- 吴佑寿
- 吴国威
- 吴晓红
- 周军
- 周凯
- 周杰
- 周蕴时
- 哈勤和
- 唐朔飞
-
-
凌志刚;
梁彦;
潘泉;
沈贺;
程咏梅
-
-
摘要:
针对基于特征的景象匹配方法对图像噪声和局部形变适应性差以及对特征质量依赖性强等问题,从提高图像特征描述能力入手,将具有局部光照和对比度不变性的相位一致性变换引入到红外与可见光景象匹配的特征表征中,以获得对噪声和局部形变较强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首先采用抗旋转的圆投影实现图像粗略匹配,然后基于Zernike矩推导出图像的互相关匹配重构函数并用来剔除错误匹配点,最后基于曲面拟合方法获得亚像素定位,从而实现图像精确与鲁棒匹配.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
-
尹雄师
-
-
摘要:
文章主要介绍一种基于内容变化的快速视频重组方法.它采用粗细两分、多级抽选的操作框架,在基本保持重要视频细节的前提下层层过滤,舍弃部分与关键帧高度相似的相邻帧,以较大的抽样比来生成关键帧序列.它充分利用视频的基本特性,先以较小的时间代价和画质代价,尽可能减少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再以灵活的子操作架构,结合多种处理方法,快速高效地完成视频重组的工作.
-
-
-
段汉根;
汪继文
-
-
摘要:
我们通过图象结构的对称性、应用图象的全局信息.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图象修复算法,该算法主要是通过待修复区域的边缘信息.在图象的已知部分寻找最佳的匹配,然后再用找到的区域对待修复区域进行填充.该算法很好地保留了图象的线性结构和纹理结构,能对图象的一些特征区域进行修补,且修复速度快,对具有结构对称的图象效果较好,且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身份证的照片修复).
-
-
李文博;
罗代升;
余艳梅;
吴晓红
-
-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图象的目标检测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目前用于目标检测的现有方法速度较慢、准确率较低、精度较差.作者提出小波分解的方法用于目标检测.同尺度目标检测采用二维离散二进小波分解方法,提高检测速度.不同尺度的目标检测采用多尺度二维离散小波分解方法,提高检测准确率.图象匹配采用灰度归一化的灰度相关匹配方法,提高匹配精度.实验证明,采用该法进行目标检测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
-
谈昌彬;
李一民
-
-
摘要:
人脸识别系统从广义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人脸检测、定位与跟踪,人脸表征,人脸识别,表情/姿势分析,生理分类等五个方面.人脸的特征提取和人脸图像匹配这两部分是最重要的,也是决定人脸识别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所在.采用2D-DCT变换进行人脸特征提取和EHMM模型进行人脸图像匹配(人脸识别),并用多样本加权合成的EHMM训练的方法,取得了较高的速度和识别率.
-
-
孙坚伟;
王汝笠
-
-
摘要:
针对MOPs算法在处理图像旋转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旋转不变的特征描述子,用以匹配存在缩放、旋转、平移的图像.用Harris角点检测算法,检测金字塔模型的每层图像,在特征点处提取旋转不变特征描述子,用特征描述子之间的匹配来寻找两图像间的匹配点,最后用RANSAC方法剔除误配点,实验结果表明比MOPs算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
夏昕;
罗代升;
罗峰;
林宏津
-
-
摘要: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象中,需要对其中的人工和自然目标进行识别和分类,目标的特征提取是自动目标识别系统中的关键部分.一般图象的特征会采用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量.在SAR图象中,由于存在大量的背景噪声、目标边界模糊等问题,造成以上特征量在分类时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分类效果.作者提出了一种典型目标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方法.这种方法基于SAR成像的原理,在图象灰度阈值分割后做粗搜索分别提取灰度特征,椭圆矢量特征,以及栅格特征,然后进行SAR图象典型目标的分类识别.实验表明,这种方法效果较好.
-
-
董安国
-
-
摘要:
图象匹配技术在众多领域中都有重要应用,最大互相关算法是图像匹配采用的主要方法,但这种算法计算量较大;现通过构造一个迭代算法,避免了在搜索过程中大量的重复运算,从而提高了匹配速度.
-
-
刘建业;
熊智;
段方
-
-
摘要:
由于INS/SAR组合导航系统中图像匹配定位需要耗用不等的匹配计算时间,从而造成了量测的不等间隔频率输出和量测信息滞后.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常规的卡尔曼滤波算法难以获得高的滤波精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常规卡尔曼滤波器工作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非等间隔并解决滞后的滤波算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利用系统状态转移矩阵的特性,设计了相应的非等间隔卡尔曼滤波算法,以解决非等间隔量测的问题;同时,在该非等间隔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量测滞后的方案.并通过协方差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卡尔曼滤波器,非等间隔卡尔曼滤波器和解决滞后效应的滤波算法三种情况下的滤波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较高的滤波精度.
-
-
石争浩;
黄士坦;
李长河;
冯亚宁
- 《第十一届全国图象图形学术会议》
| 2003年
-
摘要:
为了快速地进行神网络图象匹配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粗集理论的神经网络图象匹配训练样本选择算法,即利用知识约简对神经网络图象匹配训练样本决策表进行属性约简,从而剔除了其中冗余的匹配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简化训练样本,以降低神经网络图象匹配系统的复杂性,还能减少神经网络图象匹配算法的训练时间.
-
-
邓敏;
香港理工大学;
李志林;
陈晓勇
- 《中国测绘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综合性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空间距离是描述空间目标间相对位置关系、反映空间邻近目标之间接近程度的一类基本空间约束,现已广泛扩展应用于空间目标邻近分析、相似性分析、聚类分析、图象匹配以及目标跟踪等诸多空间分析与处理领域.本文首先分析了GIS中常用的空间距离度量及其存在的问题,这些距离度量没有顾及空间目标的整体形状、位置分布等特征.基于此,引入了Hausdorff度量和Hausdorff距离的概念,给出了Hausdorff距离的计算方法,分析指出了Hausdorff距离容易受空间目标局部几何分布特征的影响.进而,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了现有的距离度量并不能有效地表达空间目标间距离的整体分布,并提出了一种广义Hausdorff距离模型.这种距离模型能够度量空间目标间距离分布的中心趋势(CentralTendency)和离散度(Dispersion).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阐明了此模型在GIS环境下的实现方法。
-
-
董梅;
雍超;
杜华生;
竺长安
- 《第十一届全国图象图形学术会议》
| 2003年
-
摘要:
对于纹理较弱或图案重复的景象,例如室内的地面和沙漠,如何获得高性能的图象匹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匹配算法.它为每个待匹配点设置多个候选视差,首先利用逆匹配等原则验证候选视差的可靠性,再利用被匹配物体局部表面连续平缓变化这一假设为此匹配点从候选视差中提取正确视差.此算法很大程度解决了其他匹配算法中匹配某些像素精度不高的问题.实验表明,在一种高效的SAD算法的基础上使用多重假定视差算法后获得了很好的匹配效果.
-
-
-
-
袁昕;
朱淼泉
- 《2000年CERNET第七届学术会议》
| 2000年
-
摘要:
基于内容的图象检索CBIP(Content Based Image Retrieval)是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简要介绍CBIR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CBIR系统新的图象内容的特征提取的方法和基于该特征的图象匹配方法——基于主色的图象特征提取(DCE,Dominant Color Extracting)和匹配方法(DCM,Dominant Color Matching),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WWW发布方式的SPRING实验系统,取得了理想的实验结果.
-
-
-
-
-
-
-
-
-
-
-
-
-
-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1999-03-10
-
摘要:
本发明的图象编码装置1如图1所示具有根据用于控制象素值信号的编码处理的象素值编码参数104生成用于控制透过度信号的编码处理的透过度编码参数121的编码控制器112a,根据透过度编码参数121进行透过度信号102的编码处理。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图象编码装置1中,可以与根据合成图象的各个图象的象素值信号得到的画质一致地控制根据各图象的透过度信号得到的画质,这样,便可不影响对各个图象的画质而减少将该透过度信号进行编码后的透过度编码信号106的冗长的信息,结果,便可不影响画质而以更低的位数记录和传送图象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