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
国共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1年内共计11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北京党史、领导决策信息、理论导刊等;
国共的相关文献由10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刚、于之伟、何达薷等。
国共
-研究学者
- 刘刚
- 于之伟
- 何达薷
- 张家康
- 徐爱华
- 杨绍杰
- 邓野
- 黄启汉
- 于化民
- 何绰如
- 何虎生
- 余子道
- 俞莹
- 元辰
- 冯绍霆
- 刘会芳
- 刘媛之
- 刘明华
- 刘洪英
- 刘玉桂
- 吴九占
- 周仓银
- 周楠
- 周维东
- 唐继革
- 孙学筠
- 孙宅巍
- 孙焕英
- 孙礼明
- 孙荣欣
- 安玉民
- 居之芬
- 廖静人
- 张义成
- 张富祥
- 张慧瑜
- 张继山
- 张赛群
- 徐文
- 方丽达
- 曹文炼
- 李光一
- 李和平
- 李政
- 李桂岑
- 李正文
- 李清林
- 李玉贞
- 李逸民
- 李锐
-
-
张家康
-
-
摘要: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当曰,蒋介石即给毛泽东发去电报,后又连发两封电报,催促国共在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一次比一次急切,表现出少有的热情。蒋介石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是因为当时国内国际大背景下的历史必然。蒋介石真的措手不及。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后,美英苏三大国就酝酿着早日结束亚洲的战争,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
-
张家康
-
-
摘要: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当日,蒋介石即给毛泽东发去电报,后又连发两封电报,催促国共在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一次比一次急切,表现出少有的热情。蒋介石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是因为当时国内国际大背景下的历史必然。蒋介石真的措手不及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后,美、英、苏三大国就酝酿着早日结束亚洲的战争,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
-
林辉锋
-
-
摘要:
皖南事变是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之间最为严重的一次军事、政治冲突。从1943年3月29日蒋介石当众斥责张继一事,可以管窥皖南事变前后蒋介石的心境。蒋介石在国民党内属于“后起之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蒋介石对党内元老甚为倚重。随着其统治地位的日益稳固,逐渐开始闲置元老。全面抗战爆发后,这一情况略有变化。
-
-
周维东;
郭鹏程
-
-
摘要:
郭鹏程(后简称"郭"):周教授您好!2020年是抗战胜利75周年,关于"抗战",我们在官方纪念活动中能强烈感受到它的伟大意义,但在大众文化中又感受到当代创作者对抗战史实认知的薄弱。对于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而言,抗战文学研究是传播抗战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我注意到,近年来您一直在进行抗战时期国共辖区间的文学互动研究,这种探索对于抗战文学研究的意义何在?
-
-
何达薷
-
-
摘要:
构建两岸政党合作机制是我国多党合作理论的创新,对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当前的两岸关系形势下,积极构建与国民党的政党合作机制是"反独促统"的应然选择.国共两党合作机制的构建虽然具备一些有利条件和基础,但也存在诸多干扰因素.这就需要遵循主动、共赢、循序渐进、聚同化异的原则,创新思维,克服不利因素,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提供政治助力.
-
-
-
-
-
张义成;
刘洪英
-
-
摘要:
在"七七"抗战纪念日,国共双方的军政人物都会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他们对抗战相关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如都揭露日本的侵略暴行、总结抗战的经验教训、主张持久抗战等.同时,国共对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战争的进程等方面有不同的表达.
-