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保护区
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1年内共计309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地理、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27172篇;相关期刊239种,包括风景名胜、旅游、政协天地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与自然地理学创新学术研讨会、2016首届生态文明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学术研讨会、福建气象学会2018年会等;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文献由352位作者贡献,包括熊慎端、感动、何少川等。
国家自然保护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27172篇
占比:99.93%
总计:427481篇
国家自然保护区
-研究学者
- 熊慎端
- 感动
- 何少川
- 巩杰生
- 张书义
- 田雨
- 米飞飞
- 胡楫
- 苏殿远
- 魏荣光
- Anastasyia A.Knorre
- BAI Xuehong
- CHEN Kun
- CHEN Min
- Cici Lee
- Irina N.Bezkorovaynaya
- Irina V.Borisova
- JIANG Weiguo
- LI Lichun
- LIAO Kuo
- Marina G.Erunova
- Nina V.Pakharkova
- Olga M.Shabalina
- Rem G.Khlebopros
- Ruslan A.Sharafutdinov
- SHI Huading
- Stephen J.Barry
- Vladimir L.Gavrikov
- WANG Wenjie
- ZHANG Yuqin
- annietang
- 丁惠英
- 丁栋
- 丁玉华
- 三江映月
- 严岳鸿
- 严方
- 严标登
- 严莹
- 于明坚
- 于磊焰
- 于震
-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 云文
- 云海
- 京夫
- 付长礼
- 代红炀
- 任义军
- 何寅生
-
-
魏凌伟;
兰思仁;
熊慧锦;
沈钦炜;
陆东芳;
陈小英
-
-
摘要:
以1988年、1996年、2003年、2010年、2018年的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环境评价模型,分析了福建省武夷山保护区30?a生境质量状况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RSEI指数能较好反映研究区的生境质量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湿度特征向量均大于绿度指标,说明湿度在此次评价模型中相比于绿度贡献率更大.30?a内保护区RSEI指数均值由0.7064下降到0.7048,生境质量状况有略微下滑,主要原因是2010年的长时间强降水,区内山洪侵蚀,大面积山体冲刷对生境造成的严重破坏.1988—2018年生境质量稳定区域占86.78%,生境质量提高区域占据6.58%,且提高区域集中在河道两侧与居住点附近,这与保护区的建立与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密切相关;但30?a内,生境质量下降区域较多分布于核心区与外围保护区的相邻区域,因此需要在核心区的外围划定缓冲区来更好的保护核心区,同时也需要对生境质量中等级以下区域重点监测与修复.
-
-
张琪;
杜建会;
李远球;
李升发;
邵佳怡
-
-
摘要:
假林线在中国亚热带山地普遍存在,研究其物种组成及优势种的种群特征有助于理解人类活动中止后,该地区森林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对广东石门台假林线典型分布区内的木龙顶样地进行野外植被调查,并对其乔木层优势种的种群特征进行测量及采样分析,结果表明,(1)木龙顶样地的植物群落属于山顶常绿苔藓矮曲林,受物种特性及山顶效应影响,其群落结构简单,总体矮化.依据各层物种重要值,可将该样地群落命名为疏齿木荷-五列木-野古草群丛(Ass.Schima remotiserrata-Pentaphylax euryoides-Arundinella anomala).(2)乔木层优势种疏齿木荷的植株普遍低矮,88.8%的植株高度均小于1 m,总体分布呈现为反"J"型.其胸径大于2.5 cm以上的植株仅占总数的7.7%,以小径级为主.(3)乔木层优势种疏齿木荷的总生物量为9.11 t·hm?2,与同气候区其他森林相比偏低,这主要与疏齿木荷种群中的幼苗占比过大有关.受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及所在生境影响,研究区假林线的物种组成单一、长势较差.其优势种疏齿木荷的幼苗更新充分,但死亡率较高,从幼苗到幼树的过渡成为疏齿木荷天然更新的障碍,当前整个种群增长仍处于滞缓阶段.
-
-
BAI Xuehong;
WANG Wenjie;
JIANG Weiguo;
SHI Huading;
CHEN Kun;
CHEN Min
-
-
摘要:
明确濒危水鸟栖息地分布并加以保护对于维持水鸟物种多样性和提高湿地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自198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水鸟数量出现较大波动,为了分析濒危水鸟潜在分布区域及其变化特征,借助GIS平台和MaxEnt模型,基于2015年濒危水鸟"出现点"信息,定量识别了影响京津冀地区濒危水鸟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和贡献率,并预测了2050年RCP2.6、RCP4.5、RCP8.5(依次代表低、中、高3种CO2浓度排放模式)3种气候情景下濒危水鸟的潜在适宜区分布和保护空缺规律.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地区濒危水鸟共有9种,东方白鹳、遗鸥和黑鹳3种濒危水鸟潜在适宜区面积较大.东方白鹳和遗鸥适宜区主要集中于环渤海湾沿岸和北京市中南部,黑鹳则主要集中于北京市南部房山区和东北部.②与2015年相比,2050年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气候情景下濒危水鸟适宜区面积均较大,相应适宜区面积增幅依次为96.24%、103.94%和65.51%,适宜区空间分布上向西南和东北方向扩张.③国家自然保护区对濒危水鸟潜在适宜区和热点区的覆盖率较低,相较天津市,河北省和北京市对这两个区域的覆盖不足.④在京津冀地区尺度下,不同情景下保护区覆盖濒危水鸟适宜区比例依次为基准情景(1.26%)>RCP8.5情景(1.11%)>RCP2.6情景(0.70%)>RCP4.5情景(0.29%),保护区覆盖热点区比例依次为RCP4.5情景(0.83%)>基准情景(0.77%)>RCP8.5情景(0.08%)>RCP2.6情景(0).研究显示,以单个水鸟为单位分析濒危水鸟潜在适宜区分布格局,能够精准有效地揭示国家自然保护区对濒危水鸟的覆盖情况.
-
-
-
-
蔡恺岑1;
张世惠(指导)2
-
-
摘要:
近日,网上一条《厉害了,我的大嶝》的新闻让我特别兴奋。没错,我的老家大嶝,那个曾经交通不便的孤岛,如今已大变样。未来几年将有3条地铁直通,加上已经开工建设的翔安国际机场,可以预见,很快,大嶝就会像栖息在厦门这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白鹭一样,展翅高飞。
-
-
-
-
种荷(文图)1
-
-
摘要:
贵州铜仁梵净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西南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2018年7月2日,在巴林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梵净山被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得名于寓意“梵天净土”的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地区,海拔2572米,素有“贵州第一名山”之称。
-
-
代红炀
-
-
摘要: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的环境问题日渐凸显.本文结合云南省会泽黑颈鹤国家自然保护区杨梅山周边地区的环境实际发展情况,展开详细的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为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
ZHANG Yuqin;
张玉琴;
LI Lichun;
李丽纯;
LIAO Kuo;
廖廓
- 《福建气象学会2018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利用福建省气象局提供的1961-2018年武夷山国家基本气象站、1983-1986年4个临时气象站以及2016-2018年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逐旬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季节内平均气温大致呈单峰型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低旬平均气温主要出现在12月下旬-1月上旬,最高旬平均气温主要出现在7月中旬;21世纪10年代中期最低、最高旬平均气温的出现时间都推迟,最低旬平均气温主要出现在1月中旬-2月上旬,最高旬平均气温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2)1961-2018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总共上升了近1.15°C,趋势倾向率达到了0.199°C/10a,同时年平均温度上升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从季节上看,秋季升温最为明著,冬季最不明显.年极端最低气温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增温幅度和速率都高于年平均气温.(3)从全年或季节上看,1961-2018年平均气温都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夏季年平均气温直减率最高,约为0.52°C/100m,冬季年平均气温直减率最低,约为0.46°C/100m,而1961-2018年平均气温直减率约为0.50°C/100m.(4)保护区各海拔高度的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均在降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均在升高,且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增温幅度最大.
-
-
王祝根;
张青萍;
Stephen J.Barry
- 《2016首届生态文明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澳大利亚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基于澳大利亚国土范围内特有的生态、物种和景观资源保护而建立的自然资源保护区,对澳大利亚保护国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挥了核心性的作用.澳大利亚国家自然保护区体系是促进保护区规划与管理系统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体系建设的过程、经验和思路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发展过程的梳理将澳大利亚国家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划分为五个阶段,对其体系建设的背景、过程和核心内容做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其国家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的关系做了解读并对中国国家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做了相应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